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維修行車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0:34:51 2
專利名稱:井下維修行車支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液壓系統機械吊裝及移動過程中使用的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在煤礦井下綜採工作面,皮帶機機頭安裝、維修時需對皮帶機機頭部件進行吊裝、 移動,機頭部件一般有數噸重,井下行車是維修時對皮帶機機頭部件進行吊裝的專用設備。 現有的井下設備支架,如井下支護大多是在支柱上固定一個液壓油缸,通過調整液壓油缸的活塞杆長度,來調整支撐柱的高度。由於井下行車負重大,井下巷道空間較小,只有一臺液壓油缸的支柱不適合作井下行車的支柱。
發明內容
本發明井下維修行車支架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井下維修行車支架,採用兩臺液壓油缸連接的結構,佔用空間小,支撐安裝調整方便,適合作井下行車的支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井下維修行車支架,包括矩形框架和多組支架,每兩段外架用一個導軌聯接座聯接,形成一個矩形框架,所述支架包括上撐頂油缸和立柱油缸,上撐頂油缸的缸體固定在聯接座的側面,在上撐頂油缸缸體的底部與立柱油缸活塞杆上端聯接固定。所述上撐頂油缸的活塞杆上端固定有頂片。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佔用空間小,支撐安裝調整方便,適合作井下行車的支柱。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 一外架,2—導軌,3—導軌聯接座,4一上撐頂油缸,5—頂片,6—立柱油缸, 7—導軌輪,8—行車,9一行車縱向電機,10—行車橫向電機。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井下維修行車支架,包括矩形框架和多組支架,每兩段外架1用一個導軌聯接座3聯接,形成一個矩形框架,所述支架包括上撐頂油缸4和立柱油缸6,上撐頂油缸4的缸體固定在聯接座3的側面,在上撐頂油缸4缸體的底部與立柱油缸6活塞杆上端聯接固定。所述上撐頂油缸6的活塞杆上端固定有頂片5。本發明使用的行車結構與現有工廠使用的行車結構相同。井下維修行車支架在井下安裝好後,啟動液壓泵,將各立柱油缸6頂起,使軌道升到適當高度,將上各撐頂油缸4頂起,使活塞上端的頂片5和巷道頂部接觸。行車8兩端安裝有四個軌道輪7,軌道輪7通過縱向行走電機9驅動,可在軌道2上縱向移動;行車中部為橫向軌道,行車8機座上的橫向行走輪11可在行車橫向電機10的驅動下在行車架橫向軌道上移動。本實施例矩形框架設置有10套由上撐頂油缸和立柱油缸組成的上下傳動支撐裝置。可根據需求靈活增減導軌數量及支撐裝置來滿足實際使用。本發明自帶液壓泵站系統,可對各液壓裝置進行控制。
權利要求
1.井下維修行車支架,包括矩形框架和多組支架,每兩段外架(1)用一個導軌聯接座 (3)聯接,形成一個矩形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包括上撐頂油缸(4)和立柱油缸(6), 上撐頂油缸的缸體固定在聯接座(3)的側面,在上撐頂油缸(4)缸體的底部與立柱油缸(6)活塞杆上端聯接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井下維修行車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撐頂油缸(6)的活塞杆上端固定有頂片(5)。
全文摘要
井下維修行車支架,屬於液壓系統機械吊裝及移動過程中使用的支撐裝置,主要技術特徵是每兩段外架用一個導軌聯接座聯接,形成一個矩形框架,所述支架包括上撐頂油缸和立柱油缸,上撐頂油缸的缸體固定在聯接座的側面,在上撐頂油缸缸體的底部與立柱油缸活塞杆上端聯接固定,本發明佔用空間小,支撐安裝調整方便,適合作井下行車的支柱。
文檔編號B66C6/00GK102229401SQ20111013937
公開日2011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7日
發明者張士民, 張躍文, 張雨樵, 慎高升, 梅靜, 王亞亮 申請人:山西東華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