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超飽和氣體溶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7:56:06 5
專利名稱:一種高效超飽和氣體溶解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效超飽和氣體溶解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代在水處理過程或者工業生產中,經常將氣體(空氣、氧氣、臭氧等)高效超飽和溶於水中,然後用此氣體溶液導入待處理水體中,經過瞬間減壓釋放,形成微小氣泡,達到工藝設計預期的水體充氧,或者降解C0D,或者除臭脫色等目的,最終高效利用氣體。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種氣體利用率高、且結構簡單易控制、體積小便於運輸的氣體溶解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高效超飽和氣體溶解裝置,包括進水管、設置在所 述進水管上的壓力泵、與所述進水管連接的溶解罐、設置在所述溶解罐上的閥門、一端與所述閥門連接的進氣管、與所述進氣管另一端連接的供氣裝置、設置在所述溶解罐下側的出水管。進一步,所述氣體溶解裝置外圍具有保護罩。進一步,所述保護罩上設置有第一壓力表、第二壓力表和控制裝置。進一步,所述第一壓力表與所述壓力泵連接、所述第二壓力表與所述溶解罐連接。進一步,所述保護罩的下端設置有若干個作業孔。進一步,所述溶解罐的一側設置有測位孔。進一步,所述溶解罐的內部具有液位感應裝置。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水源或溶液從進水管,通過壓力泵進入溶解罐,氣體則從供氣裝置經進氣管進入溶解罐,第一壓力表和第二壓力表分別顯示的是壓力泵的壓力和溶解罐的壓力。溶解罐內部的液位感應裝置可感知溶解罐內部的液面高度,根據液位感應裝置的感知結果,然後通過控制器控制氣體供給量,進而實現氣體的充分溶解和高效利用。氣體溶解裝置外圍的保護罩可以起到隔音和防雨防塵的效果,減少了噪聲且增加了氣體溶解裝置的使用壽命;保護罩下側的作業孔,可用於叉車進行作業,方便運輸;且本實用新型的氣體溶解裝置,不僅可以單臺使用,根據實際的需要,只要將進水管和出水管分別用總管連接,也可多臺並聯使用。
[0020]圖1為氣體溶解裝置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氣體溶解裝置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一種高效超飽和氣體溶解裝置,包括進水管1、壓力泵2、溶解罐3、供氣裝置4、進氣管5、閥門6、出水管7、作業孔8、測位孔9、控制器
10、第一壓力表11、第二壓力表12、保護罩13和液位感應裝置14。進水管I與溶解罐3的左端連接,壓力泵2設置在進水管I上,閥門6設置在溶解罐3上側靠右端的位置,當然也可以設置在溶解罐3上側中部或上側左端,進氣管5的一端與閥門6連接,進氣管5的另一端與供氣裝置4連接,供氣裝置4的作用是提供氣體,供氣裝置4為氣體壓縮機,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用其他壓力氣源代替氣體壓縮機,出水管7設置在溶解罐3的下側,保護罩13位於氣體溶解裝置的外圍,保護罩13不僅能起到隔音的效果,也能夠防雨防塵,第一壓力表11、第二壓力表12和控制裝置10均設置在保護罩13上,且第一壓力表11與壓力泵2連接,實際上第一壓力表11與壓力泵2的出水端管路連接,第一壓力表11用於顯示壓力泵2的壓力值,第二壓力表12與溶解罐3連接,用於顯示溶解罐3內部的壓力值。測位孔9設置在溶解罐3的一側,液位感應裝置14通過測位孔9置於溶解罐3內部,液位感應裝置14可以感知溶解罐3內部的液面高度,然後控制器10可根據液位感應裝置14的感知結果控制供氣裝置4的工作,進而控制氣體的供給量,保證氣體能充分溶解。保護罩13的下端設置有若干個作業孔8,優選為2個,作業孔8的作用是能夠配合叉車作業,方便運輸,保護罩I的兩側還設置有散熱百葉窗(未繪示)、散熱風扇(未繪示)和檢修窗(未繪示),散熱百葉窗和散熱風扇主要是其散熱作用,檢修窗是為了方便設備的維護和修理。實施例1的氣·體溶解裝置採用的是臥式的結構,繼續參照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提供了一種立式結構的氣體溶解裝置,即溶解罐3是立式的,閥門6設置在溶解罐3的上端,進水管I也與溶解罐3的上端連接,出水管7設置在溶解罐3的下端。根據實際的需要,將多個氣體溶解裝置的進水管I連接在一根總管上,將多個氣體溶解罐的出水管7連接在另一個總管上,可實現多臺氣體溶解裝置並聯使用。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範圍所述的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的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超飽和氣體溶解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進水管(I)、 設置在所述進水管(I)上的壓力泵(2)、 與所述進水管(I)連接的溶解罐(3 )、 設置在所述溶解罐(3 )上的閥門(6 )、 一端與所述閥門(6)連接的進氣管(5)、 與所述進氣管(5)另一端連接的供氣裝置(4)、 設置在所述溶解罐(3 )下側的出水管(7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體溶解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氣體溶解裝置外圍具有保護罩(1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體溶解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保護罩(13)上設置有第一壓力表(11)、第二壓力表(12)和控制裝置(1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體溶解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壓力表(11)與所述壓力泵(2 )連接、所述第二壓力表(12)與所述溶解罐(3 )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體溶解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保護罩(13)的下端設置有若干個作業孔(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體溶解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溶解罐(3)的一側設置有測位孔(9)。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體溶解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溶解罐(3)內部設置有液位感應裝置(1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效超飽和氣體溶解裝置,包括進水管、設置在所述進水管上的壓力泵、與所述進水管連接的溶解罐、設置在所述溶解罐上的閥門、與所述閥門連接的進氣管、與所述進氣管連接的供氣裝置、設置在所述溶解罐下側的出水管,氣體溶解裝置的外圍具有保護罩,保護罩上設置有控制裝置、與壓力泵出口端管路連接的第一壓力表、與溶解罐連接的第二壓力表。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過控制裝置自動控制水量和氣體量,實現了氣體與水源的高效充分混合,提高了氣體的利用率;保護罩不僅隔音,又能防雨防塵;本實用新型的氣體溶解裝置結構簡單、體積小、運輸方便,而且不僅可以單臺使用,又能多臺並聯使用。
文檔編號B01F15/04GK203139915SQ201220662780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5日
發明者孫連軍, 孫濤, 黃俊波 申請人:無錫工源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