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動式鑽臺排管機器人用升降臺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2:01:1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油鑽井機輔助機械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可移動式鑽臺排管機器人用升降臺。
背景技術:
鑽井作業是一項投資巨大的風險性工程,鑽井裝備的優劣直接影響著鑽井速度、鑽井安全和鑽井經濟效益。目前,石油鑽井現場起下鑽作業時管柱的排放以人工操作為主。起鑽時,司鑽利用井架上的天車、遊動滑車和大鉤從井內起出管柱,由2名鑽工從鑽臺井口用手將起出後的管柱推至管柱排放架內;下鑽時,由2名鑽工將管柱從管柱排放架內拉至井口位置,對準連接螺紋,以方便螺紋連接後完成下鑽。完成上述起下鑽作業中的管柱抓取、釋放、移動、排放、定位等工作,鑽井工人付出的勞動強度非常大,起下鑽速度慢、效率低並且帶來很多不安全因素。
現有技術存在以下缺點和不足:人工作業事故率高,工人體力消耗大,工作條件差,工作可持續性差,效率低,人工成本較高經濟型差,自動化程度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可移動式鑽臺排管機器人用升降臺。
其技術方案是包括升降臺底座、迴轉臺安裝座、剪式支腿、升降油缸、支腿滑輪,所述剪式支腿設有兩對,每對鉸接成X形,上下左右分別形成四個支點,下側兩支點與升降臺底座連接,上側兩支點與迴轉臺安裝座連接;升降油缸一端鉸接於升降臺底座,另一端鉸接於剪式支腿上,通過升降油缸的伸縮,使升降臺產生動力升降。
上述的升降臺底座內設有滑槽,滑槽內設有支腿滑輪。
上述的剪式支腿下側的連接方式為:一個支點與升降臺底座鉸接,另一個支點連接到位於滑槽內的支腿滑輪上,形成直線滑動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升降結構具有結構簡單,工作穩定,行程大,體積小,能夠平穩水平升降,承載力高,抗彎扭,抗傾覆等特點;另外,實現了自動操作,大幅度減少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極大地降低了鑽井作業的事故率,同時降低工人了工作危險性,安全性大大提高,節約了人工成本,實現鑽臺管柱自動排放的全機械化連續作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 2為升降臺的升降行程示意圖;
圖 3為本實用新型應用的結構圖;
圖中:升降臺底座21、迴轉臺安裝座22、剪式支腿23、升降油缸24、滑槽25、支腿滑輪26,履帶式底盤10、升降臺20、迴轉臺30、伸縮臂40和電磁抓手50。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1-3,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本實用新型提到的可移動式鑽臺排管機器人用升降臺,包括升降臺底座21、迴轉臺安裝座22、剪式支腿23、升降油缸24、支腿滑輪26,所述剪式支腿23設有兩對,每對鉸接成X形,上下左右分別形成四個支點,下側兩支點與升降臺底座21連接,上側兩支點與迴轉臺安裝座22連接;升降油缸24一端鉸接於升降臺底座21,另一端鉸接於剪式支腿23上,通過升降油缸24的伸縮,使升降臺20產生動力升降。
其中,升降臺底座21內設有滑槽25,滑槽25內設有支腿滑輪26;上述的剪式支腿23下側的連接方式為:一個支點與升降臺底座21鉸接,另一個支點連接到位於滑槽25內的支腿滑輪26上,形成直線滑動副,上側的連接方式與下側一致。
此升降結構具有結構簡單,工作穩定,行程大,體積小,能夠平穩水平升降,承載力高,抗彎扭,抗傾覆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可以組裝成為一種可移動式鑽臺排管機器人,如圖 3所示,包括履帶式底盤10、升降臺20、迴轉臺30、伸縮臂40、電磁抓手50。其中,迴轉臺30與伸縮臂40鉸接,伸縮臂40與電磁抓手50鉸接。其餘單元相互連接方式均為可以拆卸固定連接。履帶式底盤10通過液壓動力提供動力行走功能,同時集成液壓動力站和電控箱;升降臺20提供動力升降功能;迴轉臺30提供動力迴轉功能;伸縮臂40用以實現電磁抓手50的進退;電磁抓手50作為最終的執行部件,可以通過電磁效應吸附固定管柱,最終實現管柱的精確移位和排放。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部分較佳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均可能利用上述闡述的技術方案加以修改或將其修改為等同的技術方案。因此,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進行的任何簡單修改或等同置換,盡屬於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