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軌道交通c級鋼輪心鑄件的澆鑄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1:34:36 2
一種軌道交通c級鋼輪心鑄件的澆鑄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軌道交通C級鋼輪心鑄件的澆鑄系統,它包括補縮暗冒口(1)、冷鐵(2)、壓邊補縮冒口(3),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補縮暗冒口(1)設置在輪心軸孔部位;所述的壓邊補縮冒口(3)設置在輪心輪緣部位;所述的冷鐵(2)布置在輪心軸孔部位和輪心輪緣部位。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鑄件的軸孔部位設置有局部冒口補貼或整體補貼,再經機械加工車削去除。
【專利說明】一種軌道交通C級鋼輪心鑄件的澆鑄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澆鑄系統,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軌道交通C級鋼輪心鑄件的澆鑄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在鐵路/軌道交通中對於C級鋼輪心鑄件的技術要求很嚴格,不允許產品存在縮孔、疏鬆及裂紋等缺陷,且產品需經超聲波探傷檢驗。傳統的工藝存在的不足之處是由於產品為低合金鋼(C級鋼)材質,且沒有冷鐵,在鑄造生產過程中比較容易產生裂紋缺陷且合格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軌道交通C級鋼輪心鑄件的燒鑄系統。
[0004]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軌道交通C級鋼輪心鑄件的澆鑄系統,它包括補縮暗冒口(I)、冷鐵(2)、壓邊補縮冒口(3),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補縮暗冒口(I)設置在輪心軸孔部位;所述的壓邊補縮冒口(3)設置在輪心輪緣部位;所述的冷鐵(2)布置在輪心軸孔部位和輪心輪緣部位。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易於操作;消除了產品存在縮孔、疏鬆及裂紋等缺陷,成品合格率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08]圖3是圖1中I的局部視圖。
[0009]圖4是圖1中3的局部視圖。
[0010]圖5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6是實施例2的剖視圖。
[0012]圖7是圖5中3的局部視圖。
[0013]在說明書附圖中所述的數字標註表示為:1、補縮暗冒口 ;2、冷鐵;3、壓邊補縮冒□。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範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15]實施例1[0016]參看圖1、2、3、4,一種軌道交通C級鋼輪心鑄件的澆鑄系統,它包括補縮暗冒口 1、冷鐵2、壓邊補縮冒口 3,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補縮暗冒口 I設置在輪心軸孔部位;所述的壓邊補縮冒口 3設置在輪心輪緣部位;所述的冷鐵2布置在輪心軸孔局部部位、輪心輪緣部位。
[0017]實施例2
[0018]參看圖5、6、7,一種軌道交通C級鋼輪心鑄件的澆鑄系統,它包括補縮暗冒口 1、冷鐵2、壓邊補縮冒口 3,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補縮暗冒口 I設置在輪心軸孔部位;所述的壓邊補縮冒口 3設置在輪心輪緣部位;所述的冷鐵2布置在輪心軸孔整體部位、輪心輪緣部位。
[0019]實施例1、實施例2的工作原理:鑄件的輪心軸孔部位易造成縮松,是因為該部位是最後凝固部位,在鑄件凝固時金屬液已補先前凝固部位而形成縮松,那麼此處加補縮暗冒口,是為了保證有足夠的且保證其流動性的金屬液來補縮,從而消除缺陷。
[0020]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哪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1] 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由於文字表達的有限性,而客觀上存在無限的具體結構,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潤飾或變化,也可以將上述技術特徵以適當的方式進行組合;這些改進潤飾、變化或組合,或未經改進將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於其它場合的,均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軌道交通C級鋼輪心鑄件的澆鑄系統,它包括補縮暗冒口(I)、冷鐵(2)、壓邊補縮冒口(3),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補縮暗冒口( I)設置在輪心軸孔部位;所述的壓邊補縮冒口(3)設置在輪心輪緣部位;所述的冷鐵(2)布置在輪心軸孔部位和輪心輪緣部位。
【文檔編號】B22C9/28GK203459628SQ201320392197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日
【發明者】李憲華 申請人:益陽紫荊福利鑄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