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瞳驗光要注意什麼(驗光散瞳是什麼梗)
2023-06-09 04:42:55 2
同事小隋家的兒子才上三年級,已經出現了近視的症狀。坐在第三排的他,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平日看電視也總是使勁眯著眼。為了避免視力進一步惡化,小隋趁著暑假給兒子去配了一副眼鏡,沒想到到了眼科醫院,醫生卻要給孩子滴上眼藥水,讓瞳孔「被動」散開,然後再驗光。從沒有配過眼鏡的小隋,當即就不幹了:配個近視鏡哪有這麼麻煩,測測視力就要弄什麼散瞳,萬一傷了眼睛誰負責?
「散瞳」是啥意思?其實說起散瞳,很多帶孩子配過眼鏡的都比較了解。這是針對16歲以下的孩子,專門設置的驗光前「準備項目」。醫生將某些藥物滴入孩子眼中,讓睫狀肌被「麻痺」,從而讓眼部肌肉徹底放鬆、暫時失去自我調節能力,然後再進行驗光。
之所以設立這個項目,目的就是幫助孩子精準的確定近視的度數。因為普通的驗光很難讓孩子睫狀肌放鬆,而多數孩子眼部具備非常強的調節作用,會對近視度數產生「假性」影響,以至於出現近視度數檢測不準的後果。而這種錯誤的「視力矯正」,對於眼部肌肉處於發育過程中的孩子來說,會加重孩子的近視程度。
散瞳會「傷害眼睛」嗎?答案:不會。
因為是通過藥物使睫狀肌調控能力喪失,所以有些家長覺得這種「人為」對孩子眼部的控制,會破壞眼睛各個「零件」的正常工作。實際上滴上散瞳藥水,並不會損害眼部的「零件」,只是讓這些「零件」暫時休息。根據使用藥物的不同,睫狀肌放鬆的時間從幾小時到十幾天不等,在這期間,應避免孩子看近處的東西、不過度使用眼睛,這種操作就不會損傷眼睛。
1、孩子<12歲:有些孩子沒有注意保護視力,或者父母高度近視導致遺傳導致需要驗光確定近視情況時,醫生都會為孩子進行「散瞳」處理,這樣測出的視力誤差很小,對孩子的眼部視力調整效果也最好。所以如果醫生建議孩子散瞳,父母一定要積極地配合。
2、假性近視:孩子出現看不清東西的前期,多數為假性近視,是有機會恢復到正常視力的。所以眼科大夫都會採用這種處理,看孩子視力經過散瞳修復能否得到恢復。一些近視情況不明顯的孩子,可能經過藥水調節,能讓視力恢復到正常狀態。
3、首次配鏡:對於大於12歲的孩子和成人,首次驗光配鏡時,最好也要散瞳,這樣能更好的的保證驗光精準。另外,若孩子出現度數比較高、上升得比較厲害、或者散光、近視合併等情況時,最好也先散瞳處理。
由於學習時間比較長、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用眼不懂節制或者坐姿不正確,都會讓正在發育過程中的孩子眼睛出現「危機」。作為家長,平日除了要經常帶娃檢查視力,還要多督促孩子注意保護眼睛,一旦出現近視的症狀,家長需儘早帶孩子去相關機構檢查確診。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