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玻璃防拆rfid電子標籤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5:33:01 1
一種汽車玻璃防拆rfid電子標籤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玻璃防拆RFID電子標籤,包括承載基材層、天線、RFID晶片,RFID晶片與天線連接,所述天線、RFID晶片處在所述承載基材層的內側,在RFID晶片與天線表面具有粘結層,該粘結層用於和汽車玻璃粘結。本實用新型能採用天線和RFID晶片直接和汽車玻璃粘結的方式固定汽車玻璃RFID電子標籤,結構簡單、容易製造,且能利用天線和RFID晶片材質不同、天線和RFID晶片是分體連接的結構特點,使得無論採用什麼方式試圖將汽車玻璃RFID電子標籤從汽車玻璃撕下,都或者造成天線和RFID晶片脫開或者造成晶片撕破,導致整個RFID標籤失效,從而起到了防拆效果,避免汽車玻璃RFID電子標籤被完整撕下,防止在不同車輛間轉移。
【專利說明】一種汽車玻璃防拆RFID電子標籤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玻璃RFID電子標籤。
【背景技術】
[0002]隨著RFID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車輛管理以及智能收費採用RFID晶片製作的電子標籤,該種電子標籤主要是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整個識別工作無需人工幹預,當電子標籤進入讀寫器發射電磁波的磁場後,電子標籤接收到無線射頻信號,憑藉感應電流所獲取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晶片中的數據信息,讀寫器讀取信息並解碼後,送到中央信息系統進行相關數據處理。該種電子標籤可使汽車在不停車的情況下進出收費站等需要識別具體車輛的場合,既節省汽車停留時間,降低能耗,又節省管理人員,減少人工成本。目前該種電子標籤的一種固定方式是貼於汽車玻璃上,但無論採用怎樣的粘結劑,總有可能被不正當地用加溫等方式完整地被撕下,在不同車輛間轉移。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防止在不同車輛間轉移的汽車玻璃防拆RFID電子標籤。為此,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4]一種汽車玻璃防拆RFID電子標籤,包括承載基材層、天線、RFID晶片,RFID晶片與天線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天線、RFID晶片處在所述承載基材層的內側,在RFID晶片與天線表面具有粘結層,該粘結層用於和汽車玻璃粘結。
[0005]進一步地,所述汽車玻璃防拆RFID電子標籤還設有列印基材層,所述列印基材層粘在承載基材層的外側。
[0006]進一步地,所述粘結層的表面具有離型層。
[0007]由於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車玻璃防拆RFID電子標籤能採用天線和RFID晶片直接和汽車玻璃粘結的方式固定汽車玻璃RFID電子標籤,該電子標籤結構簡單、容易製造,且能利用天線和RFID晶片材質不同、天線和RFID晶片是分體連接的結構特點,使得無論採用什麼方式試圖將汽車玻璃RFID電子標籤從汽車玻璃撕下,都或者造成天線和RFID晶片脫開或者造成晶片撕破,導致整個RFID標籤失效,從而起到了防拆效果,避免汽車玻璃RFID電子標籤被完整撕下,防止在不同車輛間轉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車玻璃防拆RFID電子標籤實施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車玻璃防拆RFID電子標籤,包括承載基材層1、天線2、RFID晶片3,RFID晶片3與天線2連接,天線2、RFID晶片3處在所述承載基材層I的內側(也即面向汽車玻璃的那一側),在RFID晶片3與天線2表面具有粘結層4,該粘結層4用於和汽車玻璃粘結。
[0010]所述汽車玻璃防拆RFID電子標籤還設有列印基材層5,所述列印基材層5通過第二粘結層6粘在承載基材層的外側(也即背向汽車玻璃的那一側)。
[0011 ] 所述粘結層4的表面具有離型層7,作為汽車玻璃防拆RFID電子標籤成品在銷售、儲存環節的保護層、防粘層。
[0012]所述RFID晶片3和天線2的連接方式為導電膠綁定壓合連接。所述天線2處在承載基材層I內側的連接方案可採用金屬層粘結在承載基材層內側上然後再採用腐蝕的方法形成;或者,採用在承載基材層內側的電鍍層進行腐蝕而形成,或者採用在承載基材層內側印刷導電材料的方式形成。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玻璃防拆RFID電子標籤,包括承載基材層、天線、RFID晶片,RFID晶片與天線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天線、RFID晶片處在所述承載基材層的內側,在RFID晶片與天線表面具有粘結層,該粘結層用於和汽車玻璃粘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玻璃防拆RFID電子標籤,其特徵在於它還設有列印基材層,所述列印基材層粘在承載基材層的外側。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汽車玻璃防拆RFID電子標籤,其特徵在於所述粘結層的表面具有離型層。
【文檔編號】G06K19/077GK204102176SQ201420472907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1日
【發明者】朱愛芬, 餘斌, 吳夏冰 申請人:杭州思創匯聯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中瑞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