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膠紅酵母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08:29:21 6
一種膠紅酵母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膠紅酵母,它是由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的保藏號:CCTCCNO:M2014255的膠紅酵母WD-B5(Rhodotorula?mucilaginosaWD-B5)。本發明還公開了利用前述膠紅酵母將苯乙酮轉化為(S)-苯乙醇的方法。本發明保藏號為CCTCC?M2014255的膠紅酵母WD-B5(Rhodotorula?mucilaginosaWD-B5)可以高效地將苯乙酮轉化為(S)-苯乙醇,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缺陷,具有良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專利說明】一種膠紅酵母及其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株膠紅酵母及其應用,屬於發酵領域。
【背景技術】
[0002](S)-苯乙醇及其衍生物是合成多種手性藥物如(S)-氟西汀、(S)-異丙腎上腺素等的重要中間體。為獲得光學活性純苯乙醇,應用最廣的是化學催化不對稱合成法,但是其存在反應條件劇烈,環境不友好的缺陷。近年來,生物催化法因反應條件溫和、產物立體選擇性高、對環境友好等優點成為獲得光學活性產物的另一種有效途徑。目前,生物催化法製備手性芳香酮的相關報導較多,但仍然無法實現工業化生產,主要原因是生產菌株催化活性不穩定、產物積累量不高及立體選擇性較差。
[0003]朱冬眉等,「膠紅酵母催化苯乙酮的不對稱還原吸附樹脂的促進作用」,《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中,報導了採用膠紅酵母可以將苯乙酮轉化為(S)-苯乙醇,產物純度達99.0%,但是,轉化率低,最高僅能達到75.5%。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的膠紅酵母及其在將苯乙酮轉化為(S)-苯乙醇中的應用。
[0005]本發明膠紅酵母,它是由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的保藏號:CCTCCN0:M2014255 的膠紅酵母 WD-B5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WD_B5)。
[0006]本發明膠紅酵母WD-B5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WD_B5),於 2014 年 6 月 13日保藏在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CCTCC),其地址為:中國.武漢.武漢大學,保藏號為CCTCC M 2014255。
[0007]本發明將苯乙酮轉化為(S)-苯乙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8](I)取 CCTCCN0:M 2014255 的膠紅酵母 WD-B5 (RhodotorulamucilaginosaffD-B5),加水至菌體細胞的濃度達到0.2~0.3g/ml,調pH為6.8~7.2,加葡萄糖至濃度為I~3% (w/v);
[0009](2)加入底物苯乙酮至濃度為40~60mmol/L,在溫度25~35°C的條件下反應至少24h,即可。
[0010]步驟(1)中,所述菌體細胞的濃度為0.25g/ml。
[0011]步驟(1)中,調節pH為7.0。
[0012]步驟(1)中,所述葡萄糖的濃度為2% (w/v)。
[0013]步驟(2)中,所述底物苯乙醇的濃度為50mmol/L。優選地,所述底物苯乙醇分兩次添加,第一次添加的時間為反應Oh時,添加的量為每IL溶液25mmol,第二次添加的時間為反應後第12h,添加的量為每IL溶液25mmol。
[0014]步驟(2)中,所述反應溫度為30°C。
[0015]步驟(2)中,所述反應的時間為36h。
[0016]步驟⑵中,在添加底物苯乙酮時,同時添加助溶劑乙醇至濃度為I~3% (v/v)。優選地,所述乙醇濃度為2% (v/v) 0
[0017]採用本發明膠紅酵母在本發明轉化條件下,能夠高效地將苯乙酮轉化成(S)-苯乙醇,轉化率高達99%,轉化獲得的產物純度(產物e.e.值)大於99%,工業應用前景良好。
[0018]顯然,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內容,按照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在不脫離本發明上述基本技術思想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其它多種形式的修改、替換或變更。
[0019]以下通過實施例形式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再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範圍僅限於以下的實例。凡基於本發明上述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於本發明的範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基於26S rDNA D1/D2區域序列構建的系統發育樹【具體實施方式】
[0021]實施例1本發明膠紅酵母WD-B5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WD_B5)的鑑定特徵
[0022]1、鑑定方法
[0023]將5份微生物土壤及汙水樣品中分離得到的本發明菌株WD-B5,進行如下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鑑定。
[0024](I)生理生化特徵
[0025]利用顯微鏡及肉眼觀察細胞及固體平板上的菌落形態,並根據《酵母菌的特徵與鑑定手冊》所列的酵母菌種鑑定方法進行生化特徵分析。
[0026](2)分子生物學鑑定
[0027]利用PCR技術,獲得了酵母WD-B5的26SrDNA D1/D2區域基因的部分片斷,利用BLAST軟體將該序列與GenBank中收錄的DNA序列進行比對,並與相關菌種構建進化樹,初步鑑定菌株WD-B5的種屬。
[0028]2、鑑定結果
[0029](I)菌落特徵和生理生化特徵
[0030]菌落特徵:粉紅色、圓形、有光澤、邊緣整齊、不透明、質地均勻、表面光滑、溼潤。藉助高倍螢光顯微鏡觀察菌株WD-B5的革蘭氏染色為陽性,未見菌絲體,細胞呈卵圓形。
[0031]生理生化特性見表1:
[0032]表1菌株WD-B5的生理生化特性
[0033]
【權利要求】
1.一種膠紅酵母,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的保藏號:CCTCCNO:M2014255 的膠紅酵母 WD-B5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WD-B5)。
2.一種將苯乙酮轉化為(S)-苯乙醇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1)取CCTCC NO:M2014255 的膠紅酵母 WD-B5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WD-B5),加水至菌體細胞的濃度達到0.2~0.3g/ml,調pH為6.8~7.2,加葡萄糖至濃度為I~3%(w/v); (2)在步驟(1)的溶液中加入底物苯乙酮至濃度為40~60mmol/L,在溫度25~35°C的條件下反應至少24h,即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1)中,所述菌體細胞的濃度為0.25g/ml。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1)中,調節pH為7.0。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⑴中,所述葡萄糖的濃度為2%(w/V)。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中,所述底物苯乙醇的濃度為SOmmoI /I,η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中,所述底物苯乙醇分兩次添加,第一次添加的時間為反應Oh時,添加的量為每IL溶液25mmol,第二次添加的時間為反應後第12h,添加的量為每IL溶液25mmol。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步驟(2)中,所述反應的溫度為30°C ; 步驟(2)中,所述反應的時間為36h。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中,在添加底物苯乙酮時,同時添加乙醇至濃度為I~3% (v/v) ο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乙醇濃度為2%(v/v) 0
【文檔編號】C12N1/16GK104178432SQ201410387866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8日
【發明者】王丹, 楊志榮 申請人:成都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