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生產中糖化液的ph值調節方法
2023-06-08 20:15:21 3
專利名稱:葡萄糖生產中糖化液的ph值調節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玉米深加工綜合利用領域,涉及葡萄糖的生產方法,具體地說是葡萄糖生產中糖化液的PH值調節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產品資源豐富,主要農產品的總產量、商品量均居世界前列,因此農產品深加工是大有發展前途的產業。
玉米是人類種植的最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約佔世界糧食作物總產量的四分之一。玉米也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品種,總產量僅次於稻穀和小麥,居世界第二位。其綜合加工更是急待開發的經濟領域。
玉米具有快熟,高產、種植地區廣、籽粒含澱粉量高、副產物品種多、價值高、易於運輸和儲存、可全年加工生產等優點。因此,世界各國對玉米深加工都十分重視,西方國家50%以上的玉米用於生產綜合加工產品,品種有4000餘個。
玉米澱粉綜合加工第一步是製成玉米澱粉後澱粉乳,玉米澱粉經一定的加工工藝處理後,可廣泛應用於食品、造紙、紡織、醫藥、化工行業及其相關產業,如飲料業、糖果糕點業、奶業、肉類加工、調味品、營養小食品、功能性保健食品、酶製劑、各類添加劑、釀造業以及建築塗料、地礦、石油化工等,用途極為廣泛,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澱粉是碳水化合物多糖,是由眾多葡萄糖單元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隨其水解深度的不同可生成葡萄糖,麥芽糊精、低聚糖,果葡糖漿等多種產品,而結晶葡萄糖是當前用途最廣,發展最快的澱粉糖之一。
葡萄糖是由玉米澱粉乳加入α-澱粉酶調漿,經兩次噴射液化後,送入糖化工序,加入糖化酶,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糖化反應,轉化生成葡萄糖,其後經提純,結晶,乾燥等處理製得各類商品葡萄糖。
糖化是葡萄糖生產的重要步驟之一,它直接影響著轉化率和產品品質。通常糖化反應是在糖化酶的存在和作用下完成,因而選擇糖化酶較適宜的反應條件,有利於提高葡萄糖的收率和質量。由於糖化酶要求的底物最適宜的PH值範圍為4.2~4.4之間,而液化工序產出的液化液的PH值在5.5左右,所以在糖化過程中,需要向反應物料中加入一定量酸調節PH,使其適應糖化酶對底物PH的要求。常規操作是向物料中加入鹽酸,直至PH達到要求範圍,這種方式即便當又便宜,但實踐中觀察發現,由於加入鹽酸後,糖化液內氯根會增高,過多的氯根對不鏽鋼設備材質產生嚴重的腐蝕,引起不鏽鋼糖化罐體的腐蝕損壞,嚴重時甚至引起罐體穿孔。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在糖化液中PH值調節時,所帶入的氯根對罐體造成腐蝕的缺點,本發明人提出了選擇更換PH調節劑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所述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葡萄糖生產中糖化液PH的調節方法它選用硫酸代替鹽酸作為糖化液的物料PH調節劑,將糖化液物料的PH調節至4.2~4.4的範圍之內。
使用硫酸調節PH與使用鹽酸同樣方便可行,成本也基本相同,其主要優點是根除了氯根對不鏽鋼設備的腐蝕所帶來的潛在危險,由於硫酸是二價酸,帶入物料中的硫酸根比氯根約少一半,濃度也很低,不會對後續反應和加工過程及產品質量帶來影響。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所述糖化液PH調節方法與公知技術相比,除所選用的PH調節劑不同外,其濃度,操作方式,後續反應工藝條件控制,均可參照公知技術完成,不需作任何改動。此處不再舉例詳述。
權利要求
1.葡萄糖生產中糖化液的PH值調節方法,其特徵是它選用硫酸代替鹽酸作為糖化液物料的PH調節劑,將糖化液物料的PH調節至4.2~4.4的範圍之內。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葡萄糖生產中糖化液的PH值調節方法,其特徵是它選用硫酸代替鹽酸作為糖化液物料的PH調節劑,將糖化液物料的PH調節至4.2~4.4的範圍之內。主要優點是根除了氯根對不鏽鋼設備的腐蝕所帶來的潛在危險,不會對後續反應加工過程及產品質量帶來影響。
文檔編號C13K1/00GK1880485SQ20051004382
公開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13日
發明者王勇, 王亮, 王巖, 王濤 申請人:山東西王糖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