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天鸚鵡晚上還需要保暖嗎(氣溫驟降室溫過低)
2023-06-01 15:46:04
突然的降溫讓我們有些措手不及,家中的鸚鵡更是蜷縮在籠中的最角落在瑟瑟發抖,看著讓人有些心疼,雖說北方有暖氣可以讓鸚鵡有個舒適的環境,但聽著家人的嘮叨看著孩子有些驚恐的小眼神,還是默默的把鳥籠重新掛回了沒有暖氣的陽臺上,自己的愛鳥又回到了那個冰冷的空間。南方的小夥伴更是糟心,沒暖氣溼冷伴隨著數月不斷的小雨,自己只能靠抖腿取暖,而自己鸚鵡已經凍的提不起精神來。
鸚鵡向來都是怕冷的動物,氣溫稍有變化那可是急死了我們這些養鳥人,更別提氣溫驟降室溫不足10℃了,正常情況下鸚鵡的最佳生存溫度為15℃—26℃,太冷鸚鵡的疫力會降低,很容易生病,太熱又容易中暑。其實鸚鵡的飼養還是很容易的,不過現在我們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如何使鸚鵡可以在寒冷的室內保持溫暖才是首要問題,今天的這篇文章就來為大家解決這個棘手問題。
不管是鸚鵡還是其他鳥類對煙霧都很敏感,所以我們要確保所使用的加熱器材不會產生煙霧,避免使用木柴和火盆作為加熱器材,即使可以使房間快速升溫,但是其產生的煙霧,對鸚鵡來說會是致命的傷害。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使用加熱燈和加熱器,放在鳥籠附近來維持溫度,最好是放置兩個為最佳,鏟屎官可以放一個溫度計來時刻監控房間溫度的變化,來適當的調節加熱器的溫度。在使用加熱器時還有些事項需要我們注意:
確保電線放置在離鸚鵡籠很遠的地方,以免被鸚鵡啄爛不要讓加熱器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運行加熱器和鳥籠至少要保證5釐米以上的距離還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採用鸚鵡保溫杆來代替加熱燈,不過還沒有普及因為價格較為昂貴,平均售價都超過300元,和普通的取暖方法比起來花銷確實多了不少,但優勢又顯而易見,只需要安裝在籠中,鸚鵡就會主動的飛到上面去休息,溫度適中即使在夜晚無人的時候也可以安全使用。保溫棒可以加熱溫暖鸚鵡的腳和腿,這有助於保持其腿部血液和組織的溫暖。
鸚鵡本身會散發出一些味道在加上排洩物確實讓人難以接受,所以很多養鳥人會把鳥籠掛在陽臺。到了冬季把鸚鵡放在哪裡成了全家人爭執的重點,可以說服家人把鳥籠放在靠近我們生活的區域畢竟這時候保暖比通風重要的多。
夜晚的時候溫度會明顯降低,這時候不光要使用加熱器和保溫棒還需要使用籠罩,一方面可以保溫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加熱燈強烈的燈光對鸚鵡的傷害而影響睡眠,睡覺的時候也會比較溫暖。
平常的時候我們都會在鳥籠墊上一層紙在鸚鵡排洩的時候更好處理,但在冬季的時候我們最好在底盤上放上布料或者是厚厚的木屑,這也是鸚鵡獲得熱源的重要方式之一,冬季它們可能不會長期待在棲息木上,更習慣於縮在籠子的角落中,這時候厚厚的木屑和布料就像被子一樣可以把鸚鵡保護起來。
對於人類而言,運動可以有效提高體溫。你知道嗎,鸚鵡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保暖,但是你難道想鸚鵡和倉鼠一樣,給它買個滾輪像永動機一樣爬吧。我們可以鳥籠中放置鸚鵡最喜歡的玩具,這些玩具最好是耀眼的顏色可以吸引它們注意力,使它們在寒冷月份中保持運動的狀態,也就是我們說的「動起來」!讓你的小可愛動起來吧!
鸚鵡會在冬季的時候食慾大增,它們需要不斷的進食來產生熱量維持自己的體溫,鏟屎官需要做的就是發現食物的時候馬上補充,並且可以在食物中添加一些肉水果和蔬菜,冬季的食物要富含維生素,以提高其免疫力,晚上可以給鸚鵡餵食玉米之類的重穀物可以讓它們快速感覺到飽腹感。加之玉米不好消化可以持續的消耗,來保持體溫。飲用水最好為溫水。
為了使鸚鵡保持溫暖冬季不能洗澡?
有不少養鳥人問了我這樣的問題,冬季寒冷是不是不能給鸚鵡洗澡了?其實寒冷並不是鸚鵡在冬季唯一的威脅,在冬季鳥籠中會有更多皮屑,籠中掉落的羽毛也越來越多,鸚鵡看起來羽毛格外的膨脹,如果飼養的是鳳頭鸚鵡,金剛鸚鵡或者是非洲灰,那麼籠中肯定會有不少的白色粉末,這是它們身上自然散脫落的物質,小體積的鸚鵡這種情況比較少。
想像一下冬季空氣乾燥,旁邊還不停的吹著熱風還有保溫棒,是不是會導致人的皮膚乾裂和鼻腔乾燥?反觀鸚鵡來說它們更加的敏感,過於乾燥會造成它們皮膚的乾裂掉皮屑,甚至拔掉自己的羽毛。在給鸚鵡保溫的情況下也不能忘記保溼,來改善上面的情況。
通過以下幾種方法可以緩解溼度過低的問題:
定期洗澡,對於不喜歡洗澡的鸚鵡我們可以使用噴霧或者泡沫,進行所謂的半乾洗放置空氣加溼器用噴霧瓶模擬降水
當然作為鏟屎官我們基本上做足了所有的保溫工作,但是在整個冬季我們依舊要時刻觀察鸚鵡的情況 。當改變鸚鵡的生活環境時,注意鸚鵡是否有不舒適的跡象,例如張開嘴巴喘氣,掉毛,情緒激動,脖子等反常現象,鏟屎官要及時調整,請記住即使是簡單的護理都可以確保寵物鳥保持健康和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