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動力重力選礦的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16:05:41 1
專利名稱:無動力重力選礦的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動力重力選礦的系統,屬於選礦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在很多鎢、錫等重金屬礦山的主要選礦方法是重力選礦,主要採用的重力選礦設備是跳汰機、搖床、螺旋選礦機、離心選礦機等,根據礦石的性質不同,其選礦回收率大約在65-80%左右,這類礦山尾礦中的金屬損失大部分集中在細粒級產物中。根據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降耗的需要,希望將礦山尾礦中的損失金屬回收再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動力重力選礦的系統,其維護方便、操作簡單,可以提高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無動力重力選礦的系統,其特徵在於其包括衝洗式水力旋流器、衝洗式水力旋流器下遊的給礦槽、給礦槽下遊的傾斜的溜槽、溜槽下遊的絨毯精礦槽、絨毯精礦槽下遊的傾斜的給礦管、給礦管下遊的分礦器、和分礦器下方的富集錐面。優選地,溜槽的數量為2-8個,溜槽的坡度為9-11%,寬度為O. 8米,長度為10米。優選地,富集錐面的坡度為24-27度之間。優選地,分礦器由白鐵皮製成圓錐形,厚度為O. 5mm ;分礦器底部圓周的直徑為O. 52-0. 55米,錐角控制在34-37度,上面均布有10-20條漸開線槽。優選地,所述富集錐面為由水泥構成的蒙古包式的圓錐面、多稜錐面、半球面、或螺旋形下降的凹槽。優選地,呈蒙古包式的圓錐面的情況下,所述富集錐面底部圓周直徑控制在2. 8-3. I 米。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無動力提高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實踐證明,綜合回收率可提高5-8%。
圖I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無動力重力選礦方法的示意圖;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無動力重力選礦的裝置平面示意圖;圖3-4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無動力重力選礦的裝置中的富集錐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附圖1-4中,附圖標記I表示衝洗式水力旋流器、附圖標記2表示給礦槽、附圖標記3表示絨毯式溜槽、附圖標記4表示絨毯精礦槽、附圖標記5表示給礦管、附圖標記6表示分礦器、附圖標記7表示富集錐面(俗稱蒙古包)。如圖I所示,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無動力重力選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選礦廠的尾礦經過簡易衝洗式水力旋流器I分級,分級後的溢流經給礦槽2分別將礦漿給到有一定坡度和寬度的溜槽3中,溜槽3的表面鋪有一層絨毯,礦漿在絨毯的表面上形成均勻平穩的溜膜,根據不同礦物的密度差異造成的沉降速度差,重礦物優先沉積於絨毯的絨毛式縫隙中,脈石礦物則隨著礦漿流帶入尾礦中,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富集後,停止給礦,採用高壓水將附著於絨毯上的重礦物衝洗到絨毯精礦槽4中,衝洗結束後又重新給礦,如此周而復始。絨毯產出的重礦物粗精礦加水調至一定的礦漿濃度,經給礦管5均勻O給到富集錐面7(蒙古包)上的分礦器中6中,分礦器在礦漿流的衝擊下快速旋轉,同時將礦漿均勻撒在水泥的蒙古包7上,在蒙古包7的斜坡面上形成水膜,重礦物附著於蒙古包7的斜坡面(光滑的錐形水泥面),而脈石則遠離蒙古包7的斜坡面坡面。經過一段時間的富集之後,停止給礦,在一個實施例中,富集的時間一般在30-40分鐘,蒙古包7的斜坡面上富集著高品位的重礦物精礦廣品。在一個實施例中,將絨毯精礦槽(4)中的重礦物加水調合成的二次礦漿的濃度為10-12% ;高壓衝洗水的壓力2-3kg/cm2,溜槽的數量要根據處理能力而定,一般一槽長10米,寬O. 8米,坡度9-11 %的溜槽每小時的處理能力約為每小時1-1. 5噸(幹礦量),需要處理的礦量確定以後,溜槽的數量也就算出來了。「蒙古包」的坡度控制在24到27度之間,蒙古包底部圓周直徑控制在3米左右,分礦器底圓直徑控制在O. 54米左右,錐角控制在35度左右。如圖2-4所示,本實用新型無動力重力選礦的裝置中,「蒙古包」的參數如下dl =130mm、H = 891mm、hi = 100mm、h2 = 400mm、h3 = 267mm、Dl = 3000mm、D2 = 4500mm、D3=4800mm、D4 = 5200mm、D5 = 5500mm。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無動力重力選礦的系統中,設計了一種絨毯式溜槽、蒙古包和蒙古包上的分礦器。將選礦廠的尾礦進行分級後,溢流自動流入絨毯式溜槽,經絨毯式溜槽粗選富集,以提高產品的品位,絨毯式溜槽的粗精礦給入蒙古包(富集錐面)上的分礦器,分礦器上的20條漸開槽在水流(即礦漿流)的動力作用下快速旋轉,將礦漿均勻撒到蒙古包的斜坡面上,重礦物在斜坡面上再次富集,產品的品位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根據本實用新型,如果需要,可以進一步的蒙古包,這樣,經過兩到三次的富集,就可得到最終銷售的產品要求。
權利要求1.一種無動力重力選礦的系統,其特徵在於,其包括 衝洗式水力旋流器; 衝洗式水力旋流器下遊的給礦槽; 給礦槽下遊的傾斜的溜槽; 溜槽下遊的絨毯精礦槽; 絨毯精礦槽下遊的傾斜的給礦管; 給礦管下遊的分礦器;以及 分礦器下方的富集錐面。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動力重力選礦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溜槽的數量為2-8個,溜槽的坡度為9-11%,寬度為O. 8米,長度為10米。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動力重力選礦的系統,其特徵在於,富集錐面的坡度為24-27度之間。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動力重力選礦的系統,其特徵在於,分礦器由白鐵皮製成圓錐形,厚度為O. 5mm ;分礦器底部圓周的直徑為O. 52-0. 55米,錐角控制在34-37度,上面均布有10-20條漸開線槽。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動力重力選礦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富集錐面為由水泥構成的蒙古包式的圓錐面、多稜錐面、半球面、或螺旋形下降的凹槽。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無動力重力選礦的系統,其特徵在於,呈蒙古包式的圓錐面的情況下,所述富集錐面底部圓周直徑控制在2. 8-3. I米。
專利摘要一種無動力重力選礦的系統,其特徵在於其包括衝洗式水力旋流器、衝洗式水力旋流器下遊的給礦槽、給礦槽下遊的傾斜的溜槽、溜槽下遊的絨毯精礦槽、絨毯精礦槽下遊的傾斜的給礦管、給礦管下遊的分礦器、和分礦器下方的富集錐面。本實用新型中的裝置維護方便、方法操作簡單,可以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
文檔編號B03B7/00GK202377087SQ201120518700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3日
發明者文儒景 申請人:江西稀有稀土金屬鎢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