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軌道施工車的變軌架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9:56:5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軌道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軌道施工車的變軌架。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目前火車、地鐵等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人們通常採用的一種出行方式,這些交通工具都需要在軌道上運行,目前軌道的鋪設是將在軌排組裝基地組裝的軌排鋪設於道床上,整個鋪設工作由軌排的組裝、運送和鋪設,以及道碴的運送和鋪設等環節組成。
目前地鐵軌道大多採用無砟軌道,即通過混凝土澆築整體道床,由於剛施工好的道床養護期需要48小時,軌道施工車的行走裝置是不能在處於養護期的整體道床上通行,故現有技術常利用門架把裝有混凝土的料槽從軌道施工車上吊運至作業面澆築,而在臨時門架軌道上運行的門架速度緩慢,吊運一次需要花費較長時間,不僅施工進度緩慢,而且加重了混凝土的和易性,使得澆築的整體道床質量不穩定,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人設計了一種用於軌道施工的變軌車,本申請為用於該變軌車的變軌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階段在鋪設軌道時存在的當整體道床處於養護期時軌道施工車無法運行的等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軌道施工車的變軌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軌道施工車的變軌架,其特徵在於:包括安裝一組主車輪的車架,在車架前側和後側均設有一個橫向伸縮架,每個橫向伸縮架向車架的兩側均能夠延伸,在每個橫向伸縮架兩側的下方均連接一個側車輪裝置,在車架前側和後側還均設有一個舉升裝置。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可以有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所述橫向伸縮架包括橫向固定連接在所述車架上的導向支撐筒,在導向支撐筒內錯位平行滑動連接兩個支撐杆,在每個支撐杆外側的底部均通過第一鉸接座鉸接固定所述側車輪裝置,在每個支撐杆的內側均連接一個第二油缸,每個第二油缸均固定連接在導向支撐筒內。
每個所述支撐杆上還連接耐磨加強板。
所述舉升裝置包括活塞杆豎直向下設置的第一油缸,在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上連接橫向設置的支撐板。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本裝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性高,適合平地和隧道的軌道鋪設作業,通過橫向伸縮架切換鋪設車輛在鋪設軌道和側軌道上行走,提高了軌道施工車施工進度,保證了澆築的整體道床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示意圖;
圖2是橫向伸縮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裝置詳細說明,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軌道施工車的變軌架,包括安裝四個主車輪2的車架1,在車架1上安裝用於鋪設軌道的鋪設車,四個主車輪2對稱設置,且主車輪2為現有技術,它採用常規的火車車輪。在車架1前側和後側均設有一個橫向伸縮架3,每個橫向伸縮架3向車架1的兩側均能夠延伸,所述橫向伸縮架3包括橫向固定連接在所述車架1上的導向支撐筒8,導向支撐筒8為長方體型的通管結構,在導向支撐筒8內錯位平行滑動連接兩個支撐杆9,每個支撐杆9也為方形管狀結構,每個支撐杆9的內側設置在相應的導向支撐筒8內、外側設置在導向支撐筒8外, 在每個支撐杆9的上側均焊接一個耐磨加強板11,支撐杆9和耐磨加強板11與相應的導向支撐筒8間隙配合。在每個支撐杆9外側的底部均通過第一鉸接座10鉸接固定側車輪裝置7,在每個支撐杆9的內側均連接一個第二油缸12,第二油缸12通過另一個鉸接座連接固定在相應的支撐杆9內,每個第二油缸12的底部均通過第二鉸接座13固定連接在導向支撐筒8內。第一鉸接座10、第二鉸接座13的結構相同均為U型座。
所述側車輪裝置7包括焊接在相應所述第一鉸接座10底部的車輪架,在車輪架的下側安裝兩個軸線設置在同一水平面的側車輪,在車輪架的一側還安裝驅動電機14,驅動電機14通過齒輪傳動組驅動連接側車輪。
在車架1前側和後側還均設有一個舉升裝置4,舉升裝置4包括兩個活塞杆豎直向下設置的第一油缸5,兩個第一油缸5對稱設置在所述車架1的兩側,且每個第一油缸5均通過固定板連接在車架1的內側,在每個第一油缸5的活塞杆上均連接一個連接盤,在兩個連接盤的底部通過螺栓連接一組支撐板6,支撐板6橫向水平設置,支撐板6包括兩個平板,在兩個平板之間連接三個立板,支撐板6與所述主軌道2垂直配合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