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送帶物料自動平衡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23 17:16:21 2
輸送帶物料自動平衡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輸送帶物料自動平衡裝置包括支撐架、右集料板組件、左集料板組件。右集料板組件與左集料板組件分別位於輸送帶的兩側,兩者對稱的安裝在支撐架上。右集料板組件、左集料板組件的前、後兩端分別通過前端下鉸軸、後端下鉸軸以鉸接的方式與前端撐杆、後端撐杆連接。前端緊固環套裝在前端撐杆和前端緊固柱的外端,通過前端上部鉸軸控制前端緊固環的卡緊或鬆弛,從而實現前端撐杆的固定與調節。前端緊固柱固接在支撐架的前端橫杆上。後端緊固環、後端撐杆、後端緊固柱、後端上鉸軸之間的連接方式與前端部件相同。依靠集料板的型態和集料板與物料間的摩擦力,不需要額外的動力源。結構緊湊,原理簡單、安裝方便,易於維護,能方便的實現對輸送物料在輸送帶兩側分布的平衡。
【專利說明】輸送帶物料自動平衡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物料輸送機械,特別是涉及一種輸送帶物料自動平衡裝置。【背景技術】
[0002]帶式輸送機作為連續輸送物料的裝備已經廣泛應用於電力、冶金、煤炭、礦山等行業。由於輸送帶安裝間隙較大、物料脫落、負荷變化等多種原因,很容易產生輸送帶跑偏的現象,會導致輸送帶的磨損加劇及輸送設備出現故障。目前國內的防偏、糾偏裝置主要有機械式調偏託輥組、機電式糾偏裝置和液壓糾偏裝置,大多數機械式調偏託輥組屬於被動式糾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事故的發生,但糾偏效果不理想。機電式糾偏裝置需要外加電源和傳感器,成本較高,不易維護。液壓糾偏裝置能夠實現主動糾偏的目的,但是對環境要求嚴格,維護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輸送帶物料自動平衡裝置,該裝置可以將輸送帶上分布不均的物料集中到輸送帶的中部,防止輸送帶因受力不均而發生跑偏的現象,實現主動糾偏。
[0004]本實用新型實現上述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包括支撐架、右集料板組件、左集料板組件。右集料板組件與左集料板組件分別位於輸送帶的兩側,兩者對稱的安裝在支撐架上。
[0006]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右集料板組件包括集料板、前端下鉸軸、前端撐杆、前端緊固環、前端上鉸軸、前端緊固柱、後端緊固柱、後端上鉸軸、後端緊固環、後端撐杆、後端下鉸軸。集料板的前、後兩端分別通過前端下鉸軸、後端下鉸軸以鉸接的方式與前端撐杆、後端撐杆連接。這種連接方式使集料板處於非剛性連接狀態,保證了一定的活動性,防止對輸送帶造成接觸摩擦,同時,使得集料板可以在遇到大顆粒物料時,有一定的通過能力,從而降低物料與輸送帶的摩擦。前端緊固環套裝在前端撐杆和前端緊固柱的外端,通過前端上部鉸軸控制前端緊固環的卡緊或鬆弛,從而實現前端撐杆的固定與調節。前端緊固柱固接在支撐架的前端橫杆上。後端緊固環套裝在後端撐杆和後端緊固柱的外端,通過後端上鉸軸控制後端緊固環的卡緊或鬆弛,從而實現後端撐杆的固定與調節。前端撐杆和後端撐杆可上下進行調節,從而達到了調節集料板與輸送帶貼合度的目的,提高了裝置的適用性。
[0007]左集料板組件的結構與右集料板組件相同。
[0008]輸送帶輸送的物料通過輸送帶物料自動平衡裝置時,分布在輸送帶邊緣的物料會在集料板摩擦力的作用下,轉移到輸送帶中央位置。當物料密度較大或者天氣較為炎熱,輸送帶的剛度下降,撓度增大,可以通過調節緊固環,改變撐杆伸長量,從而調節集料板與輸送帶之間的貼合度,實現對集料效果的控制。為了避免大顆粒物料卡在集料板與輸送帶之間,減少對輸送帶的傷害,集料板與撐杆之間採用鉸軸連接。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輸送帶物料自動平衡裝置採用了機械的方式實現物料向輸送帶中央的集中,進行主動糾偏,該裝置依靠集料板的型態和集料板與物料間的摩擦力,不需要額外的動力源。結構緊湊,原理簡單、安裝方便,易於維護,能方便的實現對輸送物料在輸送帶兩側分布的平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1]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主視示意圖。
[0012]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0013]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集料板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託輥組件,2.輸送帶,3.支撐架,4.右集料板組件,5.左集料板組件,
