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一體化小排量汙水深度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18:11:3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汙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一體化小排量汙水深度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汙水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經過二級生化處理的汙水已經基本滿足排放的要求,僅需要對部分水質指標進行深度處理即可達標排放或回用。汙水深度處理工藝的選擇由於處理目標和出水水質的不同,處理工藝也大有不同。廣義上的範圍包括脫氮除磷、懸浮物的去除、有機物的去除以及消毒等。在諸多的深度處理工藝的選擇上,「混凝-沉澱-過濾」工藝組合因為其運行穩定,去除效率高而倍受青睞。特別是對於懸浮物和總磷的去除,能夠實現出水的穩定達標。目前的深度汙水處理裝置一般通過多個單體設備組合連接安裝在一起,相應配套的管網建設投資非常巨大,並且運行費用和維修保養費用較高,不適用於小型城鎮和農村分散小型的汙水處理現狀,汙水處理系統需要從大規模集中式向中小規模分散式轉變,使其佔地面積小,設備利用率高,維修簡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佔地面積小,製造成本低,維修簡便的一體化小排量汙水深度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一體化小排量汙水深度處理裝置,包括鋼製罐體,所述罐體兩側開有進水口和出水口,該罐體依次分隔形成混凝罐、沉澱池和過濾池,所述混凝罐安裝有葉輪攪拌裝置,該混凝罐底端設置有排泥口,該混凝罐後端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沉澱池安裝有斜管,該沉澱池底部設置集泥鬥,該集泥鬥底部設置有排汙口,所述沉澱池後端在斜管上方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過濾池設置有濾布轉盤,所述第二通孔通過管道連接濾布轉盤。
進一步地,所述斜管為乙丙共聚物、玻璃鋼或聚氯乙烯蜂窩斜管,整體輕質,安裝方便,加快水流中的大顆粒物質沉澱。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在沉澱池內設置有多孔的長管,布水均勻,使得沉澱池進水夾帶的大顆粒物質不會集中堆積在第一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濾布裝盤安裝有反洗裝置,有效維護濾布轉盤內部清潔。
進一步地,所述集泥鬥的數量為至少2個,使得沉澱物迅速聚集,容易排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一體化構造,將混凝罐、沉澱池和過濾池依水流方向有序布置並有機結合,節省了裝置的佔地面積,並通過在過濾池設置濾布轉盤,使得其過濾效率高,設置有均勻布水的多孔長管,防止沉澱物集中堆積堵塞,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符合市場需求,適合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橫向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縱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一體化小排量汙水深度處理裝置,包括鋼製罐體1,所述罐體1兩側開有進水口5和出水口6,該罐體1依次分隔形成混凝罐2、沉澱池3和過濾池4,所述混凝罐2安裝有葉輪攪拌裝置7,該混凝罐2底端設置有排泥口11,該混凝罐2後端設置有第一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10在沉澱池3內設置有多孔的長管15,布水均勻,使得沉澱池3進水夾帶的大顆粒物質不會集中堆積在第一通孔10,所述沉澱池3安裝有斜管8,所述斜管8為乙丙共聚物、玻璃鋼或聚氯乙烯蜂窩斜管,整體輕質,安裝方便,加快水流中的大顆粒物質沉澱,該沉澱池3底部設置集泥鬥12,該集泥鬥12底部設置有排汙口13,所述集泥鬥12的數量為至少2個,使得沉澱物迅速聚集,容易排汙,所述沉澱池3後端在斜管8上方設置有第二通孔16,所述過濾池4設置有濾布轉盤9,所述第二通孔16通過管道連接濾布轉盤9,所述濾布裝盤9安裝有反洗裝置17,有效維護濾布轉盤9內部清潔。
本實用新型採用一體化構造,將混凝罐、沉澱池和過濾池依水流方向有序布置並有機結合,節省了裝置的佔地面積,並通過在過濾池設置濾布轉盤,使得其過濾效率高,設置有均勻布水的多孔長管,防止沉澱物集中堆積堵塞,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符合市場需求,適合推廣。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同等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與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