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絞車制動帶加工方法與流程
2023-06-01 16:38:06 2

本發明涉及絞車零部件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絞車制動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絞車具有以下特點:通用性高、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輕、起重大、使用轉移方便,被廣泛應用於建築、水利工程、林業、礦山、碼頭等的物料升降或平拖,還可作現代化電控自動作業線的配套設備。有0.5噸~350噸,分為快速和慢速兩種。其中高於20噸的為大噸位絞車,絞車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作為起重、築路和礦井提升等機械中的組成部件,因操作簡單、繞繩量大、移置方便而廣泛應用。絞車主要技術指標有額定負載、支持負載、繩速、容繩量等。絞車主要用途:一是作為提升設備,用於礦井提升、鑿井提升及懸吊(升降)鑿井設備設施,即沿井筒提升礦石、廢(矸)石、升降人員、下放材料、工具和設備等;二是作為運搬設備,用於井下調度運輸礦石(礦車),採場耙礦(渣)或充填、撤除立柱等。
目前,在絞車的零部件加工的過程中,對於制動帶的加工,傳統的加工方式是現根據需要設計周長,然後再採用卷板機卷板後,再進行焊接。但是,這種加工方式,在設計時,為一標準的圓形,但是經過卷板機卷板以及焊接工序加工後,實際加工出的制動帶並不是一個標準的圓形,存在著偏差,圓度並不能與絞車的制動盤很好的匹配,影響其正常的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絞車制動帶加工方法,能夠保證加工出圓度與制動盤匹配的制動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絞車制動帶加工方法,其創新點在於:該加工方法為在制動帶初步加工成型後利用專用加工工裝對制動帶進行找正定位後進行二次加工。
進一步的,步驟具體為:
a)制動帶初加工:首先,根據絞車的制動盤的周長計算出需要的制動帶的周長,然後,根據計算出的周長裁切出對應的長度,並利用卷板機卷板後焊接,初步形成一制動帶,且此時成型的制動帶的內壁的直徑比計算出的實際需要的制動帶內壁的直徑小1-2mm;
b)制動帶定位:利用專用加工工裝對制動帶進行找正,所述加工工裝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呈圓盤狀,在底板的上端安裝有一工裝圈,該工裝圈與制動盤相對應,一壓緊單元,所述壓緊單元安裝在底板的上端,並對制動帶進行壓緊,將初加工好的制動帶置於工裝圈的內壁,並使得制動帶的外壁貼合工裝圈的內壁,然後利用壓緊單元將制動帶壓緊固定;
c)制動帶二次加工:將定位壓緊好的制動帶及加工工裝安裝於立車上,並利用刀具將除成型的制動帶內壁的1-2mm的餘量車掉,從而最終形成實際計算所需要的制動帶。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b中,在制動帶的外壁貼合工裝圈的內壁時,若制動帶與工裝圈之間存在間隙,則在制動帶與工裝圈之間填充等厚的鋼片,保證兩者之間的緊密貼合。
進一步的,所述工裝圈呈圓環狀,在工裝圈上具有一容制動帶的兩個端部伸出的缺口,同時在工裝圈上位於缺口相對的一側具有一凸起,在該凸起的內側壁具有一與制動帶鎖緊塊嵌入的凹槽。
進一步的,所述壓緊單元包括數個沿著工裝圈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在工裝圈外側的壓板,所述壓板的尾端通過墊管安裝在底板上,且壓板與墊管之間活動連接,壓板的前端延伸至工裝圈的內腔中,所述壓板的中部位置通過雙頭螺杆與底板相固定。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利用本發明中的加工方法對制動帶進行加工時,初步成型的制動帶留有一定餘量,再利用專用工裝對制動帶進行裝夾定位,最後再利用立車將初成型的制動帶的餘量車掉,這樣使得在進行卷板、焊接時產生的誤差利用留有的餘量進行抵消,採用這種二次加工的方式,能夠很好的保證加工的制動帶的內壁的圓度與制動盤貼合。
在利用工裝對制動帶進行裝夾時,通過工裝圈模擬制動帶的安裝後的形態,並通過凹槽與制動帶鎖緊塊之間的配合,從而實現只需一次找正即可對制動帶進行多次裝夾加工。
在將制動帶放入工裝圈進行壓緊前,如工裝圈的內壁與制動帶之間存有間隙,可通過等厚鋼片塞在工裝圈與制動帶之間,保證制動帶的夾緊。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絞車制動帶加工工裝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絞車制動帶加工工裝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的實施例可以使本專業的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發明,但並不因此將本發明限制在所述的實施例範圍之中。
本發明中絞車制動帶加工方法通過下述步驟具體實現:
第一步,制動帶初加工:首先,根據絞車的制動盤的周長計算出需要的制動帶的周長,然後,根據計算出的周長裁切出對應的長度,並利用卷板機卷板後焊接,初步形成一制動帶,且此時成型的制動帶的內壁的直徑比計算出的實際需要的制動帶內壁的直徑小1-2mm。
第二步,制動帶定位:利用專用加工工裝對制動帶進行找正。
如圖1、圖2所示,加工工裝包括一底板1,該底板1呈圓盤狀,在底板的上端安裝有一工裝圈2,該工裝圈2與安裝制動帶3的制動盤相對應。
工裝圈2呈圓環狀,在工裝圈2上具有一容制動帶3的兩個端部伸出的缺口4,同時在工裝圈2上位於缺口相對的一側具有一凸起5,在該凸起5的內側壁具有一與制動帶鎖緊塊6嵌入的凹槽7。
一壓緊單元,該壓緊單元安裝在底板1的上端,並對制動帶3進行壓緊。
壓緊單元包括數個沿著工裝圈2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在工裝圈外側的壓板8,壓板8的尾端通過墊管9安裝在底板1上,且壓板8與墊管9之間活動連接,壓板8的前端延伸至工裝圈2的內腔中,壓板8的中部位置通過雙頭螺杆與底板1相固定,同時在底板1上具有與雙頭螺杆10相一一對應的螺紋盲孔,在壓板8上具有與雙頭螺杆10相一一對應的螺紋通孔。
在壓板8與制動帶3之間設有鋼片,在壓板8壓緊制動帶3時,如壓板8與制動帶3之間存有間隙,可通過等厚鋼片塞在壓板8與制動帶3之間,保證制動帶3的夾緊。
將第一步中初步成型後的制動帶3放入工裝圈2內,並將制動帶3的鎖緊塊6的工裝圈2的凹槽7內,從而實現對會自動帶3的找正定位,然後將各個壓板8的前端置於制動帶3的上端後,再通過各個雙頭螺杆10將壓板8鎖緊固定,從而完成制動帶3的裝夾。
第三步,制動帶二次加工:將定位壓緊好的制動帶及加工工裝安裝於立車上,並利用刀具將除成型的制動帶內壁的1-2mm的餘量車掉,從而最終形成實際計算所需要的制動帶。
利用本發明中的加工方法對制動帶進行加工時,初步成型的制動帶留有一定餘量,再利用專用工裝對制動帶進行裝夾定位,最後再利用立車將初成型的制動帶的餘量車掉,這樣使得在進行卷板、焊接時產生的誤差利用留有的餘量進行抵消,採用這種二次加工的方式,能夠很好的保證加工的制動帶的內壁的圓度與制動盤貼合。
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