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粘結軟底礦車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6:04:46
專利名稱:不粘結軟底礦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運輸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於裝載煤、矸石以及其它礦石進行運輸的不粘結軟底礦車的裝載機械裝量。
目前,在礦山採礦行業,如煤炭開採、其它金屬或非金屬的開採、泥石運送都採用礦車(鬥)裝載運輸。礦車(鬥)由於卸載的方式不同,有手工翻卸的V型翻鬥礦車、有用專用設備翻籠翻卸的U型翻鬥礦車,也有手工或機械翻卸的側卸和底卸式礦車。上述各種型號的礦車,在使用過程中,由於裝載物料顆粒細小和含有一定水份,經過運輸顛簸震動,都存在著物料板結粘附在礦車(鬥)底部,翻卸不完,使礦車(鬥)容積減小、自重加大、物料重複運輸、影響計量、嚴重影響經濟效益。特別是煤礦常用的U型礦車,上述現象更為突出。現有的解決方法是採用人工挖掘、人工或機械敲打震動使其脫落。這樣既浪費人力增加成本,使礦車(鬥)糟受衝擊損壞。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礦車(鬥)粘底問題,而提供一種不用人工挖掘、機械震動的軟底自翻脫落的不粘結軟底礦車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箱體1的兩側幫和中鉸接3通過軸銷2聯接,軸銷2聯接工字鉸接4,使其多塊聯成一個履帶式的整體。
本實用新型是採用了金屬板塊鉸接而成的一種履帶式金屬軟底車,適用於裝載顆粒或塊狀鬆散物料,不適應裝載液體物料。當礦車翻轉>150角度時,帶式軟底隨物料受重力而下垂,改變原載物時形狀,反撓而使物料脫落。本實用新型礦車與現有固定底部式礦車相比,具有脫物快,性能可靠、實現不粘底之目的,節省人力物力,增加運輸能力,提高經濟效益。
附
圖1和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1是半側視和半剖面圖,圖2是
圖1的俯視圖。
下面根據附
圖1和圖2對本實施例作進一步的描述。本實施例以礦山常用的U型礦車為例,該車型為國家標準型U型礦車,車箱1兩側幫用軸銷2,聯接於中鉸接3,中鍾接3用軸銷2聯接於工字鉸接4、工字鉸接再由軸銷2又聯接於中鉸接3上,如此反覆聯成整塊履帶式金屬軟底,整塊的履帶式金屬帶除和車箱1的兩側幫用軸銷2聯接外,兩端頭只搭附在車箱1底部的角鋼上。該車型的卸載方式是採用手動或電動翻籠,當礦車被翻轉180角度時,物料下落,金屬軟底也隨之下垂反撓,粘附在軟底帶上的物料也隨之被破壞其板結形狀而隨之下落,達到脫落不粘之目的。本實用新型工藝結構簡單,易於製作,便於維修更換,不粘結的可靠性高,特別適用於煤礦運輸煤和矸石之用。
權利要求1.一種不粘結軟底礦車,其特徵在於中鉸接(3)、工字鉸接(4)通過軸銷(2)聯接,車箱(1)通過軸銷(2)和中鉸接(3)聯接,多塊重複聯接形成履帶式金屬軟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不粘結軟底礦車其特徵在於車箱(1)的兩側車幫用軸銷(2)聯接於中鉸(3),帶式金屬軟底的兩端頭只搭附在車箱(1)底部的角鋼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機械運輸技術領域,涉及的是一種不粘結軟底式礦車。本實用新型是採用中間鉸接和工字形鉸接通過軸銷連接成履帶式金屬軟帶,聯接於礦車的兩側形成軟底,礦車翻轉時,軟底隨物料下落反撓破壞了板結的物料,達到不粘底之目的。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於製作可靠性高、適用面廣,特別適用於煤礦運輸煤和矸石。
文檔編號B61D11/00GK2357969SQ9722509
公開日2000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1997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1997年8月30日
發明者李如澤, 趙花琳 申請人:李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