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複合式油壓缸體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18:23:26 2
專利名稱:一種複合式油壓缸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複合式油壓缸體。
背景技術:
油缸是壓機的關鍵部件,為了增加缸體的承載能力靠增加缸體壁的厚度並不是有效而經濟的辦法。因為決定缸體強度的是缸體內壁一點的應力值,當該點的應力達到其許用應力時,缸體便承受了最大的極限載荷。實踐證明,即使壁厚增加許多,其承載能力也提高的很少。同時,隨著缸體壁厚的增加,缸壁內的應力沿壁厚的不均勻性更加明顯,因此,缸體的材料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為提高缸體的承載能力,文獻「壓機組合缸體的研究」(作者劉靖,《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01年第10期)提出了一種組合缸體,就是採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圓筒緊密套在一起的缸體,內外筒之間為過盈配合。其主要就是利用缸體組合產生的裝配壓強引起內、外筒的初應力,當缸體承受工作內壓時,內、外筒由此而產生的工作應力可與初應力疊加,使組合缸體的最大應力值降低,可提高材料利用率及強度。但這種組合缸體存在一個現實問題就是內外筒之間要有合適的過盈量,過盈量大,雖裝配壓強產生的內、外筒的初應力可增加,但內外筒裝配困難;過盈量小,則產生的初應力較小,從而不能顯示組合缸體的優越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對現有組合油壓缸體所存在的難裝配,初應力小的缺點予以改進,在不增加缸體壁厚的情況下,提供一種材料利用率更高、承載能力更強的複合型油壓缸體。它具有便於裝配,使組合缸體的最大應力值明顯降低的特點。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一種複合式油壓缸體,包括一個外筒和至少一個內筒,所述外筒內壁與內筒外壁聯結,該聯結為過盈配合套裝聯結;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筒內壁設有至少四條壓油槽,該壓油槽沿外筒內壁周向均勻分布在內外筒之間,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壓油槽截面為指向缸體中心的扇形;所述的壓油槽中可密封進高壓油。所述的高壓油可為30#機械油。
與現有技術的組合油壓缸體相比,本發明在缸體的內外筒之間設置壓油槽的結構可以使內外筒之間的配合面積減少,這樣可在較大過盈量下進行裝配,裝配壓強引起的初應力大大提高。因此可以克服組合缸體的難裝配、初應力小的缺陷,使組合缸體的最大應力值明顯降低。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圖。圖中1、缸體端頭法蘭;2、內筒;3、外筒;4、壓油槽。
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圖。圖中5、高壓油。
圖4為圖3的A-A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的複合油壓缸體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複合式油壓缸體,包括缸體端頭法蘭1,外筒3,內筒2,缸體端頭法蘭1與外筒3的聯結為螺紋聯結,外筒3內壁與內筒2外壁聯結,該聯結為過盈配合套裝聯結;外筒3內壁刻有八條壓油槽4,其沿外筒3內壁周向均勻分布在內外筒2、3之間,壓油槽4的截面為指向缸體中心的扇形,它通過鑄造成型而產生,具有可靠的強度。本實施例的結構可以使內外筒之間的配合面積大大減少,在較大過盈量下進行裝配,裝配壓強引起的初應力比現有的雙筒複合缸體大為提高,經使用驗證,該結構的裝配壓強所引起的初應力可提高為原來的二倍。
實施例2如圖2所示,本發明的另一種複合式油壓缸體,包括缸體端頭法蘭1,外筒3,內筒2,缸體端頭法蘭1與外筒3的聯結為螺紋聯結,外筒3內壁刻有六條壓油槽4,其沿外筒3內壁周向均勻分布在內外筒2、3之間。內、外筒2、3在裝配時,可在六條壓油槽4中封進比重為0.9g/cm330#機械油作為高壓油5。在壓油槽4裡充進高壓油5後可以使該高壓油也提供一個等效初應力,該等效初應力和外筒3所提供的初應力相迭加共同作用在內筒2外壁。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提高該組合缸體的承載能力。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結構的基礎上,減少兩條壓油槽,並在槽中封入高壓油5後,使組合缸體裝配後的初應力相當於實施例1結構所產生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複合式油壓缸體,包括一個外筒和至少一個內筒,所述外筒內壁與內筒外壁聯結,該聯結為過盈配合套裝聯結;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筒內壁設有至少四條壓油槽,該壓油槽沿外筒內壁周向均勻分布在內外筒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式油壓缸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油槽的截面為指向缸體中心的扇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複合式油壓缸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壓油槽中密封進高壓油。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複合式油壓缸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高壓油為30#機械油。
全文摘要
本發明針對現有組合油壓缸體所存在的裝配難,初應力小的缺點予以改進,在不增加缸體壁厚的情況下,提供一種材料利用率高、承載能力強的複合型油壓缸體。其包括一個外筒和至少一個內筒,所述外筒內壁與內筒外壁聯結,該聯結為過盈配合套裝聯結。所述外筒內壁設有至少四條壓油槽,該壓油槽沿外筒內壁周向均勻分布在內外筒之間。本發明具有便於裝配,組合缸體的最大應力值明顯降低的特點。
文檔編號F16J10/00GK101055033SQ20071001782
公開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11日
發明者劉靖, 耿軍崗 申請人:陝西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