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設置有扳機機構的一體型滾動式防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3:55:01 2
專利名稱:內部設置有扳機機構的一體型滾動式防震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將以單戶獨立住宅為主的小型建築物與地面隔絕、避免遭受地震破壞的防震裝置領域,特別是涉及以滾動方式為主體的防震裝置的開發。
在過去的單戶獨立住宅用防震裝置的領域,人們認為滾動方式是具有最合理的、最優良的防震性能的類型,但是,實際的情況是,在其功能性方面不能從技術上解決,處於停頓狀態。
必須設置最適合採用實際的未完成的滾動式的防震裝置的阻尼器與扳機機構,但是實際的情況是處於尚未解決,無法具體化的狀態,成本居高不下的可能性較大。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將扳機機構包覆於本發明的防震裝置的內部,形成該裝置的綜合功能一體化的單個結構,獲得防震性能與成本降低。
本發明通過滾動方式,使防震性能提高,滾動球在構成滾動面的倒圓錐面上滾動,使防震性能的效果提高,而在風壓、較弱地震等情況下,建築物(住宅)不擺動的扳機機構和阻尼器是必要的。
於是,如果抑制風壓、較弱地震等的擺動,在大地震時發揮防震效果的扳機機構的技術方案(參照附圖)是在上述滾動圓錐面的中間,設定在平時壓靠於滾動球的圓形孔,在該滾動球的底部,裝配平時向上方恢復的圓形圓錐臺,則在大地震時,滾動球飛出圓形孔時的圓形圓錐臺對圓形孔進行修復,故在滾動圓錐面上,滾動球自由地滾動,發揮防震效果。在地震結束後,如果使圓錐臺下降,則滾動球再次壓靠於圓形孔中,穩定地恢復到平時狀態。
本發明的扳機機構基於上述的構思,對滾動圓錐面的中間部的圓形孔進行修復的機構,以位於圓形孔內部的圓形圓錐臺的恢復性上升功能,作為盤簧驅動的一對轉鼓凸輪結構,從而以較小的體積,構成本發明。
圖1為立面剖視圖;圖2為平面圖。
本發明為按照以滾動方式作為主體的方式構成的防震裝置,其為下述結構。在該結構中,在平時,滾動球1壓靠於轉動圓錐面2的中間的圓形孔3中保持穩定,該滾動球1包覆於固定在建築物的地梁上的球形外殼7內部,下部形狀與滾動圓錐面2的中間部相同、下端保持有梯形凸輪的圓形圓錐臺4在受到滾動球1的壓迫狀態,按照以與下方的轉鼓梯形凸輪5嚙合的方式支承。
由於轉鼓梯形凸輪5的內部設置有盤簧6,在平時沿箭頭(圖中)的方向作用有旋轉力,故當在大地震中,滾動球1實現滾動,從圓形孔3飛出時,沿上下方向保持自由度的圓形圓錐臺4在凸輪機構的作用下,朝向上方恢復移動,將上述圓形孔3關閉,對其修復,由此滾動球1可自由地在滾動圓錐面2上實現滾動,發揮防震效果。但是,滾動球1可相對不從圓形孔3飛出的風壓、較弱震動的擺動,在不擺動的情況下保持靜止。
從轉鼓梯形凸輪軸5突出的杆8為下述操作杆,該杆對轉鼓梯形凸輪的旋轉角度進行限制,並且在地震結束之後,朝向讀者一側拉動,恢復到平時狀態。
在滾動圓錐面2的邊緣上,具有阻尼器9,在球形外殼7的內部,低摩擦材質的平面支座10有助於滾動球1的滾動。
由於本發明的單個結構是有特點的,是很符合現實的,故其有助於滾動式防震裝置的實用化。
權利要求
1.一種內部設置有扳機機構的一體型滾動式防震裝置,其特徵在於,滾動球(1)在平時壓靠於固定基礎上的滾動圓錐面(2)的中間的圓形孔(3)中,該滾動球(1)包覆於固定在地梁上的球形外殼(7)內,下部形狀與滾動圓錐面(2)的中間部相同、下端具有梯形凸輪的圓形圓錐臺(4)在受到上述滾動球(1)的壓迫的狀態下,通過下述凸輪機構,可實現上升恢復,該凸輪機構與下述轉鼓梯形凸輪(5)嚙合,該轉鼓梯形凸輪(5)的內部設置有下方的盤簧(6),轉鼓梯形凸輪(5)在平時具有旋轉力,滾動球(1)在圓形孔(3)中飛出的大地震時上升,對圓形孔(3)進行修復,滾動球(1)自由地發揮滾動防震效果,在不使滾動球飛出的風壓、較弱地震的情況下,保持靜止。
全文摘要
一種內部設置有扳機機構的一體型滾動式防震裝置,其扳機機構構成如下,在平時包覆於球形外殼的內部滾動球壓靠於滾動圓錐面圓形孔,保持穩定狀態,在大地震時,滾動球從圓形孔飛出,在具有梯形凸輪的圓形圓錐臺的內部設置盤簧,該圓錐臺與可沿箭頭方向旋轉的轉鼓梯形凸輪嚙合,通過凸輪機構上升恢復,對圓形孔進行修復,滾動球發揮在滾動圓錐面內部自由滾動的防震效果,而相對滾動球不從圓形孔飛出的風壓、較弱地震保持靜止。
文檔編號E04B1/98GK1301902SQ00128399
公開日2001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00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1999年10月4日
發明者渡邊新一 申請人:渡邊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