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控盒的排水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9:57: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控盒的排水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壁掛式空調的外機安裝在室外,電控盒安裝在外機內,現有的電控盒一般包括,盒蓋、盒體和底座。在遇到雨雪天氣,雖然外機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但是仍然會有少量雨水進入外機內部,電控盒靠近外機的頂蓋,因此雨水電控盒上存在少量雨水,在電控盒長時間工作,若室外天氣較冷時,電控盒蓋上存在冷熱交替也會產生少量冷凝水。盒蓋蓋在盒體的上方,盒體的下表面上裝有散熱器,底座上設有通孔,安裝底座時,將散熱器穿過通孔後將底座與盒體連接在一起。在散熱器一側的盒體的側壁上設有過線卡扣,過線卡扣的正下方設有出模時使用的方孔,雨水會從此方孔進入底座內,而現有的電控盒沒有排水結構,因此其排水性能及防水性能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排水性能及防水性能較好的電控盒的排水結構。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控盒的排水結構,包括盒體、底座,所述底座連接在盒體下側,所述盒體側壁上設有過線卡扣,所述過線卡扣下側設有方孔,靠近方孔一側的底座上表面設有排水通道,所述的排水通道底壁上設有排水孔。
採用以上設計後,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由於水是從過線卡扣下的方孔流到底座的上表面的,因此在底座上表面設置排水通道引流,結構簡單且排水性能和防水性較好。
作為改進,所述的排水通道底壁上設有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槽底設有排水孔,階梯式的結構能增加液體流速,使水流迅速流入集水槽內,避免水都聚集在底座上表面,進一步提高了引流效果。
作為改進,在靠近過線卡扣一側的盒體下表面安裝有散熱器,所述底座上表面設有供所述散熱器穿過的通孔,所述通孔邊緣設有翻邊,所述盒體側壁與翻邊形成了所述的排水通道。利用原有的盒體側壁,再在通孔邊緣設置翻邊進行引流,通孔的翻邊同時可以防止水流進散熱器的安裝處,既增加了電控盒新的功能,又合理利用了盒體原有結構,使得電控盒的結構增加不多。
作為改進,所述的排水孔與集水槽的側壁之間分別設有擋水牆,擋水牆起一定的引流作用,將水導入排水孔中。
作為改進,所述的排水孔為螺釘孔,避免外部的水從排水孔倒灌進入底座內。
附圖說明
圖1為底座立體圖
圖2為電控盒局部剖視圖
圖3為底座俯視圖
圖中所示:1、盒體,2、底座,3、過線卡扣,4、通孔,5、集水槽,5.1排水孔,5.2、擋水牆。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電控盒的排水結構,包括盒體1、底座2,所述底座2連接在盒體1下側,所述盒體1側壁上設有過線卡扣3,所述過線卡扣3下側設有方孔,水從過線卡扣3下方的方孔流到底座的上表面,因此在靠近過線卡扣3一側的底座上表面設有排水通道,所述的排水通道底壁上設有集水槽5,所述的集水槽5槽底設有排水孔5.1。靠近過線卡扣3一側的盒體下表面安裝有散熱器,所述底座上表面設有供所述散熱器穿過的通孔4,所述通孔4邊緣設有沿底座上表面向上凸出的翻邊,所述盒體側壁與翻邊形成了所述的排水通道,通孔的翻邊不僅可以作為集水槽的一部分,同時也是為了防止水流到散熱器上。所述的集水槽5位於通孔4的前側,排水孔5.1位於槽底,在排水孔5.1與集水槽的側壁之間分別設有向上凸出的擋水牆5.2,排水孔5.1的邊緣與擋牆邊緣設有用於過渡的圓角,保證水流進排水孔5.1中,所述的排水孔5.1為螺釘孔,能避免外部的水從排水孔5.1倒灌進底座2內部。底座靠近過線卡扣一側的端部形成了階梯式的結構,可以將水流快速引入集水槽5的底部,再通過排水孔5.1排出。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各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