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液漏鬥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12:40:16 2
專利名稱:分液漏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教學用實驗器皿,特別是涉及一種做化學實驗用的分液漏鬥。
背景技術:
目前,用於科學研究、化學實驗用的分液漏鬥,為單下管機構。這種漏鬥的不足是分離兩種液體的過程中,需要更換漏鬥下面盛放液體的容器,當需要分離的液體量大時,需要多次不斷反覆的更換容器,使操作過程過於煩瑣,也增加了實驗人員的勞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降低實驗人員勞動強度、實驗過程便於操作的分液漏鬥,分離兩種液體以上的液體時,無需反覆更換容器便可方便地將液體從兩條下管中流出。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構思是,在普通實驗器皿漏鬥中,加裝採用三通結構的活塞,並設置兩條下管,兩條下管分別與三通的兩通連接,通過控制活塞來實現同時將鬥體內的液體分別流到下管。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分液漏鬥,包括鬥體,蓋在鬥體上口的鬥蓋。鬥體的下口安裝一三通結構的活塞,活塞與兩條下管連接。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製作容易,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使實驗操作過程利於控制,減少勞動強度,當需要分離的液體量大時,只需搬動活塞的三通便可將鬥體內的兩種液體同時或單獨流至下管,無需更換容器便可一次完成。本裝置是科學研究、化學實驗中一種功能較好的實驗器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三通活塞控制左側下管通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三通活塞控制右側下管通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三通活塞控制全關閉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參見附圖1,分液漏鬥由鬥體3、活塞5、下管6、7等組成。鬥體3的上口2蓋著蓋1,鬥體3的下口4安裝一活塞5,活塞5為三通結構。鬥體3的下部左右設置兩條下管6、7,兩條下管6、7對稱分布且所成角度小於120度。活塞5三通中的兩通角度與兩條下管6、7所張開的角度相同。通過轉動活塞5,調整三通位置,可以控制鬥體3內液體同時流向兩條下管6和7,又可控制鬥體5內液體流向單個下管,從而在分液過程中,只需轉動三通活塞柄8即可達到控制液體流向的目的。
操作實施例搬動活塞柄8,使活塞三通成為圖1的狀態,便可同時控制液體流向兩條下管6、7。搬動活塞柄8,使活塞三通成為圖2的狀態,便可控制液體流向左側下管6。搬動活塞柄8成為圖3的狀態,使液體流向右側下管7。圖4是活塞全關閉的狀態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權利要求1.一種分液漏鬥,包括鬥體,蓋在鬥體上口的鬥蓋,其特徵在於,鬥體的下口安裝一三通結構的活塞,活塞的兩通分別與兩下管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漏鬥,其特徵在於,活塞三通中的兩通角度與兩個下管角度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分液漏鬥,其特徵在於,兩條下管對稱分布且所成角度小於120度。
專利摘要一種教學用實驗器皿,特別是涉及一種做化學實驗用的分液漏鬥。包括鬥體,蓋在鬥體上口的鬥蓋。鬥體的下口安裝一三通結構的活塞,活塞的兩通分別與兩下管連接。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使實驗操作過程利於控制,減少勞動強度,當需要分離的液體量大時,只需搬動活塞的三通便可將鬥體內的兩種液體同時流至下管,無需更換容器便可一次完成。本裝置是科學研究、化學實驗中一種功能較好的實驗器皿。
文檔編號B67C11/00GK2752242SQ20042012030
公開日2006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17日
發明者吳連春, 徐研, 張向勳, 王金泉 申請人:河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