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20:47:06 1
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臨床醫學之神經系統診治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CT和MR影像中腦部疾病診治的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其特徵在於:該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主要辦由有機玻璃製成的圓環形頭箍、半圓形軌道、定位滑塊等構成;定位滑塊可在半圓形軌道上自由滑動,為腦部疾病穿刺活檢、腦出血導管引流等腦部14^疾病診斷和治療提供多角度、多方位的定位,頭箍上標定物凹槽,用來放置CT或MR檢查標定物,作為CT或MR影像中的標定點,為CT和MR影像的配準中變換係數的求取提供簡單、準確、快捷的方法,該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材料為有機玻璃,避免了傳統定位儀價格昂貴的缺點。本實用新型具有定位靈活、適應性強、CT和MR通用、利於圖3像配準、診治兼顧於一體、價格相對低廉等優點。
【專利說明】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臨床醫學之神經系統診治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CT和MR影像中腦部疾病診治的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
【背景技術】
[0002]腦部疾病如腫瘤鑑別診斷、腦膿腫和腦出血引流等都需要藉助影像學檢查和定位。傳統的定位儀通常只在治療過程中起定位作用;MR和CT需要有不同的定位儀,如此一來,實際工作中給CT和MR影像的配準和融合帶來困難;此外,傳統定位儀比較固定,靈活性差,無法在掃描過程中根據影像情況作出及時調整;最後,傳統定位儀價格(國外產品)相對較為昂貴。
【發明內容】
[0003]發明目的: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CT和MR影像中腦部疾病診治的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CT和MR通用的定位儀,為在CT或者MR影像引導下的腦部疾病穿刺活檢診斷技術提供多角度靈活定位和圖像分析平臺;SCT或者MR影像引導下的腦出血或膿腫導管引流等腦部疾病治療提供多角度靈活定位和影像評估及監測;為腦部CT圖像和腦部MR圖像分析(配準和減影及腫瘤治療評估)提供空間標定點,利於圖像分析和評估。使定位、圖像匹配和活檢及介入治療診治技術的圖像顯示和評估系統融為一個平臺和坐標系內,達到診斷和治療同步進行。
[0005]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施的:
[0006]一種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用於CT和MR影像中腦部疾病診治,其特徵在於:該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主要由有機玻璃製成的頭箍、半圓形軌道構成;頭箍為圓環形結構,標定物凹槽、固定螺釘與螺孔設置於頭箍上;半圓形軌道由兩條平行的半圓形有機玻璃軌構成,兩條有機玻璃軌之間距尚為5釐米,有機玻璃軌上有軌道槽,軌道槽的橫斷面為矩形;半圓形軌道為兩條,且兩條半圓形軌道的兩端與頭箍緊密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兩條半圓形軌道相互垂直交叉,交叉處設有軌道固定塊,軌道固定塊與頭箍之間的每段軌道上分別設有定位滑塊,定位滑塊由滑塊本體、導入孔、滑塊腿構成;滑塊本體為長方體,導入孔貫穿滑塊本體。
[0007]由有機玻璃製成的頭箍內徑為20釐米;環厚為I釐米,環高為3釐米;同時,以頭箍與半圓形軌道一個連接處的位置為0°基點,標定物凹槽分別設置於頭箍上的0°基點、120。、240。處,固定螺釘與螺孔分別設置於頭箍上60°、180。、300。處。
[0008]軌道槽的橫斷面為矩形,中空,高度和深度為0.5釐米;滑塊本體寬度為5釐米,與兩條有機玻璃軌之間的間距相同。
[0009]貫穿滑塊本體的導入孔為圓形,直徑為2釐米;滑塊腿為長方體,長度、寬度、厚度均為0.5釐米,插入在軌道槽中。
[0010]標定物凹槽為圓形凹槽,深度為0.5釐米,直徑0.5釐米。
[0011]螺孔貫穿頭箍,直徑I釐米,與固定螺釘採用螺釘連接。
[0012]軌道固定塊與頭箍之間的每段軌道上可設多個定位滑塊。
[0013]優點和效果:
[0014]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能夠同時滿足CT和MR的需要,解決了傳統定位儀分開處理CT和MR定位的問題,一方面能夠為醫院節省資源,為患者節省花費;另一方面,為腦部CT圖像和腦部MR圖像配準提供標定點,為實現腦部CT和MR圖像的配準提供了基礎,對於腦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並且,本實用新型中,四個滑塊均可沿軌道自由滑動,為在CT或者MR影像引導下的腦部腫瘤穿刺活檢等腦部疾病診治提供多角度靈活定位;為CT或者MR影像引導下的腦出血或膿腫導管引流等腦部疾病診治提供多角度靈活定位。此外,本實用新型所用材料為有機玻璃,成本不高,解決了傳統定位儀昂貴的問題。總之,本實用新型對於CT和MR通用,且對於腦部疾病診治中的定位靈活方便,價格相對低廉。
[0015]【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立體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俯視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前後軌道及定位滑塊局部放大示意圖。
