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小型化粉末冶金齒輪箱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7:30:02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齒輪箱,具體是一種高傳動比的小型化粉末冶金齒輪箱。
背景技術:
齒輪箱主要用於加速減速,可以改變傳動方向,例如我們用兩個扇形齒輪可以將力垂直傳遞到另一個轉動軸,可以用於改變轉動力矩,同等功率條件下,速度轉的越快的齒輪,軸所受的力矩越小,反之越大。齒輪箱是機械傳動中廣泛應用的重要部件,齒輪嚙合時,由於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齒距、齒形等誤差,在運轉過程中會產生嚙合衝擊而發生與齒輪嚙合頻率相對應的噪聲,齒面之間由於相對滑動也發生摩擦噪聲。而且,齒輪箱必須具有足夠的剛性去承受力和力矩的作用,防止變形,保證傳動質量。
粉末冶金具有原材料利用率高、製造成本低、材料綜合性好、可近淨成型、產品精度高且穩定等優點,還可製造傳統鑄造方法和機械加工方法無法製備的材料和難以加工的零件。對於有一定傳遞扭矩要求的應用場合,如房車電動遮陽棚的開啟與閉合等,利用粉末冶金技術製備齒輪箱生產效率高、而且比塑料齒輪具有更大的傳動扭矩和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傳動比、噪聲小的小型化粉末冶金齒輪箱。
為了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小型化粉末冶金齒輪箱,包括齒圈,所述齒圈內側設置有齒形,所述齒圈內側設置有傳動件,所述傳動件包括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架底部安裝有傳動杆,所述第一行星架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安裝軸,所述第一安裝軸上安裝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間安裝有第一中心齒輪,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一中心齒輪相互嚙合,所述第一齒輪與齒圈嚙合;所述第一齒輪、第一中心齒輪上安裝有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架上設置有多個第二安裝軸,所述第二安裝軸上安裝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間安裝有第二中心齒輪,所述第二齒輪和第二中心齒輪相互嚙合,所述第二齒輪與齒圈嚙合;所述第二齒輪、第二中心齒輪上安裝有第三行星架,所述第三行星架上設置有多個第三安裝軸,所述第三安裝軸上安裝有第三齒輪,所述第三齒輪間安裝有第三中心齒輪,所述第三齒輪和第三中心齒輪相互嚙合,所述第三齒輪與齒圈嚙合,所述第三齒輪、第三中心齒輪上安裝有頂蓋。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安裝軸、第二安裝軸、第三安裝軸為三個,第一安裝軸、第二安裝軸、第三安裝軸上均安裝有齒輪(即分別為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
本實用新型的齒輪箱具有高傳動比,傳動比高達106,而且噪聲小,粉末冶金工藝確保了齒輪箱能夠承受較高的剛性和力矩,不會產生變形,保證傳動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機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行星架示意圖。
圖3為第二行星架示意圖。
圖4為第三行星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小型化粉末冶金齒輪箱,包括齒圈1,所述齒圈1內側設置有齒形,所述齒圈1內側設置有傳動件,所述傳動件包括第一行星架3,所述第一行星架3底部安裝有傳動杆2,所述傳動杆2所作為輸出軸。
如圖2所示,所述第一行星架3上設置有三個第一安裝軸4,所述第一安裝軸4上安裝有第一齒輪5,所述第一齒輪5間安裝有第一中心齒輪6,所述第一齒輪5和第一中心齒輪6相互嚙合,所述第一齒輪5與齒圈1嚙合。
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齒輪5、第一中心齒輪6上安裝有第二行星架7,所述第二行星架7上設置有三個第二安裝軸8,所述第二安裝軸8上安裝有第二齒輪9,所述第二齒輪9間安裝有第二中心齒輪15,所述第二齒輪9和第二中心齒輪15相互嚙合,所述第二齒輪9與齒圈1嚙合。
如圖4所示,所述第二齒輪9、第二中心齒輪15上安裝有第三行星架10,所述第三行星架10上設置有三個第三安裝軸11,所述第三安裝軸11上安裝有第三齒輪12,所述第三齒輪12間安裝有第三中心齒輪13,所述第三齒輪12和第三中心齒輪13相互嚙合,所述第三齒輪12與齒圈1嚙合,所述第三齒輪12、第三中心齒輪13上安裝有頂蓋14。
使用時,齒圈1轉動,齒圈1內齒輪的相互嚙合、傳動,將動力傳動給傳動杆2(輸出軸),從而獲得較高的傳動比,改變轉動力矩。
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