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跳刀的分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08:56:0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模切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防跳刀的分切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模切用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卷材,首先需要將大片的卷材分切成設計寬度的尺寸,然後再分切好的卷材進行平刀套衝線完成整卷製作,切割成客戶需要的形狀後,收料成卷;再將模切後的卷材運輸到切片機上進行切片處理,將卷材切割成單片式的客戶所要求的產品尺寸。該方法不僅切削速度慢,且還增加了操作人員,人力成本較高。現有技術中的分切機當分切比較硬的材料時,容易出現跳刀現象導致材料未被完全切斷。由於產品的複雜性經常會出現產品位置精度低不合要求的產品,而且由於帶膠部分較小、較細,在模切過程中容易發生斷裂現象,切割後的產品周圍容易出現擠壓痕跡,行業中俗稱爆膜。爆膜產品嚴重影響了整體外觀,其容易出現曲翹變形,造成不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防跳刀的分切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跳刀的分切裝置,能夠有效的防止刀具跳刀而導致材料未被完全切斷的現象發生。
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一種防跳刀的分切裝置,其包括機臺、固定在所述機臺上且進行旋轉運動的第一滾軸以及裁切裝置,所述裁切裝置包括進行旋轉運動的第二滾軸,所述第二滾軸可進行靠近或遠離所述第一滾軸的往復運動,所述第二滾軸的中心軸線與所述第一滾軸的中心軸線處於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滾軸的旋轉方向與所述第一滾軸的旋轉方向反向向內。
進一步的,所述裁切裝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機臺上的導軌與驅動件、受所述驅動件驅動且在所述導軌上進行運動的支座以及固定在所述支座上且進行旋轉運動的滾刀軸。
進一步的,所述滾刀軸包括所述第二滾軸以及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滾軸上的刀具。
進一步的,所述刀具包括形成刀鋒的第一刀刃與第二刀刃,所述第一刀刃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5°~7°,所述第二刀刃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3°~35°。
進一步的,所述刀具的數量為兩個且相對設置。
進一步的,兩個所述刀具中的所述第一刀刃位於內側、所述第二刀刃位於外側。
進一步的,兩個所述刀具之間的距離可根據產品寬度進行調整。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刀刃的長度小於所述第二刀刃的長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一種防跳刀的分切裝置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將放置材料的滾軸與固定刀具的滾軸設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兩個滾軸朝著相對向內的方向進行旋轉,從而實現以最小的扭力把材料切開,且不會出現跳刀現象;將固定刀具的滾軸設置在一個導軌模組上,實現自動刀具的自動進給,從而實現大尺寸卷材的自動分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滾刀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數字表示:
100防跳刀的分切裝置;1第一滾軸;2裁切裝置,21導軌,22驅動件,23支座,24滾刀軸,241第二滾軸,242刀具,2421第一刀刃,2422第二刀刃。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請參照圖1-圖3,本實施例為防跳刀的分切裝置100,其包括機臺、固定在機臺上且進行旋轉運動的第一滾軸1以及裁切裝置2。
第一滾軸1用於放置卷狀原材料。
裁切裝置2包括固定在機臺上的導軌21與驅動件22、受驅動件22驅動在導軌21上進行運動的支座23以及固定在支座23上且進行旋轉運動的滾刀軸24。在驅動件22的驅動作用下,滾刀軸24進行靠近或遠離第一滾軸1的往復運動。實現滾刀軸24的旋轉可在支座23上固定驅動電機,將滾刀軸24固定在驅動電機的旋轉端便可實現滾刀軸24的旋轉。
滾刀軸24包括第二滾軸241、固定設置在第二滾軸241上的刀具242。
第二滾軸241的中心軸線與第一滾軸1的中心軸線處於同一水平面。第二滾軸241的旋轉方向與第一滾軸1的旋轉方向反向向內。
刀具242的數量為兩個且相對設置。刀具242包括形成刀鋒的第一刀刃2421與第二刀刃2422。兩個刀具242中的第一刀刃2421位於內側、第二刀刃2422位於外側。第一刀刃2421與豎直方向呈的夾角為5°~7(如圖2中β所示),第二刀刃2422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3°~35°(如圖2中α所示)。第一刀刃2421的長度小於第二刀刃2422的長度。
滾刀軸24中通過對刀刃的角度設計,改變刀刃的內外落差,且將兩個刀具相對設置,保證了在切割薄膜產品過程中,薄膜產品的邊緣輪廓受到第一刀刃的下壓作用,解決了產品爆膜、曲翹等不良問題。
本實施例防跳刀的分切裝置100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將放置材料的滾軸與固定刀具的滾軸設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兩個滾軸朝著相對向內的方向進行旋轉,從而實現以最小的扭力把材料切開,且不會出現跳刀現象;將固定刀具的滾軸設置在一個導軌模組上,實現自動刀具的自動進給,從而實現大尺寸卷材的自動分切。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