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弧形球萬向聯軸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23 14:32:11 1
專利名稱:一種弧形球萬向聯軸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弧形球萬向聯軸器。
背景技術:
傳統的聯軸器由於鋼球與內齒套相接觸均有一定空隙,所以常有球體脫空現象,而且由於它們的結構大多採取半園頭或扁弧形球,都是單純的點或線與內齒圈相接觸,由於接觸點少,在扭矩傳遞時很容易擠傷內齒圈,尤其發生在用雙排座裝置的結構中,若工作中遇上彎曲角度大時,由於設計和球形選擇不當,磨擦力大,很容易卡死,影響正常工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就在於克服以上缺點,提供一種能點、線、面接觸,扭矩傳遞時不容易擠傷內齒圈,並且不容易卡死的弧形球萬向聯軸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由內齒圈、外齒套、端蓋及弧形球組成,左右兩端結構相同,其中,在外齒套外表面上設有多個弧形球,弧形球由圓弧體和圓柱體構成,圓弧體的一端的弧面積大於另一端圓柱體的面積,圓弧體伸入內齒圈內,圓柱體的底端設有彈墊。
為了進一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述,在弧形球的圓弧體面上可設有一個橫向半圓柱體,且半圓柱體內設有卡槽卡入圓弧體使之固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弧形球實施例一的側視圖;圖3為圖1中弧形球實施例一的主視圖;
圖4為圖1中弧形球實施例二的半圓柱體的側視圖;圖5為圖1中弧形球實施例二的半圓柱體A-A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弧形球萬向聯軸器由內齒圈1、外齒套2、端蓋3及弧形球4組成,左右兩端結構相同,其特徵在於,在外齒套2外表面上設有多個弧形球4,弧形球4由圓弧體和圓柱體構成,圓弧體的一端的弧面積大於另一端圓柱體的面積,圓弧體伸入內齒圈1內,圓柱體的底端設有彈墊。
實施例二,如圖1、圖4和圖5所示,在弧形球的圓弧體面上可設有一個橫向半圓柱體,且半圓柱體內設有卡槽卡入圓弧體使之固定。
本實用新型中,外齒套2伸入內齒圈1部分的外表面可設計成弧面型,端蓋3安裝在內齒圈1的端部,在內齒圈1端部與端蓋3之間設有軟質橡皮起防塵與密封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1、該聯軸器的傳動齒面為圓弧柱齒面,比漸開線傳動的齒輪聯軸器具有更高的接觸強度和彎曲角度,在衝擊負荷工況中產生軸向位移和軸間傾角位移時,弧形球在圓柱弧內的相對運動為弧形移動,磨擦係數甚小,其傳動效率高,工作平穩,能承載更大扭矩力,使用壽命長。
2、該聯軸器中的相接觸面為弧形面接觸,且與外齒套相接觸後形成一個球體,其調心能力好,可達到10°-12°,由於弧形球、弧形線常在工作運動時,外齒套在內齒圈變動位移角度時能起到緩衝作用。
3、該聯軸器只需在圓柱弧槽內填入粘性好的潤滑脂,則可運作二至三個月,平常無異常現象即可無需其它保養,因此維護成本低,操作方便,傳動效率高,節約能源。
4、該聯軸器,主要是採用圓弧面與圓弧面的接觸,弧形球與外齒套組合成一球體,所以外齒套在內齒圈的內弧面轉動自如,並且傾斜角度大,相應大大的減少了磨擦力,提高平穩性,在工作中同一時間內能扳動兩種角度,即同時能往上和往右扳動,或同時能往下和往左扳動所需角度,由於弧形球弧線長並能均勻擴散分布扭矩力,因此在扳動角度時有一緩衝過程,無衝撞現象,也無噪音,弧形球的底部的橡皮彈墊,在工作中將弧形球往上頂,緊貼內齒圈的R弧內弧面,所以,也無噪音。
5、由於弧形球與各自的外齒套組合成球體,使球體外弧面與內齒圈的圓柱形內弧面相接觸,所以,無有一球脫空現象,無論產生多大的扭矩力,弧形球受力都是均衡,保證工作順利進行。
6、弧形球萬向聯軸器的實施例二,較實施例一不同的是,它更適用於尺寸大於500,超大扭矩力,它的結構是在實施例一上增加了一個零件,即半圓柱體內弧形球,形成更大的接觸面,扭矩力更大,使用壽命長。
權利要求1.一種弧形球萬向聯軸器由內齒圈(1)、外齒套(2)、端蓋(3)及弧形球(4)組成,左右兩端結構相同,其特徵在於,在外齒套(2)外表面上設有多個弧形球(4),弧形球(4)由圓弧體和圓柱體構成,圓弧體的一端的弧面積大於另一端圓柱體的面積,圓弧體伸入內齒圈(1)內,圓柱體的底端設有彈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弧形球萬向聯軸器,其特徵在於,在弧形球的圓弧體面上可設有一個橫向半圓柱體,且半圓柱體內設有卡槽卡入圓弧體使之固定。
專利摘要一種弧形球萬向聯軸器,由內齒圈、外齒套、端蓋及弧形球組成,左右兩端結構相同,在外齒套外表面上設有多個弧形球,弧形球由圓弧體和圓柱體構成,圓弧體的一端的弧面積大於另一端圓柱體的面積,圓弧體伸入內齒圈內,圓柱體的底端設有彈墊。該結構由於採用弧形面接觸,工作起來比傳統的聯軸器更安全、平穩、抗壓力強、抗衝擊能力強,具有安裝方便、使用範圍廣、保護主傳動設備、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文檔編號F16D3/16GK2753920SQ03235200
公開日2006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3年1月10日
發明者吳文錦 申請人:吳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