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於回收的容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23:04:50 1
專利名稱:便於回收的容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於回收的容器。
背景技術:
各種容器,尤其是飲料容器的回收利用可以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由於空飲料容器本身所佔空間很大,不利於回收時的貯存。在回收前往往需要先將其進行壓縮,以便於回收。而目前人們主要是通過使用一些工具將飲料容器進行擠壓,使其所佔地體積減小,例如使用廢品壓縮機等等。這些工具體積較大,成本高,只能在商業場合使用。對於家庭使用, 急需一種在使用後可以大大減小其體積的容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於回收的容器,在回收時不藉助外界工具便可方便地縮小其佔空間體積,便於回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於回收的容器,所述容器上設置有可便於將容器拆分成至少兩個主體部分的分離部,分離部在未拆分前連接保持各主體部分構成整體容
ο以下是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解釋所述分離部位於容器的縱向中剖位置。所述分離部位於容器的橫向中剖位置。所述分離部為容器上壁厚薄於主體部分的薄壁部。所述分離部為容器上設置的預壓印線。所述分離部為與構成容器的主體部分材料不同的異種材料部,異種材料部與多個主體部分進行結合構成容器整體。所述分離部內還設置有便於分離部與構成容器的多個主體部分進行分離的預埋拆分線[0012]所述分離部還連接有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所述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為把手、線頭或拉環。所述容器為塑料瓶或易拉罐。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的便於回收的容器,可基於其自身的結構特點, 在回收時不藉助外界工具,便可方便地縮小其佔空間體積,以便於回收。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3[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五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六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01塑料瓶體;102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103分離部;201塑料瓶體;202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203分離部;301塑料瓶體;302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303分離部;304 金屬線;401塑料瓶體;402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403分離部;404異種材料部;501易拉罐體;502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503分離部;601易拉罐體,602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603分罔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如
圖1所示,塑料瓶體101上設置有可便於將塑料瓶體101拆分成兩個主體部分的分離部103。分離部103位於塑料瓶體101的縱向中剖位置。分離部103為塑料瓶體101上壁厚薄於主體部分的薄壁部。分離部103還連接有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102。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102為把手、線頭或拉環等裝置,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102與分離部103的某一段牢固連接起來。當用力撕扯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102 時,塑料瓶體101依分離部103裂開,使得塑料瓶體101便能夠被拆分成兩個部分。回收者將其中一部分瓶身旋轉180度,兩部分瓶身即可疊加地放在一起,達到縮小體積的目的。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塑料瓶體201上設置有可便於將塑料瓶體201拆分成兩個主體部分的分離部203。分離部203位於塑料瓶體201的橫向中剖位置。分離部203為塑料瓶體201上設置的兩排預壓印線。分離部203還連接有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202。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202為把手、線頭或拉環等裝置,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202與分離部203的某一段牢固連接起來。當用力撕扯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202時, 塑料瓶體201依分離部203裂開,使得塑料瓶體201便能夠被拆分成兩個部分。回收者將其中一部分瓶身旋轉180度,兩部分瓶身即可疊加地放在一起,達到縮小體積的目的。實施例三如圖3所示,塑料瓶體301上設置有可便於將塑料瓶體301拆分成兩個主體部分的分離部303。分離部303位於塑料瓶體301的縱向中剖位置。分離部303內還設置有便於分離部303與構成塑料瓶體301的各個主體部分進行分離的預埋拆分線。預埋拆分線為金屬線304。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302與金屬線304的某一段牢固連接起來。當用力撕扯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302時,由於金屬線304的作用,上述塑料瓶體301的分離部303被撕裂開,使得上述塑料瓶體301便能夠被拆分成兩個部分。 回收者將其中一部分瓶身旋轉180度,兩部分瓶身即可疊加地放在一起,達到縮小體積的目的。實施例四如圖4所示,塑料瓶體401上設置有可便於將塑料瓶體401拆分成兩個主體部分的分離部403。分離部403位於塑料瓶體401的縱向中剖位置。分離部403為與構成塑料瓶體401的主體部分材料不同的異種材料部404,異種材料部404與多個主體部分進行結合構成塑料瓶體401整體。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402與異種材料部404的某一段牢固連接起來。當用力撕扯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402時,異種材料部404由於受到剪切力作用,而將分離部403撕裂開,上述塑料瓶體401便能夠被拆分成兩個部分。回收者將其中一部分瓶身旋轉180度,兩部分瓶身即可疊加地放在一起,達到縮小體積的目的。實施例五如圖5所示,易拉罐體501上設置有可便於將易拉罐體501拆分成兩個主體部分的分離部503。分離部503位於易拉罐體501的橫向中剖位置。分離部503為易拉罐體501上設置的兩排預壓印線。分離部503還連接有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502。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502為把手、線頭或拉環等裝置,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502與分離部503的某一段牢固連接起來。當用力撕扯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502時, 易拉罐體501依分離部503裂開,使得易拉罐體501便能夠被拆分成兩個部分。回收者將其中一部分罐體旋轉180度,兩部分瓶身即可疊加地放在一起,達到縮小體積的目的。實施例六如圖6所示,易拉罐體601上設置有可便於將易拉罐體601拆分成兩個主體部分的分離部603。分離部603位於易拉罐體601的縱向中剖位置。分離部603為易拉罐體601上設置的兩排預壓印線。分離部603還連接有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602。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602為把手、線頭或拉環等裝置,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602與分離部603的某一段牢固連接起來。當用力撕扯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602時, 易拉罐體601依分離部603裂開,使得易拉罐體601便能夠被拆分成兩個部分。回收者將其中一部分罐體旋轉180度,兩部分瓶身即可疊加地放在一起,達到縮小體積的目的。在實際實施時,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602還可與易拉罐的拉環進行組合或合併。 即,在使用時,易拉罐的拉環按正常使用拉開以便飲用飲料,在喝完後,可將拉環進一步拉開,則易拉罐體601依分離部603裂開,使得易拉罐體601便能夠被拆分成兩個部分。應當指出,對於經充分說明的本實用新型來說,還可具有多種變換及改型的實施方案,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的具體實施例。上述實施例僅僅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說明,而不是限制。總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包括那些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變換或替代以及改型。
權利要求1.一種便於回收的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容器上設置有可便於將容器拆分成至少兩個主體部分的分離部,分離部在未拆分前連接保持各主體部分構成整體容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於回收的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分離部位於容器的縱向中剖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於回收的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分離部位於容器的橫向中剖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便於回收的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分離部為容器上壁厚薄於主體部分的薄壁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便於回收的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分離部為容器上設置的預壓印線。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便於回收的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分離部為與構成容器的主體部分材料不同的異種材料部,異種材料部與多個主體部分進行結合構成容器整體。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便於回收的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分離部內還設置有便於分離部與構成容器的多個主體部分進行分離的預埋拆分線。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於回收的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分離部還連接有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便於回收的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為把手、線頭或拉環。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於回收的容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容器為塑料瓶或易拉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於回收的容器,所述容器上設置有可便於將容器拆分成至少兩個主體部分的分離部,分離部在未拆分前連接保持各主體部分構成整體容器。所述分離部位於容器的縱向中剖位置或橫向中剖位置。所述分離部為容器上壁厚薄於主體部分的薄壁部、或為在容器上設置的預壓印線、或為與構成容器的主體部分材料不同的異種材料部。所述分離部還連接有便於施加剪切力裝置。本實用新型在回收時不藉助外界工具便可方便地縮小其佔空間體積,便於回收。
文檔編號B65D23/00GK202063332SQ20112009985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8日
發明者王勇競 申請人:王勇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