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注塑機缸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0:41:56 1

本發明屬於機械領域,其涉及到一種注塑機結構,特別涉及到一種注塑機缸體結構。
背景技術:
注塑機廣泛的運用於塑料製品的加工和成型工藝中,現在市場上常用的注塑機有多種多樣,其中最為常用的為一線式注塑機,其包括缸體和設於缸體內部的空心活塞杆。如專利號為201310348001.0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注塑機的一線式活塞非旋轉式注塑缸結構,包括液壓油馬達、注射油缸、與液壓油馬達連接的傳動套、一端與傳動套相連接的傳動軸、與傳動軸另一端固定連接的螺杆和套設在螺杆外的料筒,注射油缸包括空心活塞杆和與空心活塞杆相連接的活塞,傳動套套設在空心活塞杆內,傳動軸一端套設在傳動套內,活塞為中空結構,傳動軸套設在活塞內,且與活塞相連接。該發明專利公開的一線式注塑機雖然具有結構簡單,運動部件質量小,受控性好,同時活塞不旋轉,適合高速、高精度的注塑產品生產的優點,但是這種一線式注塑機的缸體採用一整體結構,故其在裝配過程中,會非常的麻煩;另一方面,由於這種一整體結構的缸體不便於對空心活塞杆進行定位,即這種一線式注塑機在工作工程中,存在著空心活塞杆與傳動軸的同心度不高的缺點。綜上即,這種一線式注塑機的缸體結構存在著裝配麻煩、工作性能差且實用性不強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注塑機缸體結構,同時其具有裝配方便、工作性能好和實用性強的優點。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注塑機缸體結構,包括缸體和設於缸體內部的空心活塞杆,所述缸體與空心活塞杆活動連接,所述缸體包括前缸體、後缸體和端蓋,所述前缸體和後缸體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端蓋通過螺絲固定於後缸體的端部,所述前缸體內固定有定位鋼墊圈,所述定位鋼墊圈與空心活塞杆套接且活動連接,所述定位鋼墊圈與空心活塞杆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定於定位鋼墊圈上。
其中,在上述的注塑機缸體結構中,所述端蓋的下側設有排油口,所述排油口與端蓋內的潤滑油油腔相連通。
其中,在上述的注塑機缸體結構中,所述缸體和空心活塞杆之間形成了移模油腔,所述缸體上開設有與移模油腔相連通的油通道,所述油通道與供油系統相連。
其中,在上述的注塑機缸體結構中,所述油通道對應設於前缸體和後缸體上。
其中,在上述的注塑機缸體結構中,所述端蓋的上側設有油杯,所述油杯與端蓋內的潤滑油油腔相連通。
其中,在上述的注塑機缸體結構中,所述定位鋼墊圈的側面固定連接有擋油環,所述擋油環與空心活塞杆套接且活動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缸體設計成前缸體、後缸體和端蓋三部分,從而使得本發明在裝配過程中,缸體內部的空心活塞杆等部件裝配起來會非常的方便,即達到簡化本發明裝配操作的目的;另外,通過將缸體設計成三個部分,由此可在前缸體上安裝用來定位空心活塞杆的定位鋼墊圈,即保證注塑機在工作工程中,空心活塞杆與傳動軸具有較高的同心度,從而可以大大提高其工作性能,綜上即本發明具有裝配方便、工作性能好和實用性強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顯示了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區域的局部放大圖。
其中:
1為缸體;2為空心活塞杆;3為定位鋼墊圈;4為密封圈;5為擋油環;6為油通道;7為油杯;8為排油口;9為送料機構;11為前缸體;12為後缸體;13為端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並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並非要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發明的概念。
實施例一: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注塑機缸體結構,包括缸體1和設於缸體1內部的空心活塞杆2,所述缸體1與空心活塞杆2活動連接,所述缸體1包括前缸體11、後缸體12和端蓋13,所述前缸體11和後缸體12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端蓋13通過螺絲固定於後缸體12的端部,通過將缸體1設計成前缸體11、後缸體12和端蓋13三部分,從而使得本發明在裝配過程中,缸體1內部的空心活塞杆2等部件裝配起來會非常的方便,即達到簡化本發明裝配操作的目的。
所述前缸體11內固定有定位鋼墊圈3,所述定位鋼墊圈3與空心活塞杆2套接且活動連接,通過在前缸體11上安裝用來定位空心活塞杆2的定位鋼墊圈3,即保證注塑機在工作工程中,空心活塞杆2與傳動軸具有較高的同心度,從而可以大大提高其工作性能。另外,在定位鋼墊圈3與空心活塞杆2之間設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固定於定位鋼墊圈3上,由此使得前缸體11與空心活塞杆2處於液密封的狀體,即保證空心活塞 杆2的高效、正常的工作。
所述缸體1和空心活塞杆2之間形成了移模油腔,所述缸體1上開設有與移模油腔相連通的油通道6,所述油通道6與供油系統相連。更具體的是,本實施例中,所述油通道6對應設於前缸體11和後缸體12上。通過油通道6將移模油腔與液壓源相連通,即通過控制相連通油箱的壓力就可以實現推動空心活塞杆2以推動送料機構9運動,或是空心活塞杆2別送料結構9推動著反向運動。
所述端蓋13的上側設有油杯7,所述油杯7與端蓋13內的潤滑油油腔相連通;所述端蓋13的下側設有排油口8,所述排油口8與端蓋13內的潤滑油油腔相連通。通過向油杯7中加入潤滑油,可以實現潤滑注塑機中的軸承,以保證其高效、正常的工作,另外通過排油口8排出潤滑油,以及時對潤滑油進行更換。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中,缸體1、空心活塞杆2、定位鋼墊圈3、密封圈4、油通道6、油杯7、排油口8以及送料機構9的結構和連接關係均與上述實施例一中的相同。
與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所述定位鋼墊圈3的側面固定連接有擋油環5,所述擋油環5與空心活塞杆2套接且活動連接。通過加設擋油環5在滿足達到本發明有益效果的情況下,其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定位鋼墊圈3的使用壽命,同時也保證空心活塞杆2更加穩定、高效的工作,即到達增強本發明實用性的目的。
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的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用於示例性說明或解釋本發明的原理,而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此外,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旨在涵蓋落入所附權利要求範圍和邊界、或者這種範圍和邊界的等同形式內的全部變化和修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