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帶式輕便小車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5:37:31 1
專利名稱:履帶式輕便小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履帶式輕便小車,它屬於其他類不包括的手動車輛類。
現有的各種輕便小車行駛功能不理想。一般小車難以在坎坷路面上平穩行進,而各類登梯車又有結構繁雜,車體笨重之嫌,確有改進必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極為輕便,適於各種路面且能方便登梯的輕便小車,以不變應萬變。
本實用新型含可摺疊的扶手1和車身2,其特徵在於,所述車身2之兩側固置一對輪軸支承3,該輪軸支承3之前、後端均設有用於套裝主輪軸7的開口槽3,且在該輪軸3的中部固設有至少一根形導輪支承32,所述主輪軸7之外側安裝有外緣設置凹槽的主輪4,所述導輪支承32之上、下端的外延段則安裝有導輪5,而環繞上述一對主輪4和至少一對導輪5的是履帶6,另外,在上述開口槽31之外端還設有可用於調節所述主輪軸7間距的調節魚尾8。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附圖一的A向視圖。
圖中,1扶手,2車身,3輪軸支承,4主輪,5導輪,6履帶,7主輪軸,8調節魚尾,31開口槽,32導輪支承。
由圖可知,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中所用的輪軸支承3是一種 形支承,其有一根寬一些的橫粱,該橫梁的前、後兩個端頭開有用於套裝主輪軸7的開口槽31,同時又通過兩根扁鐵與車身2固著成一體;該橫梁的中部配置兩根相互平行的形導輪支承32,導輪5就套裝在形支承上、下端的外部位。主輪軸7的端頭安裝有主輪4。亦如圖所示,嵌入主輪4外緣凹槽中的履帶6其實一如普通的皮帶,它也環繞上述的導輪5。本實用新型所用的調節魚尾與普通自行車調鏈條的魚尾結構相同,其帶環墊的一頭套於主輪軸7上(於主輪的內側),而卡罩則恰好罩住開口槽31的槽口,隨後以螺母扣住。擰緊螺母,主輪軸7將逆螺母前進方向而動,由此便可調節一對軸之間的距離,從而起到調節履帶張度的作用。由於本實用新型行走時提以履帶6之外緣觸地,故即使碰上坎坎坷坷,行進起來也沒有什麼困難,另外,以履帶行走的車輛其攀登性能亦佳,登個階梯什麼的不成問題。
為了使主輪、導輪之外緣與履帶間保持足夠的摩擦力,本實用新型的主輪、導輪之外緣應帶有橡膠層,同時履帶也以橡膠材料製作,這樣使用起來更為方便可靠。
權利要求1.履帶式輕便小車含可摺疊的扶手(1)和車身(2),其特徵在於所述車身(2)之兩側固置一對輪軸支承(3),該輪軸支承(3)之前、後端均設有用於套裝主輪軸(7)的開口槽(31),且在該輪軸支承(3)的中部固設有至少一根形導輪支承(32),所述主輪軸(7)之外側安裝有外緣設置凹槽的主輪(4),所述導輪支承(32)之上、下端的外延段則安裝有導輪(5),而環繞上述一對主輪(4)和至少一對導輪(5)的是履帶(6),另外,在上述開口槽(31)之外端還設有可用於調節所述主輪軸(7)間距的調節魚尾(8)。
專利摘要履帶式輕便小車其車身之兩側固置一對輪軸支承,輪軸支承之前後端開有套裝主輪軸的開口槽,且輪軸支承的中部固設有至少一根ㄈ形導輪支承。主輪軸外端裝主輪,導輪支承上、下端的延伸段則裝導輪,有履帶環繞上述主輪和導輪構成本實用新型的行走部件,且履帶張度可由設於輪軸支承前、後端的調節魚尾來調節。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以較簡單可靠的結構,解決了手動小車跨溝過坎,登梯攀級的難題,確實值得推廣。
文檔編號B62B11/00GK2224779SQ9523680
公開日1996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1995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1995年5月18日
發明者陳煥森 申請人:陳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