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反循環鑽機用簡易泥漿沉渣分離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12:34:06 1
專利名稱:一種反循環鑽機用簡易泥漿沉渣分離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泥漿沉渣分離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反循環鑽機用簡易泥漿沉渣分離器。
背景技術:
鑽孔灌注樁成孔時,泥漿的作用之一是將鑽進時產生的沉渣攜帶出鑽孔,然後在泥漿池中沉澱後再回到鑽孔內重複循環作業。由於泥漿池容積有限,沉渣沉澱到一定程度時必須清理泥漿池沉澱物,同時清理泥漿池也是降低泥漿中沉渣含量的必要手段。泥漿池的清理工作多採用人工或者機械定期進行。但是頻繁的人工清理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及物力,工作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反循環鑽機用簡易泥漿沉渣分離器, 具有能夠降低泥漿池清理頻率,提高工作效率的特點。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反循環鑽機用簡易泥漿沉渣分離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導流槽、鋼骨架和支撐架,所述導流槽的底板為過濾網, 所述導流槽的下底面與水平面呈銳角,在所述導流槽的右側端部固定連接有水平的導流管,在所述導流槽和所述導流管的外側設有與所述導流槽和所述導流管相適配的鋼骨架, 所述支撐架與所述導流管下部的鋼骨架固定連接。所述導流管的右側端部固定連接有進水管。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於將所述分離器跨泥漿導流渠放置,然後將反循環鑽機的出漿管與所述分離器的進水管固定連接。鑽機啟動後,泥漿通過導流管和過濾網後下落至泥漿導流渠,沉渣從導流槽的出口端排至指定位置,將沉渣和泥漿進行分離,沉渣將不再排入泥漿池,大大降低了泥漿池的清理頻率和施工製漿及清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泥漿的利用率和鑽進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其中1、導流槽2、鋼骨架3、過濾網4、導流管5、進水管6、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2所示,一種反循環鑽機用簡易泥漿沉渣分離器,包括導流槽I、鋼骨架2和支撐架6。所述導流槽I的底板為過濾網3,所述導流槽I的下底面與水平面呈銳角,方便沉渣從所述導流槽I的出口排出。所述導流槽I的右側端部固定連接有水平的導流管4,在所述導流槽I和所述導流管4的外側設有與所述導流槽I和所述導流管4相適配的鋼骨架
2。所述支撐架6與所述導流管4下部的鋼骨架2固定連接,所述導流管4的右側端部固定連接有進水管5。在使用所述分離器進行泥漿與沉渣分離時,首先將所述分離器跨泥漿導流渠放置,然後將反循環鑽機的出漿管與所述分離器的進水管5固定連接。鑽機啟動後,泥漿通過導流管4和過濾網3後下落至泥漿導流渠,沉渣從導流槽I的出口端排至指定位置,將沉渣和泥漿進行分離,沉渣將不再排入泥漿池,大大降低了泥漿池的清理頻率和施工製漿及清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泥漿的利用率和鑽進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反循環鑽機用簡易泥漿沉渣分離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導流槽(I)、鋼骨架(2)和支撐架(6),所述導流槽(I)的底板為過濾網(3),所述導流槽(I)的下底面與水平面呈銳角,在所述導流槽(I)的右側端部固定連接有水平的導流管(4),在所述導流槽(I)和所述導流管(4)的外側設有與所述導流槽(I)和所述導流管(4)相適配的鋼骨架(2),所述支撐架(6)與所述導流管(4)下部的鋼骨架(2)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反循環鑽機用簡易泥漿沉渣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流管(4)的右側端部固定連接有進水管(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反循環鑽機用簡易泥漿沉渣分離器,屬於泥漿沉渣分離機械技術領域。包括導流槽、鋼骨架和支撐架,所述導流槽的底板為過濾網,所述導流槽的下底面與水平面呈銳角,在所述導流槽的右側端部固定連接有水平的導流管,在所述導流槽和所述導流管的外側設有與所述導流槽和所述導流管相適配的鋼骨架,所述支撐架與所述導流管下部的鋼骨架固定連接。所述分離器能夠將沉渣和泥漿進行分離,沉渣將不再排入泥漿池,大大降低了泥漿池的清理頻率和施工製漿及清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泥漿的利用率和鑽進效率。
文檔編號E21B21/06GK202348182SQ20112053286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9日
發明者崔超, 張華 , 景建功, 李維雄 申請人:中國建築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