6.物料,7.集料板,8.前端下鉸軸,9.前端撐杆,10.前端緊固環,11.前端上鉸軸,12.前端緊固柱,13.後端緊固柱,14.後端上絞軸,15.後端緊固環,16.後端撐杆,17.後端下絞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在圖1、圖2所示,託輥組件I支承輸送帶2,使輸送帶2承槽型,輸送帶便可以輸送物料了,右集料板組件4與左集料板組件5分別位於輸送帶2的兩側,兩者對稱的安裝在支撐架3上。
[0016]如附圖3所示,輸送帶物料自動平衡裝置主要功能部件為集料板組件,左、右兩側的集料板組件結構一致,僅以右側集料板為例說明。集料板組件包括:集料板7、前端下鉸軸8、前端撐杆9、前端緊固環10、前端上鉸軸11、前端緊固柱12、後端緊固柱13、後端上鉸軸14、後端緊固環15、後端撐杆16、後端下絞軸17。集料板7的如、後兩端分別通過如端下鉸軸8、後端下鉸軸17以鉸接的方式與前端撐杆9、後端撐杆16連接,這種連接方式使集料板7處於非剛性連接狀態,保證了一定的活動性,防止對輸送帶造成接觸摩擦,同時,使得集料板7可以在遇到大顆粒物料時,有一定的通過能力,從而降低物料與輸送帶的摩擦。前端緊固環10套裝在前端撐杆9和前端緊固柱12的外端,通過前端上部鉸軸11控制前端緊固環10的卡緊或鬆弛,從而實現前端撐杆9的固定與調節。前端緊固柱12固接在支撐架3的前端橫杆上。後端緊固環15套裝在後端撐杆16和後端緊固柱13的外端,通過後端上鉸軸14控制後端緊固環15的卡緊或鬆弛,從而實現後端撐杆16的固定與調節。後端緊固柱13固接在支撐架3的前端橫杆上。前端撐杆9和後端撐杆16可上下進行調節,從而達到了調節集料板7與輸送帶2貼合度的目的,提高了裝置的適用性。
[0017]以下結合圖2與圖3所示實施例中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輸送帶的輸送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物料6由於某種原因在A處分布較多,在輸送帶2輸送的過程中容易產生輸送帶的跑偏,在通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輸送帶物料自動平衡裝置時,右集料板組件4與左集料板組件5的前端首先與物料6接觸,由於相對運動的存在,物料6與右集料板組件
4或左集料板組件5,產生動摩擦力。A處分布較多的物料在右集料板組件4或左集料板組件5的摩擦力作用下會沿著集料板7的壁面向輸送帶2的中心位置移動,同時,由於物料內摩擦的存在會沿著集料板7的壁面向上移動,就這樣,輸送帶2分布物料較多一側的那部分物料最後被集料板7轉移至輸送帶2的中間位置,消除了輸送帶2受力的不平衡,從而解決了輸送帶2跑偏的問題。同時,本實用新型對分布較鬆散的物料6,也具有向輸送帶2中間集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物料6的撒落。
【權利要求】
1.一種輸送帶物料自動平衡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撐架(3)、右集料板組件(4)、左集料板組件(5);右集料板組件(4)與左集料板組件(5)分別位於輸送帶(2)的兩側,兩者對稱的安裝在支撐架(3)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帶物料自動平衡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右集料板組件(4)包括集料板(7)、前端下鉸軸(8)、前端撐杆(9)、前端緊固環(10)、前端上鉸軸(11)、ill端緊固柱(12)、後端緊固柱(13)、後端上絞軸(14)、後端緊固環(15)、後端撐杆(16)、後端下鉸軸(17);集料板(7)的前、後兩端分別通過前端下鉸軸(8)、後端下鉸軸(17)以鉸接的方式與前端撐杆(9)、後端撐杆(16)連接;前端緊固環(10)套裝在前端撐杆(9)和前端緊固柱(12)的外端,通過前端上部鉸軸(11)控制前端緊固環(10)的卡緊或鬆弛,從而實現前端撐杆(9)的固定與調節;前端緊固柱(12)固接在支撐架(3)的前端橫杆上;後端緊固環(15)套裝在後端撐杆(16)和後端緊固柱(13)的外端,通過後端上絞軸(14)控制後端緊固環(15)的卡緊或鬆弛,從而實現後端撐杆(16)的固定與調節;後端緊固柱(13)固接在支撐架(3)的前端橫杆上;左集料板組件(5)的結構與右集料板組件(4)相同。
【文檔編號】B65G47/00GK203767543SQ201420058618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7日
【發明者】肖漢斌, 劉國瑞, 盧凱發, 鄒晟, 路世青, 劉陽 申請人:武漢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