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吸熱瓦片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07:26:31 2
專利名稱:太陽能吸熱瓦片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屋頂,尤其涉及太陽能吸熱瓦片。
背景技術:
現有的太陽能熱水器的集熱板一般採用單塊板,面積有限,因而其所利用的太陽能也是有限的,其作用單一,安裝不規範影響美觀,易損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在於提供一種能充分利用太陽能的太陽能吸熱瓦片。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太陽能吸熱瓦片包括吸熱片、管道,管道間隔排列,並與吸熱片緊密相連。
本實用新型中的管道可為水管或利用吸熱片壓成凹槽與底板相連形成管道,也可以是在水泥或吸熱等材料內鑄出管道,吸熱片表面上塗有吸熱塗層,上方還有一透明保溫防雨層,下方有儲熱層、保溫層。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太陽能吸熱瓦片價格低廉、堅固、作用多,可廣泛用在民房、涼棚頂上大面積遮蓋,起到瓦片作用,又可產生生活用的熱水,起到隔熱層的作用,本產品可根據需要拼成任意大小,並在吸熱片的上方增加了透明保溫防雨層,即可防雨水,又提高了太陽能的利用率,在總進水管上增加了清洗孔,可用刷子清洗管道,提高了熱效率,延長了使用壽命。
圖1本實用新型原理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示意圖圖5本實用新型增加進出水管時的結構示意圖圖6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橫截面示意圖其中1吸熱片 11連接頭 12凹槽 13底板 14透明保溫防雨層15固定件 16密封墊 2管道 21密封圈 3保溫層 31儲熱層 4進水管 41連接孔 42堵頭 5出水管 7固定架 8屋面具體實施例下面結合視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圖2所示,太陽能吸熱瓦片包括吸熱片1、管道2,管道2為水管,間隔排列,吸熱片1有與水管相配的凹槽12,水管鑲嵌在吸熱片1的凹槽12內,連接在一起,吸熱片的邊緣有連接頭11,管道2可以比吸熱片1短些方便連接。吸熱片為導熱材料製成,表面上塗有吸熱塗層。
如圖3所示,若干個吸熱瓦片拼接頭11相連拼接成整個頂棚,縱向水管用管連接,平板處用螺栓連接或焊接,為了隔熱、隔音在吸熱片下增加一保溫層3。
實施例2,如圖4所示將吸熱片1製成相隔的凹槽12,並與底板13連接形成管道2,吸熱片的邊緣有連接頭11,可以多片連接。
吸熱片也可為水泥或吸熱材料製成,內部鑄出一條條管道,管道2內一般通水,也可用其他的導熱材料將熱量導出後,再行利用。
如圖5所示,將多塊太陽能吸熱瓦片拼接後,管道2的兩端分別與進水管4、出水管5相連,進水管4與管道2的連接孔41為通孔,通孔一端與管道2相連,並配有密封圈21以防洩漏,另一端平時用堵頭42封住,當要清洗管道2時,將堵頭42拔開,用刷子從連接孔41中伸入進行清洗,出水管5也可作為通孔,但一般出水管5隻是一側開孔與管道2相通。
如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將吸熱片1拼接後,在其上方增加一透明保溫防雨層14,在連接頭11處用固定件15將其固定,並在其下方加有密封墊16,在吸熱片1及管道2的下方有儲熱層31、保溫層3,為了增強其剛性,可在屋面8上增加縱橫固定架7。
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吸熱瓦片,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吸熱片(1)、管道(2),管道(2)間隔排列,並與吸熱片(1)緊密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能吸熱瓦片,其特徵在於吸熱片(1)的邊緣處有連接頭(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吸熱瓦片,其特徵在於管道(2)為水管,吸熱片(1)上有與水管相配的凹槽(12),水管嵌在凹槽(12)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吸熱瓦片,其特徵在於吸熱片(1)製成相隔的凹槽(12),並與底板(13)相連形成管道(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吸熱瓦片,其特徵在於管道(2)在吸熱片(1)的內部。
6.根據權利要求1、3、4、5所述的太陽能吸熱瓦片,其特徵在於吸熱片(1),表面上塗有吸熱塗層。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太陽能吸熱瓦片,其特徵在於在吸熱片(1)的上方還有一透明保溫防雨層(14),在連接頭(11)處的透明保溫防雨層(14)的上方有固定件(15)、下方有密封墊(16)。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太陽能吸熱瓦片,其特徵在於在吸熱片(1)的下方有儲熱層(31)、保溫層(3)。
9.根據權利要求1、3、4、5所述的太陽能吸熱瓦片,其特徵在於太陽能吸熱瓦片拼接成屋頂時,管道(2)的兩端分別與進水管(4)、出水管(5)相連,進水管(4)與管道(2)的連接孔(41)為通孔,通孔的一端與管道(2)相連,另一端有一堵頭(4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屋頂,尤其涉及太陽能吸熱瓦片。一種太陽能吸熱瓦片,它包括吸熱片、管道,管道與吸熱片緊密相連,管道間隔排列,吸熱片上有連接頭。本實用新型價格低廉,可廣泛用在民房,涼棚頂上,既可起到瓦片作,又可產生生活用的熱水,本產品熱效率高,易清洗,壽命長。
文檔編號E04D13/18GK2491527SQ0126308
公開日2002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01年5月10日
發明者康景安 申請人:康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