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用折彎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2:01:49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教學用折彎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水平,需要對一些型材進行處理,但是沒有專門的工具進行型材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適合學生操作、方便對型材進行特定結構進行加工的教學用折彎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工作檯,在工作檯上設有第一折彎部和支撐導杆,在支撐導杆上設有第二折彎部,所述第一折彎部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在第一固定座上設有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座與第二固定槽相配合,在第二固定座上設有兩個凹槽板,兩個凹槽板的底部相連接形成V型凹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折彎部包括第一連接座和第一壓頭件,第一連接座,在第一連接座上設有第三轉軸,在第三轉軸上設有第一固定塊,第一固定塊上設有第二手柄,在第一壓頭件上設有與第一固定塊配合的第一固定槽,在第一壓頭件的下端設有第一壓頭板、第二壓頭板和第三壓頭板,第一壓頭板和第三壓頭板分別設在第二壓頭板的兩端,第一壓頭板、第二壓頭板和第三壓頭板形成V字型結構。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可以適合學生操作、方便對型材進行特定結構進行加工。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隱去部分調節架結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工作檯1,在工作檯1上設有第一折彎部和支撐導杆2,在支撐導杆2上設有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包括調節架3,調節架3與支撐導杆2相配合,調節架3內設有第一齒條4、第一螺紋杆5、第一齒輪6、第二齒輪7、第三齒輪8、第四齒輪9、第一轉軸10、第二轉軸11、第一調節盤12和第二調節盤13,第一齒輪6和第二齒輪7設在第一轉軸10上,第三齒輪8和第四齒輪9設在第二轉軸11上,第一調節盤12與第一轉軸10連接,第二調節盤13與第一螺紋杆5連接,第三齒輪8與第一螺紋杆5相嚙合,第四齒輪9與第一齒輪6相嚙合,第二齒輪7與第一齒條4相嚙合,在支撐導杆2上設有T形導槽14,在T形導槽14內設有梯形滑塊15,在梯形滑塊15上設有第一連杆16,第一連杆16穿過調節架3,在第一連杆16穿過調節架3的一端設有第一手柄17,在調節架3上設有第一固定件18,第一固定件18上設有第一氣缸19,在第一氣缸19的驅動端設有第二折彎部,所述第二折彎部包括第一連接座20和第一壓頭件21,第一連接座20與第一氣缸19的驅動端連接,在第一連接座20上設有第三轉軸22,在第三轉軸22上設有第一固定塊23,第一固定塊23上設有第二手柄24,在第一壓頭件21上設有與第一固定塊23配合的第一固定槽25,在第一壓頭件21的下端設有第一壓頭板26、第二壓頭板27和第三壓頭板28,第一壓頭板26和第三壓頭板28分別設在第二壓頭板27的兩端,第一壓頭板26、第二壓頭板27和第三壓頭板28形成V字型結構,所述第一折彎部包括第一固定座29和第二固定座30,在第一固定座29上設有第二固定槽31,第二固定座30與第二固定槽31相配合,在第二固定座30上設有兩個凹槽板32,兩個凹槽板32的底部相連接形成V型凹槽,在工作檯1的中部設有多個第一通孔33,在工作檯1的上端面設有多個第三固定凹槽34,第三固定凹槽34的形狀呈T字型,在第一固定座29上設有多個固定螺栓35,在固定螺栓35的下端設有與第三固定凹槽34相配合的T字型滑塊36,在支撐導杆2的中部設有第二通孔37。
將需要加工的型材放置到V型凹槽內,然後通過第一調節盤12來對調節架3在支撐導杆2的位置進行調整,同時可以通過第二調節盤13對調節架3在支撐導杆2的位置進行微調,然後啟動第一氣缸19,第一氣缸19作用第二折彎部,第二彎折部的第一壓頭件21對型材緊著折彎處理。該折彎機操作方便,適合學生操作、方便對型材進行特定結構進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