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汽車的前組合大燈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1:09:46 1

本發明屬於汽車配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用於汽車的前組合大燈。
背景技術:
汽車前大燈是汽車的一個重要配件,其能起到照明指示作用,在夜晚、霧天或者光線較差的天氣,為駕乘人員指示照明,起到保證車輛正常通行和防止交通事故產生的作用,現有技術中的汽車前大燈包括近光燈和遠光燈,其中,遠光燈產生的光束角度高距離遠,近光燈產生的光束角度地距離近,同時近光燈和遠光燈兩者相互獨立且不能相互切換,導致前大燈的照明效果差。
綜上所述,需要設計一種照明效果好、結構簡單的車用後尾機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照明效果好、提高行車安全性的用於汽車的前組合大燈。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用於汽車的前組合大燈,包括:
車身,其一體成型,在車身上開設有兩凹槽;
前組合大燈,其數量為兩組且兩組前組合大燈分別設置於兩凹槽內,所述前組合大燈包括近光燈和遠光燈,且所述近光燈能切換為遠光燈狀態。
在上述的一種用於汽車的前組合大燈中,所述前組合大燈包括設置於凹槽內的殼體,在殼體上罩設有燈罩且所述燈罩透明,近光燈和遠光燈設置於殼體的中部。
在上述的一種用於汽車的前組合大燈中,所述遠光燈包括第一發光體和第一反光碗,所述第一反光碗固設於殼體上,所述第一發光體設置於第一反光碗上。
在上述的一種用於汽車的前組合大燈中,所述近光燈包括第二發光體和第二反光碗,所述第二反光碗固設於殼體上,所述第二發光體設置於第二反光碗中部。
在上述的一種用於汽車的前組合大燈中,在近光燈上還設置有透鏡,所述透鏡安裝於第二反光碗上,第二發光體產生的光束通過第二反光碗聚光並通過透鏡向外射出燈罩。
在上述的一種用於汽車的前組合大燈中,在透鏡和第二反光碗之間設置有遮光座,在遮光座上設置有遮光片,所述遮光片能沿著遮光座軸向移動並能遮擋部分第二反光碗。
在上述的一種用於汽車的前組合大燈中,在殼體的上沿設置有轉向燈,所述轉向燈包括固設於殼體上安裝基座,在安裝基座上設置有多個第一LED燈且所述第一LED燈能產生黃色光束,在安裝基座上設置有與各第一LED燈一一對應的第一反光罩。
在上述的一種用於汽車的前組合大燈中,在殼體的下沿設置有日間行車燈,所述日間行車燈包括固設於殼體上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上設置有多個第二LED燈且所述第二LED燈能產生白色光束,在固定座上設置有各第一LED燈一一對應的第二反光罩。
在上述的一種用於汽車的前組合大燈中,在殼體的上表面還設置有回覆反射器。
在上述的一種用於汽車的前組合大燈中,在車身上設置有兩組前霧燈,兩組前霧燈對稱設置於車身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包括車身,在車身上開設有兩凹槽,在兩凹槽內分別設置有前組合大燈,其中,前組合大燈包括近光燈和遠光燈,同時在使用過程中,近光燈能切換為遠光燈狀態,使得近光燈和遠光燈均產生遠光並同時起到照明作用,提高了照明效果,提高駕乘人員的行車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前組合大燈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A的剖視圖。
圖4是圖2中B-B的剖視圖。
圖5是圖2中C-C的剖視圖。
圖6是圖2中D-D的剖視圖。
圖7是圖2中E-E的剖視圖。
圖中,100、車身;120、基座;130、殼體;140、燈罩;150、顯示屏;160、擋風玻璃;200、遠光燈;201、第一發光體;202、第一反光碗;210、近光燈;211、第二發光體;212、第二反光碗;213、透鏡;215、遮光片;220、轉向燈;221、安裝基座;222、第一LED燈;223、第一反光罩;230、日間行車燈;231、固定座;232、第二LED燈;233、第二反光罩;400、回復反射器;500、前霧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如圖1至圖7所示,本用於汽車的前組合大燈包括車身100,在車身100上開設有兩凹槽,在兩凹槽內分別設置有前組合大燈,前組合大燈包括近光燈210和遠光燈200,其中,近光燈210能切換為遠光燈200狀態,提高了照明效果;
如圖1所示,上述車身100一體成型,使得車身100表面無焊接痕跡,外部美觀,而且一體成型的車身100結構較為緊湊,另外,由於車身100是一體成型的,從而減少零件的焊接與裝配,進而降低車身100的維修成本。
在車身100的開設有用於安裝顯示屏150的第一安裝槽,駕駛員能通過顯示屏150告知乘客車輛的出發或到站信息,使得乘客能通過顯示屏150及時根據車輛信息,選擇需要的車輛進行乘坐。
在顯示屏150的下方開設有用於安裝擋風玻璃160的第二安裝槽,當擋風玻璃160安裝於第二安裝槽內時,在擋風玻璃160的外邊沿上設置有密封條,密封條能使擋風玻璃160安裝於第二安裝槽的穩固性,同時,密封條能堵塞擋風玻璃160和安裝槽兩者之間的間隙,避免在雨雪天氣情況下,雨雪能透過間隙流入至駕駛臺上而導致駕駛設備的損壞,影響車輛的正常運行。
在車身100的兩側對稱開設有兩個凹槽且兩凹槽位於顯示屏150的下方,兩前大燈組件分別設置於兩凹槽內。
