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鎮肝熄風,祛痰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02:08:56 1
專利名稱:一種鎮肝熄風,祛痰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中風是以突然暈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或僅 以口歪、半身不遂為臨床主症的疾病。因發病急驟,症見多端,病情變化迅速, 與風之善行數變特點相似,故名中風、卒中。本病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常留 有後遺症;近年來發病率不斷增高,發病年齡也趨向年輕化,因此,是威脅人 類生命和生活質量的重大疾患。西醫學的急性腦血管病,如腦梗塞、腦出血、 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屬本病範疇。
中風認為此病乃本虛標實之證,在本為陰陽偏勝,氣機逆亂;在標為風火 相煽,痰濁壅塞,瘀血內阻。常見的病因有憂思惱怒,飲酒無度,或恣食肥甘, 縱慾勞累,或起居不慎等。中風有中經絡和中臟腑之分。中經絡, 一般僅見肌 膚麻木,口眼堝斜,言語塞澀,或半身不遂,無神志障礙。常見證型有①風 邪入中,經絡痺阻型。兼惡寒發熱,苔薄脈浮。治宜祛風通絡。方用大秦艽湯。 ②肝腎陰虛,風陽上擾型。兼腰酸耳鳴,舌紅脈細。治宜滋陰熄風,方用鎮肝 熄風湯。③痰熱腑實,風痰上擾型。兼痰多便秘,苔膩脈滑。治宜通腑化痰, 方用小承氣湯加味。中臟腑,除見中經絡的症狀外,還有朦朧思睡或昏憒無知 等神志症狀。又可分為閉脫二證①閉證。證見牙關緊閉,兩手握固,肢體強 痙等,多屬實證。屬陽閉者兼見面紅身熱,苔膩脈滑。治宜辛涼開窮,滋陰熄 風,方用至寶丹和羚羊角湯。陰閉者兼面白唇暗,肢冷脈緩。治宜辛溫開竅, 豁痰熄風,方用蘇合香丸和滌痰湯。②脫證。證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 尿遺。多屬虛證,治宜回陽固脫,方用參附湯。但是,俗話說,百人得百病, 眾多的中風患者需要多樣化的藥物治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鎮肝熄風,祛痰化瘀的中藥組合物,為臨床治療中風提供 新的用藥選擇。
一種鎮肝熄風,祛痰化瘀的中藥組合物,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藥成分
羚羊角粉(衝服)3~8,水蛭5 10,鉤藤1(T20,桃仁、菖蒲、菊花、川貝、玄參 各10 15,當歸20 30。
痰熱盛者加膽南星、天竺黃各6 15。
噁心嘔吐甚者加半夏、竹茹各6 15 。
大便乾結加大黃6 15。
羚羊角清熱鎮痙,平肝熄風,解毒消腫。水蛭通經,破瘀消腫。鉤藤清熱平肝,息風定驚。桃仁破血行瘀,潤燥滑腸。菖蒲闢穢開竅,宣氣逐痰。菊花散風清熱,平肝明目。川貝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玄參涼血滋陰,瀉火解毒。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本方有鎮肝熄風,育陰潛陽,祛痰化瘀之功。
本發明有鎮肝熄風,育陰潛陽,祛痰化瘀之功。用於治療急性腦出血67例,結果經治1 2個月後,基本治癒21例,顯著進步27例,進步10例,無效5例,死亡4例。總有效率86.6%。無毒副作用發生。
具體實施例方式
例l
羚羊角粉(衝服)3 8g ,水蛭5~10g,鉤藤10 20g ,桃仁、菖蒲、菊花、川貝、玄參各10 15g,當歸20 30g。
每日l齊lj,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若神昏不能服藥者鼻飼灌入。用於治療急性腦出血。
例2
羚羊角粉(衝服)3 8g ,水蛭5~10g,鉤藤10 20g ,桃仁、菖蒲、菊花、川貝、玄參各10 15g,當歸20 30g,膽南星、天竺黃各6 15g。
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若神昏不能服藥者鼻飼灌入。用於治療急性腦出血痰熱盛者。
例3
羚羊角粉(衝服)3 8g ,水蛭5 10g,鉤藤10 20g ,桃仁、菖蒲、菊花、川貝、玄參各10 15g,當歸20 30g,半夏、竹茹各6 15g。
每日1齊IJ,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若神昏不能服藥者鼻飼灌入。用於治療急性腦出血噁心嘔吐甚者。
羚羊角粉(衝服)3 8g ,水蛭5 10g,鉤藤1(T20g ,桃仁、菖蒲、菊花、川貝、玄參各10 15g,當歸20 30g,大黃6 15g。
每日l劑,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若神昏不能服藥者鼻飼灌入。用於治療急性腦出血大便乾結者。
用其治療急性腦出血45例,每日1齊U,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若神昏不能服藥者鼻飼灌入。經治1 2個月後,基本治癒16例,顯著進步24例,無效3例,死亡2例。總有效率88.9%。未見毒副作用發生。
權利要求
1、一種鎮肝熄風,祛痰化瘀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藥成分羚羊角粉3~8,水蛭5~10,鉤藤10~20,桃仁、菖蒲、菊花、川貝、玄參各10~15,當歸20~30。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鎮肝熄風,祛痰化瘀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藥成分膽南星、天竺黃各6、5。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鎮肝熄風,祛痰化瘀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藥成分半夏、竹茹各6 15 。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鎮肝熄風,祛痰化瘀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藥成分大黃6 15。
全文摘要
發明屬於中藥領域。一種鎮肝熄風,祛痰化瘀的中藥組合物,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藥成分羚羊角粉(衝服)3~8,水蛭5~10,鉤藤10~20,桃仁、菖蒲、菊花、川貝、玄參各10~15,當歸20~30。本發明有鎮肝熄風,育陰潛陽,祛痰化瘀之功。用於治療急性腦出血67例,結果經治1~2個月後,基本治癒21例,顯著進步27例,進步10例,無效5例,死亡4例。總有效率86.6%。無毒副作用發生。
文檔編號A61K36/8966GK101683456SQ20081015190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27日
發明者梁秉文, 王乃婕, 高建義 申請人:天津市中寶製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