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原位根毛觀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8:31: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根系觀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原位根毛觀測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室內微根系研究手段採用瓊脂或溼潤濾紙,或普通培養缽培育方法。對獲取的根毛進行一定的前處理,之後採用電子顯微鏡進行觀測。在使用電子顯微鏡觀測過程中,需要使用戊二醛、甲醛或四氯化鋨對根系樣品進行脫水和固定,操作中則會導致根毛形狀和方向發生改變。前處理時多需要進行根系衝洗,會造成部分微根系丟失。同時耗費大量時間,導致效率低和誤差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觀測植物根系時誤差大、效率低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原位根毛觀測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原位根毛觀測裝置,包括用於培養待觀測植物的培養缽,所述培養缽為透明長方體形,其側壁設置把手,所述培養缽的底部開設排水孔,所述培養缽的外壁設置一對豎直向的滑槽,所述滑槽為T型槽,其內腔滾動設有一對滾輪,所述滾輪上的安裝座延伸至滑槽的外部並連接在支架的外壁,所述支架的外壁遠離滾輪的一側水平設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端面垂直設有卡槽,所述卡槽中插接有掃描儀,所述掃描儀的輸出端通過信號線與電腦連接。
優選的,培養缽的上端開口處外壁設置有用於掛接遮光簾的掛鈎。
優選的,所述培養缽的外壁位於滑槽正上方處安裝有電機和導向輪,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繞接牽引繩,所述牽引繩繞接在導向輪上,所述牽引繩遠離電機的一端與放置板的側壁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原位根毛觀測裝置,有益效果在於:通過設置透明式培養缽和掃描儀,在對植物的根系進行觀測時可使用掃描儀對植物根系進行掃描,而無需使用電子顯微鏡觀測,簡化了觀測流程,而且在觀測時無需對植物根系進行脫水處理,保留了原狀根系,具有對生長觸及培養缽壁的根毛進行生長動態(發育)觀測的特點,觀測效率高、精準度高的優點,同時在進行掃描根系時只需驅動電機即可時掃描儀在培養缽,無需人工拿取掃描儀進行掃描,保證了掃描儀在掃描時不會發生晃動,進一步的提升了該裝置的觀測精準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原位根毛觀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原位根毛觀測裝置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原位根毛觀測裝置的支架處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培養缽、2掃描儀、3電腦、4電機、5滑槽、6牽引繩、7支架、8放置板、9卡槽、10排水孔、11導向輪、12把手、13滾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3,一種原位根毛觀測裝置,包括用於培養待觀測植物的培養缽1,培養缽1為透明長方體形,其側壁設置把手12,培養缽1的底部開設排水孔10,培養缽1的外壁設置一對豎直向的滑槽5,滑槽5為T型槽,其內腔滾動設有一對滾輪13,滾輪13上的安裝座延伸至滑槽5的外部並連接在支架7的外壁,支架7的外壁遠離滾輪13的一側水平設置有放置板8,放置板8的上端面垂直設有卡槽9,卡槽9中插接有掃描儀2,所述的掃描儀2可更換為更高解析度的類型,掃描儀2的輸出端通過信號線與電腦3連接。
培養缽1的上端開口處外壁設置有用於掛接遮光簾的掛鈎,培養缽1的外壁位於滑槽5正上方處安裝有電機4和導向輪11,電機4的輸出軸上繞接牽引繩6,牽引繩6繞接在導向輪11上,牽引繩6遠離電機4的一端與放置板8的側壁連接,通過設置電機4和牽引繩6對掃描儀2進行牽引,無需人工移動掃描儀2,使得掃描儀2在掃描植物根系時更加平穩,從而達到提升該裝置的觀測精準度的目的。
工作原理:掃描儀2對生長在培養缽1中的植物根系進行觀測,掃描的數據經信號線傳輸至電腦3,然後通過電腦3分析獲得微根系構型信息,完成植物根毛的無損傷觀測。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