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水火》教學反思範文
2025-03-12 23:49:25
《日月水火》是一篇以圖形來認字的課文,文中通過幾幅圖片,讓學生感受到文字是怎樣來的,並根據圖形來學習這些生字。那麼身為老師應該如何把這節課講好呢?下面小編為您推薦《日月水火》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借鑑。
《日月水火》教學反思範文
《日月水火》是京版一冊語文入識字第一單元的第二課,本單元共6課,卻包含了幾種不同的識字方法,第一課是隨兒歌識字,第二、三課是結合插圖認識象形字,第四、五課是對子識字,第六課是隨文識字。其中第二課《日月水火》就是讓孩子初步感受象形字,一幅圖一個字的特點。書中共安排了4幅插圖分別是:光芒四射的太陽,彎彎的月亮,清清的流水,紅紅的火苗,教學重點是能夠結合插圖學習4個象形文字「日、月、水、火」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看圖理解字義,並依照田字格裡的範字把字寫端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做了以下嘗試:
一、利用插圖引起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因此在教學的導入環節,我先出示了圖畫,讓學生仔細觀察,說說你都看到了什麼?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上面有太陽。」我引導糾正:「我們說話要說完整話,應該說圖畫上有太陽。」後面的同學學著說完整話了,但仍然只說出看到的一方面內容,我又進一步引導說:「看看哪個同學觀察得更仔細,能夠把自己看到的內容都說出來。」學生在小聲交流後,紛紛發言,內容完整且趨於多方面了。我給與學生適當的鼓勵後接著說:「我們今天要認識的4個生字朋友就藏在這幅畫裡面,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們呀?」學生們躍躍欲試,學習興趣高漲。在這個環節中,引導學生觀察圖畫,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練習說話的媒介,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
由於日、月、水、火這四個字全班同學都認識,但對於「象形文字」這個概念學生初次遇到,藉助插圖識字這種方法也是第一次遇到,所以在教學「日」的過程中,先讓學生看圖,說出圖上畫的是什麼,然後出示古代人書寫的日,讓學生發現二者之間的相同之處,因為太陽是圓的所以古人把日也寫成圓形的,並告訴學生這就是最早的文字,古人就是根據事物的外形樣子畫出文字的,字形與圖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圖也充分表示字的意思。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一幅圖就是一個字,藉助插圖來認識漢字這種識字方法。學生在有了充分感知後教師再進行小結,這種一幅圖就是一個字的文字叫做象形字。在學習「月」的時候,讓學生先回憶剛才是如何學習「日」的。學生能夠說出先看圖再認字,那就讓學生嘗試用這種識字方法學習「月」。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藉助插圖認識字形,了解字義。到「水」和「火」時,就讓學生嘗試藉助插圖獨立分析字形字義了。識字教學對於低年級來說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以後,可以進行自主識字了,對於以後的閱讀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了。
三、關注學生書寫
對於這四個字,學生都認識但真正能寫好的不多,所以指導學生書寫還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在書寫上我先讓學生獨立描一個,在描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找到壓線的筆畫,這樣能培養學生邊描寫邊觀察的習慣體會字的間架結構。之後再描寫第二個進一步體會每一筆的位置,然後教師帶著書寫。不過在書寫過程中我不是要求學生老師寫一筆學生寫一筆,我是讓學生看老師把整個字都寫完在動筆,這樣學生能從整體上記憶字形。避免把漢字弄的支離破碎。
反思這一節課的教學,給我一些啟示:首先,作為低年級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認真傾聽的習慣、積極思考的習慣、有序且認真觀察的習慣、認真書寫的習慣等。其次要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如:語言表達的能力、小組合作的能力、想像能力、積累的能力等。再次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練習、訓練的形式多樣化、趣味化,使學生樂此不疲,樂學其中。最後還要把教師的愛灑向每一個學生,用及時恰當的評價激發每一名學生,保護他們的自信心、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