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產後惡露不盡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23:32:16 4
一種治療產後惡露不盡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產後惡露不盡的中藥製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珍珠母10-40g,歸尾15-60g,石打穿10-50g,炒五靈脂10-35g,三七粉10-30g,蒲黃10-35g,川牛膝10-35g,茉莉花10-30g,金銀花10-50g,杭菊花10-40g,炒香附10-60g,葵花盤1-5個,白茅根10-55g。用本發明的中藥製劑治療產後惡露不盡患者206例,15天共治癒188例,有效18例,治癒率91%,有效率9%,總有效率100%,療程最短者服藥4天即愈,見效快,治癒率高,無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產後惡露不盡的中藥製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產後惡露不盡的中藥製劑。
【背景技術】
[0002]惡露是指產婦分娩後,子宮內遺留的餘血和濁液,正常情況下,一般在產後20天以內,惡露即可排除乾淨。但如果超過這段時間仍然淋漓不絕者,即為「惡露不盡」。通常是由氣血運行失常,血瘀氣滯引起。氣虛:素體氣虛,正氣不足,復因分娩失血耗氣,或產後操勞過早,勞倦傷脾,氣虛下陷,衝任失固,不能攝血,以致惡露不絕。血熱:素體陰虛,復因產時失血,陰液耗損,陰虛生內熱,或產後過食辛熱溫燥之品,或感受熱邪,或肝鬱化熱,熱擾衝任,迫血下行,導致惡露不淨。血瘀:產後胞脈空虛,寒邪乘虛入胞,血為寒凝;或因七情所傷,血為氣滯;或因產留瘀,胞衣胎膜殘留為瘀,瘀血內阻,新血難安,不得歸經,以致惡露不淨。
[0003]如不及時治療,遷延日久,則可影響產婦的身體健康並引發其他疾病。產後惡露不盡有可能導致局部和全身感染,嚴重者可發生敗血症。惡露不盡還易誘發晚期產後出血,甚至大出血休克,危及產婦的生命。
[0004]傳統中醫對於產後惡露不盡之症早有研究,對於產後惡露不盡的治療即應以補虛和祛瘀為主要原則,補虛以補益氣血為主,祛瘀當配合理氣藥,取氣行則血行之意。
[0005]現有的許多治療惡露 不盡的中藥,在治療該病時,見效慢,治癒率低,甚至還會給患者帶來副作用,增加患者的痛苦。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見效快,治癒率高,無毒副作用的治療產後惡露不盡的中藥製劑。
[0007]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產後惡露不盡的中藥製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珍珠母10-40g,歸尾15-60g,石打穿10-50g,炒五靈脂10-35g,三七粉10-30g,蒲黃10-35g,川牛膝10_35g,茉莉花10_30g,金銀花10_50g,杭菊花10-40g,炒香附10-60g,葵花盤1-5個,白茅根10-55g。
[0008]優選的,上述治療產後惡露不盡的中藥製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珍珠母30g,歸尾40g,石打穿30g,炒五靈脂25g,三七粉30g,蒲黃25g,川牛膝15g,茉莉花30g,金銀花30g,杭菊花30g,炒香附40g,葵花盤4個,白茅根25g。
[0009]用法:水煎服,每日I劑,一日2次,早、晚分服。
[0010]本發明各中藥原料的藥理活性如下:
[0011]珍珠母,鹹、寒,歸肝、心經,平肝,潛陽,定驚,止血。治頭眩,耳鳴,心悸,失眠,癲狂,驚癇,吐血,衄血,婦女血崩。《中國醫學大辭典》:滋肝陰,清肝火。治癲狂驚癇,頭眩,耳鳴,心跳,胸腹膜脹,婦女血熱,血崩,小兒驚搐發痙。
[0012]歸尾,辛、甘、溫。活血破瘀、調經止痛。治月經不調、痛經、腹痛、跌打、瘡瘍。[0013]石打穿,味辛、苦,性微寒,歸肝、脾經,活血化瘀,清熱利溼,散結消腫。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便血;溼熱黃疸;熱熱毒血痢;淋痛;帶下;風溼骨痛;瘰癧;瘡腫;乳癰;帶狀皰疹;麻風;跌打傷腫。
[0014]炒五靈脂,甘,溫,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於心腹淤血作痛,痛經,血瘀經閉,產後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0015]三七粉,性溫,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腸經。用於治療外傷出血、瘀血、胃出血、尿血等各種內、外出血症;擴張血管,溶解血栓,改善微循環,預防和治療高血脂、膽固醇增高、冠心病、心絞痛、腦溢血後遺症等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肝纖維化等肝病以及失血、產後、久病等原因導致的體虛症。 [0016]蒲黃,性平,微辛,味甘,歸肝、心、脾經,止血,祛瘀,利尿,主治吐血;咯血;紐血;備痢;便血;崩漏;外傷出血;心腹疼痛;經閉腹痛;產後瘀痛;痛經;跌扑腫痛;血淋澀痛;帶下;重舌;口瘡;聘耳;陰下溼癢。
[0017]川牛膝,甘,微苦,性平,歸肝、腎經,祛風,利溼,通經,活血。治風溼腰膝疼痛,腳痿筋攣,血淋,尿血,婦女經閉,症瘕。用於經閉症瘕,胞衣不下,關節痺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扑損傷。
[0018]茉莉花,辛、甘,溫。化溼和中,理氣解鬱。用於脾胃溼濁不化,少食脘悶,腹瀉或下痢腹痛。
[0019]金銀花,性寒,味甘,歸肺、心、胃經,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主治脹滿下疾、溫病發熱,熱毒癰瘍和腫瘤等症。
