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鼓排渣操作水通道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6:18:51 2
轉鼓排渣操作水通道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鼓排渣操作水通道結構,屬於碟式分離機設備【技術領域】。包括設置在轉鼓體上的密封水腔和開啟水腔,在所述密封水腔和開啟水腔之間還設有相互連通的溢流水腔,所述溢流水腔設有圓弧槽與所述轉鼓體底部的溢流口相連通。本實用新型採用三通道結構形式,在轉鼓排渣和密封時多餘的操作水通過溢流水腔排出轉鼓體外,有效解決操作水串相,避免二次排渣。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鼓排渣操作水通道結構,具體的說是一種使用在碟式分離 機上的轉鼓排渣操作水通道結構,屬於碟式分離機設備【技術領域】。 轉鼓排渣操作水通道結構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碟式分離機轉鼓排渣操作水通道結構設計通常為雙通道結構型式,即密封 水腔1和開啟水腔2,如圖1所示,為比較廣泛的雙通道結構型式,分離機開啟水、密封水分 別通過密封水腔1和開啟水腔2分別進入對應的空間,使轉鼓內活塞4上下移動,執行轉鼓 密封和排渣的動作。但由於在轉鼓密封過程中,多餘的操作水會溢流到開啟水腔2內,造成 二次排渣現象,影響了分離機的使用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出一種轉鼓排渣操 作水通道結構,能夠改善了分離機排渣和密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可以有效解決操作水串 相的問題。
[0004] 本實用新型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提供轉鼓排渣操作水通道結構,包 括設置在轉鼓體上的密封水腔和開啟水腔,在所述密封水腔和開啟水腔之間還設有相互連 通的溢流水腔,所述溢流水腔設有圓弧槽與所述轉鼓體底部的溢流口相連通。
[0005]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限定技術方案:前述的轉鼓排渣操作水通道結構,所述圓弧 槽尺寸為2XR14。
[0006] 進一步的,前述的鼓排渣操作水通道結構,所述溢流口尺寸為2X Φ6。
[0007]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採用三通道結構形式,在轉鼓排渣和密封 時多餘的操作水通過溢流水腔排出轉鼓體外,有效解決操作水串相,避免二次排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 圖1為現有技術結構示意圖。
[0009]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 實施例1
[001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轉鼓排渣操作水通道結構,如圖2所示,包括設置在轉鼓體上 的密封水腔和開啟水腔,在密封水腔和開啟水腔之間還設有相互連通的溢流水腔,溢流 水腔設有圓弧槽6與轉鼓體底部的溢流口相連通,圓弧槽尺寸為2XR14,溢流口尺寸為 2X Φ6。
[0012] 在本實施例中,分離機開啟水、密封水分別通過密封水腔1和開啟水腔2分別進入 對應的空間,使轉鼓內活塞4上下移動,執行轉鼓密封和排渣的動作.通過在轉鼓體5密封 水腔1、開啟水腔2之間增加溢流水腔3,並銑2XR14圓弧槽與通道底部2X Φ6溢流口接 通,用於多餘操作水排出機外,有效解決操作水串相,避免二次排渣,改善了分離機排渣和 密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0013]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 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 轉鼓排渣操作水通道結構,包括設置在轉鼓體上的密封水腔和開啟水腔,其特徵在 於:在所述密封水腔和開啟水腔之間還設有相互連通的溢流水腔,所述溢流水腔設有圓弧 槽與所述轉鼓體底部的溢流口相連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鼓排渣操作水通道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圓弧槽尺寸為 2XR14。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鼓排渣操作水通道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溢流口尺寸為 2X Φ6。
【文檔編號】B04B11/04GK203842724SQ201320752135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5日
【發明者】劉廣明, 楊山崗, 張曉群, 趙奇峰, 張文鵬 申請人:南京中船綠洲機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