在車身100上還對稱設置有兩組前霧燈500,提高了車輛在大霧或者雨雪天氣下的可辨識性,提高了車輛的行駛的安全性。
前組合大燈包括安裝於對應凹槽內的殼體130,殼體130通過螺栓與車身100固連,在殼體130的上表面設置有燈罩140且在燈罩140和殼體130兩者之間形成有容納腔,上述遠光燈200和近光燈210平行且橫向設置於殼體130的中部,燈罩140透明,遠光燈200和近光燈210所產生的光束均能向外射出燈罩140。
如圖3所示,上述遠光燈200包括第一發光體201和第一反光碗202,其中,第一反光碗202設置於容納腔內且第一反光碗202的下端與殼體130固連,第一發光體201設置於第一反光的中部,第一發光體201產生的光束能通過第一反光碗202聚光並向外射出燈罩140。
上述第一發光體201正常工作並產生分別以第一發光體201為光學中心而向各個方向發散的光束,同時由於第一反光碗202的內表面為光滑弧面,弧面能將發散至弧面的光束經多次反射並從第一反光碗202的開口向外射出,從而弧面能對光束起到聚光作用,提高第一發光體201的照明效果,同時也避免出現炫光影響到車輛駕駛者或路人的視線而引起交通事故現象的產生,提高車輛行駛的安全性。
優選地,第一發光體201與第一反光碗202開口的夾角為45°-65°,使得由第一發光體201通過第一反光碗202向外射出的光束能滿足駕乘人員在夜間或者光線不足環境下的正常視距,保證了車輛行駛的安全性。
進一步地,上述第一發光體201與第一反光碗202的開口較佳夾角為56°,具有提高該第一反光碗202的聚光效果,保證了遠光燈200的照明效果。
如圖4所示,上述近光燈210包括第二發光體211和第二反光碗212,其中,第二反光碗212設置於容納腔內且第二反光碗212的下端與殼體130固連,第二反光碗212和第一反光碗202平行且橫向設置於容納腔內,上述第二發光體211設置於第一反光碗202的中部,第二發光體211產生的光束能通過第二反光碗212聚光並向外射出第二反光碗212。
優選地,在近光燈210上還設置有透鏡213,透鏡213安裝於第二反光碗212上,並且由第二反光碗212射出的光束通過透鏡213並向外射出,提高了光束亮度的均勻性並減少了散光現象。
進一步地,在透鏡213和第二反光碗212兩者之間設置有遮光座,遮光座包括兩平行設置的安裝板,位於上方的安裝板與透鏡213相連,位於下方的安裝板與第二反光碗212相連,在兩安裝板之間設置有多根支撐杆且支撐杆的兩端分別與兩安裝板固連,支撐杆的設置保證兩安裝板安裝的穩固性;在兩安裝板之間可移動設置有遮光片215,遮光片215沿著兩安裝板移動能遮擋部分第二反光碗212的開口大小,
上述遮光片215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初始狀態下,遮光片215插入兩安裝板之間,從而遮光片215能遮擋住部分第二反光碗212的開口,使得第二發光體211產生的光束部分被遮擋在第二反光碗212內,從而縮短了近光燈210的照射距離;
當駕駛員使用遠光燈200時,遮光片215能移出兩安裝板,使得第二發光體211產生並通過透鏡213向外射出的光束與第一發光體201向外射出光束的照射範圍相等,這樣相當於本車輛具有四個遠光燈200,提高了照明效果。
如圖2和圖7所示,在殼體130的上沿設置有轉向燈220,轉向燈220包括固設於殼體130上的安裝基座221,在安裝基座221的上表面設置有多個第一LED燈222,並且在安裝基座221上設置有多個與第一LED燈222一一對應的第一反光罩223,各第一LED燈222均設置於對應第一反光罩223的中心,使得第一LED燈222產生的光束通過第一反光罩223聚光並向外射出燈罩140,保證其他車輛的駕駛員和行人能根據轉向燈220的顯示提前做出判斷,提高了車車輛行駛的安全性。
優選地,上述第一LED燈222能產生黃色光束,在霧天、雨天和雪天,在道路中行駛的車輛都呈現白色和灰色,同時由於黃色光束的光波長,在這些天氣可以產生比其他光源更強的散射,提高了本車輛的可辨識性。
進一步地,第一LED燈222可分為兩組,兩組第一LED燈222組平行設置於安裝基座221上,各組第一LED燈222組均包括6個第一LED燈222,從而12個第一LED燈222均勻分布於安裝基座221上。
如圖5所示,在殼體130的下沿設置有日間行車燈230,日間行車燈230包括固設於殼體130上的固定座231,在固定座231的上表面設置有多個第二LED燈232,並且在固定座231上設置有與第二LED燈232一一對應的第二反光罩233,各第二LED燈232分別設置於第二反光罩233的中心,第二LED燈232產生的光通過第二反光罩233聚光並向外射出第二燈罩140,日間行車燈230的設置提高了車輛的被辨識性,提高了車輛行駛的安全性。
優選地,上述第二LED燈232能產生白色光束,使得車輛在白天行駛時更容易被其他車輛或者行人識別,從而提高了車輛行駛的安全性。
進一步地,上述第二LED燈232的數量為12個,12個第二LED燈232呈直線狀設置於殼體130的下沿,不僅提高了車燈的美觀性,同時也提高了車輛的被辨識性。
如圖2所示,在殼體130的上表面還設置有回覆反射器400,回復反射器400能將迎面駛來的車輛所發出的光束原路返回,從而提高了本車輛的可辨識性。
在車身100上設置有兩組前霧燈500,兩組前霧燈500對稱設置於車身100上,在大霧或者雨雪天氣下,兩前霧燈500能產生高亮度的散射光束,該光束能穿透濃霧而提高本車輛的可辨識性,提高了本車輛行駛的安全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