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茶葉自動發酵生產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23:24:21 1
一種改進的茶葉自動發酵生產設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進的茶葉自動發酵生產設備,包括支架,支架上設置有滑軌,滑軌上設置有篩選機構,支架的下方並列設置有兩個滾筒烘乾機構,滾筒烘乾機構的下方設置有傳輸帶,傳輸帶上設置有烘乾罩,烘乾罩內側間隔設置有若干個微波磁控管和紅外加熱器,烘乾罩頂部設置有排氣管;篩選機構的結構中包括篩板,篩板的內部設置有加熱絲,篩板外側通過偏心輪連接有電機;滾筒烘乾機構的結構中包括筒體,筒體上設置有卸料口,筒體表面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通氣孔,筒體內固定設置有若干層烘乾架,烘乾架上設置有熱風出口,筒體的內表面均勻設置有軸向的弧形槽。本實用新型能夠改進現有技術的不足,茶葉發酵效果好,自動化程度高。
【專利說明】一種改進的茶葉自動發酵生產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品加工裝置,尤其是一種改進的茶葉自動發酵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發酵是茶葉製作工藝的初始步驟,雖然現在市場上已經有很多茶葉自動發酵生產設備,但是機器發酵的效果較差,對茶葉的品質產生不利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進的茶葉自動發酵生產設備,能夠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茶葉發酵效果好,自動化程度高。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改進的茶葉自動發酵生產設備,結構中包括支架,支架上設置有滑軌,滑軌上設置有篩選機構,支架的下方並列設置有兩個滾筒烘乾機構,滾筒烘乾機構的下方設置有傳輸帶,傳輸帶上設置有烘乾罩,烘乾罩內側間隔設置有若干個微波磁控管和紅外加熱器,烘乾罩頂部設置有排氣管;篩選機構的結構中包括篩板,篩板的內部設置有加熱絲,篩板外側通過偏心輪連接有電機;滾筒烘乾機構的結構中包括筒體,筒體上設置有卸料口,筒體表面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通氣孔,筒體內固定設置有若干層烘乾架,烘乾架上設置有熱風出口,不同層的熱風出口交錯設置,筒體的內表面均勻設置有軸向的弧形槽。
[0006]作為優選,所述篩板的末端設置有凹槽。
[0007]作為優選,所述烘乾罩入口處設置有旋轉刷。
[0008]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可以減少茶葉中有機物的損失,提高茶葉的香氣和口感,很好的避免了茶葉發酵不均勻,茶葉發酵效果好,自動化程度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篩選機構的示意圖。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滾筒烘乾機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本實用新型使用到的標準零件均可以從市場上購買,異形件根據說明書的和附圖的記載均可以進行訂製,各個零件的具體連接方式均採用現有技術中成熟的螺栓、鉚釘、焊接、粘貼等常規手段,機械、零件和設備均採用現有技術中,常規的型號,在此不再詳述
[0013]參照圖1-3,本實施例的結構中包括支架1,支架I上設置有滑軌2,滑軌2上設置有篩選機構3,可以將茶葉中的雜質進行分離,支架I的下方並列設置有兩個滾筒烘乾機構4,一用一備,滾筒烘乾機構4的下方設置有傳輸帶5,傳輸帶5上設置有烘乾罩6,烘乾罩6內側間隔設置有若干個微波磁控管7和紅外加熱器8,微波烘乾和紅外烘乾交替進行,可以減少茶葉中有機物的損失,提高茶葉的香氣和口感,烘乾罩6頂部設置有排氣管21 ;篩選機構3的結構中包括篩板9,篩板9的內部設置有加熱絲10,篩板9外側通過偏心輪11連接有電機12 ;滾筒烘乾機構4的結構中包括筒體13,筒體13上設置有卸料口 14,筒體13表面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通氣孔15,筒體13內固定設置有若干層烘乾架19,烘乾架19上設置有熱風出口 20,不同層的熱風出口 20交錯設置,筒體13的內表面均勻設置有軸向的弧形槽16。
[0014]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篩板9的末端設置有凹槽17,可以將篩選機構3篩選出來的雜質進行集中處理。
[0015]此外,所述烘乾罩6入口處設置有旋轉刷18。
[0016]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於:本實用新型通過篩選機構3的篩選,可以將茶葉中的雜質進行分離,並在凹槽17中儲存集中處理。茶葉通過熱風乾燥、微波乾燥和紅外乾燥,可以達到良好的發酵效果。兩個滾筒烘乾機構4 一用一備,篩選機構3通過滑軌2移動至備用滾筒烘乾機構4上方添加原料,實現了連續生產。茶葉在滾筒烘乾機構4中通過弧形槽16的帶動從筒體13的頂部通過烘乾架19進行烘乾,烘乾均勻,效果好。經過滾筒烘乾機構4烘乾後的茶葉在經過微波烘乾和紅外烘乾後,完成發酵工藝,微波烘乾和紅外烘乾交替進行,可以減少茶葉中有機物的損失,提高茶葉的香氣和口感。烘乾罩6頂部設置的排氣管21和筒體13表面均勻設置的通氣孔15用於排出水汽。烘乾罩6入口處設置的旋轉刷18可以是傳輸帶5上的茶葉分布更均勻,避免茶葉發酵不均勻。
[0017]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改進的茶葉自動發酵生產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架(1),支架(I)上設置有滑軌(2),滑軌(2)上設置有篩選機構(3),支架(I)的下方並列設置有兩個滾筒烘乾機構(4),滾筒烘乾機構(4)的下方設置有傳輸帶(5),傳輸帶(5)上設置有烘乾罩(6),烘乾罩(6)內側間隔設置有若干個微波磁控管(7)和紅外加熱器(8),烘乾罩(6)頂部設置有排氣管(21);篩選機構(3)的結構中包括篩板(9),篩板(9)的內部設置有加熱絲(10),篩板(9)外側通過偏心輪(11)連接有電機(12);滾筒烘乾機構(4)的結構中包括筒體(13),筒體(13)上設置有卸料口(14),筒體(13)表面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通氣孔(15),筒體(13)內固定設置有若干層烘乾架(19),烘乾架(19)上設置有熱風出口(20),不同層的熱風出口(20)交錯設置,筒體(13)的內表面均勻設置有軸向的弧形槽(1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茶葉自動發酵生產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篩板(9)的末端設置有凹槽(1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的茶葉自動發酵生產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烘乾罩(6)入口處設置有旋轉刷(18)。
【文檔編號】A23F3/08GK203985898SQ201420381910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6日
【發明者】於永利 申請人:內蒙古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