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偽瓶外蓋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15:21:01
專利名稱:防偽瓶外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防偽功能的瓶口外蓋。
在高級酒類、醬油、醋、貴重農藥等各種液體產品市場上,為了防止不法之徒利用使用完畢的瓶子灌注假冒產品後以與原裝產品完全相同的外觀重新推向市場,人們往往將瓶口塞上瓶塞後,再加裝一個防偽外蓋。其中一種防偽外蓋由蓋主體和與蓋主體以細筋結構相連接的防偽護圈組成,這種防偽護圈為一簡單的環狀結構,其內徑較蓋主體壁的內徑小,將這種外蓋用力壓到瓶口上後,所述防偽護圈就落入瓶頸處的環形槽中,人們要倒出瓶中的液體,必須先扭開外蓋,而扭動外蓋時連接蓋主體與護圈的細筋會斷開,外蓋再也不能復原,這樣就起到了防偽作用。但,由於現有這類防偽外蓋的護圈結構過於簡單,缺乏適當的退讓性,帶來如下弊病,若護圈內徑稍小,外蓋就不容易壓到瓶口上;若護圈內徑過大,外蓋又容易脫出,起不到防偽作用。正因為如此,對外蓋採用的材料的剛性和彈性也就非常苛刻。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偽瓶外蓋,其護圈既有良好的退讓性,從而便於封裝於瓶口,又具有可靠的防脫出特點,防偽功能特佳。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偽瓶外蓋,包括蓋主體和防偽護圈;所述蓋主體是一個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的圓筒狀結構;所述防偽護圈位於蓋主體的下端,並通過若干細筋與蓋主體的下端相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防偽護圈的下端設有若干指向內側的倒刺。
如上所述的防偽瓶外蓋,由於在其防偽護圈的下端設有若干指向內側的倒刺,護圈壁的內徑就可適當加大,由於倒刺與護圈壁之間有一定的退讓空間,加之各倒刺是間隔設置的,將外蓋壓向瓶口時,倒刺貼向護圈壁,退讓性好,外蓋很易壓下。而當護圈被壓入到瓶頸處的環形槽中後,倒刺伸展開來,可阻止護圈脫出,從而又具有良好的防偽性。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防偽瓶外蓋的第一實施例的縱截面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防偽瓶外蓋的第二實施例的縱截面圖。
圖1和圖2所示的兩個實施例防偽瓶外蓋,均包括蓋主體1和防偽護圈2;所述蓋主體1是一個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的圓筒狀結構;所述防偽護圈2位於蓋主體1的下端,並通過若干細筋3與蓋主體1的下端相連接;所述防偽護圈2的下端設有若干指向內側的倒刺4。
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的區別在於,前者的倒刺4設計得與防偽護圈2的壁呈銳角;後者的倒刺4設計得與防偽護圈2的壁呈直角。倒刺4的形狀可以為矩形、梯形、三角形或者其它合適形狀。
本實用新型防偽瓶外蓋,還可在蓋主體1的側壁上段設有內螺紋5,這樣可使用外蓋與瓶口聯接得更穩定。
權利要求1.一種防偽瓶外蓋,包括蓋主體(1)和防偽護圈(2);所述蓋主體(1)是一個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的圓筒狀結構;所述防偽護圈(2)位於蓋主體(1)的下端,並通過若干細筋(3)與蓋主體(1)的下端相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防偽護圈(2)的下端設有若干指向內側的倒刺(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偽瓶外蓋,其特徵在於所述倒刺(4)與所述防偽護圈(2)的壁呈銳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偽瓶外蓋,其特徵在於所述倒刺(4)與所述防偽護圈(2)的壁呈直角。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偽瓶外蓋,其特徵在於所述蓋主體(1)側壁上段設有內螺紋(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偽瓶外蓋,包括蓋主體和防偽護圈;所述蓋主體是一個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的圓筒狀結構;所述防偽護圈位於蓋主體的下端,並通過若干細筋與蓋主體的下端相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防偽護圈的下端設有若干指向內側的倒刺。這種防偽瓶外蓋,其護圈既有良好的退讓性,從而便於封裝於瓶口,又具有可靠的防脫出特點,防偽功能特佳。
文檔編號B65D41/00GK2288926SQ96237578
公開日1998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1996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1996年10月8日
發明者王海鷹, 曹煥甫 申請人:王海鷹, 曹煥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