[0020]杭菊花,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0021]炒香附,辛,微苦,甘,平,歸肝、三焦經,理氣解鬱;調經止痛;安胎。主脅肋脹痛;乳房脹育;疝氣疼痛;月經不調;脘腹痞滿疼痛;噯氣吞酸,嘔惡;經行腹痛;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0022]葵花盤,味甘,性寒,歸肝經,清熱、平肝、止痛、止血,主高血壓;頭痛;頭暈;耳鳴;脘腹痛;痛經;子宮出血;瘡疹。
[0023]白茅根,甘、寒,歸肺、胃、小腸經,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肺熱喘急,胃熱噦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腫,黃疸。
[0024]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用本發明的中藥製劑治療產後惡露不盡患者206例,15天共治癒188例,有效18例,治癒率91%,有效率9%,總有效率100%,療程最短者服藥4天即愈,見效快,治癒率高,無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描述,但是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凡是不背離本發明構思的改變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0026]實施例1
[0027]治療產後惡露不盡的中藥製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珍珠母10g,歸尾30g,石打穿20g,炒五靈脂35g,三七粉20g,蒲黃10g,川牛膝25g,茉莉花30g,金銀花50g,杭菊花IOg,炒香附60g,葵花盤I個,白茅根40g。
[0028]實施例2
[0029]治療產後惡露不盡的中藥製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珍珠母30g,歸尾40g,石打穿30g,炒五靈脂25g,三七粉30g,蒲黃25g,川牛膝15g,茉莉花30g,金銀花30g,杭菊花30g,炒香附40g,葵花盤4個,白茅根25g。
[0030]實施例3
[0031]治療產後惡露不盡的中藥製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珍珠母40g,歸尾15g,石打穿10g,炒五靈脂35g,三七粉10g,蒲黃35g,川牛膝10g,茉莉花20g,金銀花20g,杭菊花40g,炒香附10g,葵花盤3個,白茅根55g。
[0032]實施例4
[0033]治療產後惡露不盡的中藥製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珍珠母20g,歸尾60g,石打穿50g,炒五靈脂10g,三七粉30g,蒲黃30g,川牛膝35g,茉莉花10g,金銀花IOg,杭菊花20g,炒香附20g,葵花盤5個,白茅根10g。
[0034]方中,珍珠母平 肝,潛陽,定驚,止血;歸尾補血,活血,調經;石打穿活血化瘀,清熱利溼,散結消腫;炒五靈脂散瘀止血;三七粉味苦回甜,去瘀生新;蒲黃止血祛瘀;川牛膝祛風利溼,活血通經;茉莉花、金銀花、杭菊花清熱解毒,理氣解鬱;炒香附理氣解鬱,調經止痛;葵花盤清熱平肝,止痛止血;白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尿。
[0035]用本發明的中藥製劑治療產後惡露不盡患者206例,年齡最小23歲,最大38歲,其中順產138例,剖腹產68例,病程最長122天,最短33天。
[0036]療效判斷標準:
[0037]治癒:陰道出血停止,症狀消失。
[0038]有效:陰道出血減少,症狀減輕。
[0039]未愈:症狀無改善。
[0040]治療方法:將本發明的中藥製劑水煎服,每日I劑,一日2次,早、晚分服。
[0041]治療結果統計:
[0042]服藥15天共治癒188例,有效18例,治癒率91 %,有效率9 %,總有效率100%。療程最短者服藥4天即愈。
[0043]典型病例I
[0044]張某某,女,25歲,2個月之前順產I男嬰,但陰道一直斷斷續續地流血,色深紅,粘稠有血塊,心煩,唇乾,口渴,觀其舌質紅,苔黃。脈數。用此方加減治療5天,症狀大輕,守方繼服5劑,諸證悉除。
[0045]典型病例2
[0046]伊某,女,34歲,產後27天惡露淋漓不斷,色淡紅,質稠粘,氣臭移,口燥咽幹,舌紅,苔少,脈細數無力。服用本發明中藥製劑3天後,口燥咽幹症狀明顯緩解;繼服3天惡露停止,諸症悉除而愈。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產後惡露不盡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珍珠母10-40g,歸尾15-60g,石打穿10-50g,炒五靈脂10_35g,三七粉10_30g,蒲黃10-35g,川牛膝10-35g,茉莉花10-30g,金銀花10_50g,杭菊花10_40g,炒香附10_60g,葵花盤1-5個,白茅根10_55g。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產後惡露不盡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珍珠母30g,歸尾40 g,石打穿30g,炒五靈脂25g,三七粉30g,蒲黃25g,川牛膝15g,茉莉花30g,金銀花30g,杭菊花30g,炒香附40g,葵花盤4個,白茅根25g。
【文檔編號】A61P7/04GK103933404SQ201410191551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8日
【發明者】陳豔 申請人:陳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