蜂窩爐活爐箅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02:09:26 3
專利名稱:蜂窩爐活爐箅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爐子的附加設備,特別是用於蜂窩爐的活爐箅。
目前普遍使用的爐箅在加煤除灰時,需先用用鐵鉤將燃燒過的煤渣鉤出,上面的煤塊下降後再添煤,這種方法在鉤煤渣時導致煤灰飛揚,不利於環境衛生。還有一種方法是使用火鉗先將紅煤夾出,掏淨爐渣,再將紅煤放入爐內後加煤。這種方法雖然比較乾淨,但極不安全,既容易發生燙傷,又容易將紅煤夾碎而導致滅火。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避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既乾淨又安全方便的蜂窩爐活爐箅。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由支板、左、右爐箅構成的活爐箅,支板為矩形鐵板製成,中間加工有與爐膛大小一致的圓孔。左、右爐箅為近似於三角形的薄板構成,一端較寬,一端較窄。一側為直線形,另一側加工成凹弧形。將左右爐箅的凹弧形相對安裝在支板的圓孔兩側。在左右兩爐箅的沿弧形邊處開有長圓孔,用來通空氣。
下面通過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圖1為左右爐箅閉合狀態示意圖圖2為左右爐箅開啟狀態示意圖圖3為活爐箅裝在爐膛下方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4為用於煤球爐的爐箅閉合狀態示意圖圖5為用於煤球爐的爐箅開啟狀態示意圖
1-支板 2-左爐箅 3-右爐箅 4-滑輪 5-鏈條 6-固定卡 7-內角 8-銷軸 9-小孔 10-固定點 11-灰盒 12-煤塊 13-爐膛 14-爐體 15-透氣孔 16-隔條 17-墊片 18-螺栓由矩形薄板構成的支板1中間加工有孔,該孔與爐膛的大小基本一致。支板的底面上裝有左、右兩個爐箅2、3。爐箅2和3為近似於三角形的薄板。薄板一端較寬,另一端較窄;一側為直線形,另一側加工成凹弧形。將左右爐箅的凹弧形相對於支板中心圓孔兩側安裝。爐箅寬端的內角7通過鐵絲相互連接並與支板固定。爐箅寬端的外角處通過在支板下角處用鐵絲構成固定卡6將爐箅限位,以免爐箅與支板傾斜。
支板上邊兩角各裝一個滑輪4。滑輪通過銷軸8固定在支板上,滑輪能相對銷軸8轉動。兩個滑輪之間套有鏈條5。鏈條5分別與左、右爐箅的窄端相連,即在爐箅的窄端處加工有小孔9,使鏈條從中穿過和爐箅連結固定並來迴轉動。
在滑輪的一側安裝有兩個固定卡6。固定卡是通過在支板上鑽孔,在孔之間拉裝鐵絲而構成。爐箅的窄端從固定卡6中穿過。固定卡的寬度決定了爐箅開啟和閉合時的移動範圍。
使用時將活爐箅裝於爐膛下方,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不需加煤時,左右爐箅的位置為閉合狀態,參照圖1,即從爐膛下方往爐頂仰視爐箅的視圖。當需要加煤時,將左右爐箅的窄端分別向兩邊扳動。由於爐箅窄端分別與鏈條相連,用手扳動一側爐箅即可帶動鏈條與滑輪動作並帶動另一側爐箅移動,這樣既省力又方便。爐箅被扳動後,以寬端的固定點10為軸轉動一定角度,移到固定卡6的極限位置。此時左右爐箅的凹弧剛好位於支板圓孔的兩側,參照圖2。使燒透的煤塊正好通過支板落到下面的灰盒中。接著再將左右爐箅扳回到閉合位置,即可再加煤。這種活爐箅既省去了鉤灰又不致汙染環境,省事而且衛生。
圖4圖5為用於煤球爐的活爐箅。這種爐箅的支板圓孔中間處垂直於圓孔裝於一根隔條16。爐箅的下端為彎弓狀,並相應向相對爐箅伸長並互相重疊。每個爐箅的下方分別加工有一個槽形孔和一個圓孔。安裝時將兩爐箅的下端重合在一起。若將左爐箅置於右爐箅之上,那麼左爐箅的槽形孔位於左側,圓孔位於右側。而右爐箅的槽形孔位於右邊,圓孔位於左邊。因此左爐箅槽形孔與右爐箅的圓孔重疊,左爐箅的圓孔與右爐箅的槽形孔重疊。再通過墊片17與螺栓18分別穿過槽形孔和圓孔將兩爐箅的重疊處固定住。
當需要加煤球時,打開左右爐箅,煤渣即從支板的圓孔處落下。添煤時,將左右爐箅閉合,支板處的隔條與左右爐箅相結合使煤球不致落下。
權利要求1.一種蜂窩爐的活爐箅,其特徵在於由支板、左、右爐箅以及滑輪構成,支板為矩形鐵板製成,中間加工有與爐膛大小的圓孔,左、右爐箅由近似於三角形的薄板構成,一端較寬,另一端較窄,一側為直線形,另一側加工成凹弧形,將左、右兩爐箅的凹弧形相對安裝在支板的圓孔兩側,兩個爐箅沿弧形邊各加工有長圓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爐箅,其特徵在於支板的一邊兩角處裝有兩個滑輪,滑輪之間裝有鏈條,左、右爐箅均與鏈條相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爐箅,其特徵在於滑輪與鏈條一側裝有鐵絲構成的左、右固定卡,左、右爐箅的一端分別從固定卡中穿過,支板上相對於滑輪的一邊兩角處也裝有鐵絲構成的固定卡,左、右爐箅的寬端外角固定在其中。
4.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爐箅,其特徵在於支板的圓孔處垂直於圓孔裝一個隔條,左右爐箅的下端為彎弓狀,下端相應向對方伸長並互相重疊,每個爐箅的下方分別加工有槽孔和圓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蜂窩爐的活爐箅,由支板、左、右爐箅及滑輪構成。支板為矩形鐵板製成,中間加工有孔。爐箅為近似於三角形的薄板構成,一端寬,一端窄。一側為直線形,另一側加工成凹弧形。採用本實用新型簡單、方便,並能省去加煤時鉤灰的程序,不致汙染環境,省事而且衛生。
文檔編號F24B13/00GK2138256SQ9224243
公開日1993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1992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1992年12月4日
發明者李維恆 申請人:李維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