[0019]圖中標註:1.頭箍、2.半圓形軌道、4.第一定位滑塊、5.第二定位滑塊、6.第三定位滑塊、7.第四定位滑塊、8.標定物凹槽、11.軌道固定塊、12.固定螺釘、13.第一螺孔、15.第二螺孔、17.第三螺孔、2-1.有機玻璃軌、2-2.有機玻璃軌、2-3.軌道槽、4-1.滑塊本體、4-2.導入孔、4-3.滑塊腿。
[0020]【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22]該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材料為有機玻璃,適用於CT和MR掃描定位和其引導下介入治療。
[0023]在掃描前,將頭箍戴在待檢查患者頭部,使第一螺孔13位於後腦枕部,則第二螺孔15和第三螺孔17將大致位於人耳上方顳部;將螺釘旋入,緊緊抵住患者頭部,以便固定,必要時可進一步旋入,使其進入皮下組織內(局麻條件下)。由於第一螺孔13位於後枕部,第二螺孔15、第三螺孔17位於人耳上方顳部,均非面部位置,避免了患者反感檢查帶來疤痕的情況,見圖1。在標定物凹槽中放入CT或者MR掃描的標定物。掃描結束後,所得影像中有由於標定物存在而出現了標定點。利用標定點計算CT影像和MR影像中坐標的變換係數即可實現CT影像和MR影像的配準和圖像分析,計算簡單,耗時短,極大提高圖像(CT或MR)配準精確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配準的效率,另一方面為醫生診斷提供更為有用的影像學資料,利於圖像隨訪和評估及分析。
[0024]對於穿刺活檢等診斷過程,在MR或者CT影像下,由醫生判定穿刺點;由於四個定位滑塊4、5、6、7可以在前後半圓形軌道2上自由滑動,見圖2、圖3。因此,可以方便地移動定位滑塊到指定穿刺點。移動定位滑塊到指定位置後,將其固定在該位置,把穿刺針由導入孔(顱骨鑽孔後)插入並固定,即可進行穿刺,這樣保證了穿刺位置的穩定性和準確性,避免了對患者腦組織的非正常的損傷或因為定位不精確或影像監測不及時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0025]對於利用導管抽出腦出血或腦膿腫中等相關腦部治療操作,在MR或者CT影像下,由醫生判定插入導管的位置,滑動定位滑塊4或5或6或7到指定位置,將其固定。根據圖像(CT或MR)定位後,利用顱骨鑽頭鑽孔,經由定位滑塊上的導入孔穿透腦組織;導管或穿刺針再經由導入孔插入,進入腦部,實現引流或藥物導入。一方面可以靈活地選用最佳位置,只需滑動滑塊即可實現定位;另一方面,可以保證所選位置的穩定,避免對患者的不必要損傷。在需要的情況下,本裝置也可在軌道固定塊與頭箍之間的每段軌道上可設多個定位滑塊,以滿足檢查過程的需要。
【權利要求】
1.一種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用於CT和MR影像中腦部疾病診治,其特徵在於:該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主要由有機玻璃製成的頭箍(I)、半圓形軌道(2)構成;頭箍(1)為圓環形結構,標定物凹槽(8)、固定螺釘(12)與螺孔(13)設置於頭箍上;半圓形軌道(2)由兩條平行的半圓形有機玻璃軌(2-1)(2-2)構成,兩條有機玻璃軌之間距離為5釐米,有機玻璃軌(2-1) (2-2)上有軌道槽(2-3),軌道槽(2-3)的橫斷面為矩形;半圓形軌道(2)為兩條,且兩條半圓形軌道(2)的兩端與頭箍緊密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兩條半圓形軌道相互垂直交叉,交叉處設有軌道固定塊(11),軌道固定塊(11)與頭箍(I)之間的每段軌道上分別設有定位滑塊(4),定位滑塊(4)由滑塊本體(4-1)、導入孔(4-2)、滑塊腿(4-3)構成;滑塊本體(4-1)為長方體,導入孔(4-2)貫穿滑塊本體(4-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由有機玻璃製成的頭箍(I)內徑為20釐米;環厚為I釐米,環高為I釐米;同時,以頭箍(I)與半圓形軌道(2)—個連接處的位置為0°基點,標定物凹槽(8)分別設置於頭箍(I)上的0°基點、120。、240。處,固定螺釘(12)與螺孔(13)分別設置於頭箍(I)上60°、180。、300。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軌道槽(2-3)的橫斷面為矩形,中空,高度和深度為0.5釐米;滑塊本體(4-1)寬度為5釐米,與兩條有機玻璃軌(2-1) (2-2)之間的間距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貫穿滑塊本體(4-1)的導入孔(4-2)為圓形,直徑為I釐米;滑塊腿(4-3)為長方體,長度、寬度、厚度均為0.5釐米,插入在軌道槽(2-3)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其特徵在於:標定物凹槽(8)為圓形凹槽,深度為0.5釐米,直徑0.5釐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其特徵在於:螺孔(13)貫穿頭箍,直徑I釐米,與固定螺釘(12)採用螺釘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頭部多功能影像診治定位儀,其特徵在於:軌道固定塊(11)與頭箍(I)之間的每段軌道上可設多個定位滑塊(4)。
【文檔編號】A61B5/055GK204016481SQ201420419986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9日
【發明者】段陽, 楊本強, 侯曉文, 康雁, 段勁鋒 申請人: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