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遮陽裝置的汽車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2:17:46 2
專利名稱:帶遮陽裝置的汽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帶遮陽裝置的汽車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夏天,氣溫較高,中午的時候太陽很曬,汽車停在露天,在太陽的暴曬下車內溫度很高,人們剛剛進入車內時會很熱,由於前擋風玻璃面積較大,太陽主要是從前擋風玻璃曬進車內,使車內溫度升高,現有的汽車一般都沒有設置前擋風玻璃遮陽裝置。發明內容[0003]為了解決現有的汽車一般都沒有設置前擋風玻璃遮陽裝置,容易使太陽從前擋風玻璃曬進車內,使車內溫度升高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遮陽裝置的汽車,該帶遮陽裝置的汽車設置有防曬布,可以在停車後,拉下防曬布,遮擋在前擋風玻璃內側,減少太陽通過前擋風玻璃曬進車內,一定程度上降低車內的溫度,並且,車內設置有圓形凹槽,圓形凹槽內填充有活性炭,可以吸附車內的有害氣體。[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遮陽裝置的汽車,包括汽車,汽車的前側設置有前擋風玻璃,前擋風玻璃的上側車架橫梁兩側設置有固定座,滾筒的兩端設置有連接軸,連接軸安裝在固定座上,連接軸可在固定座內轉動,滾筒上卷繞有防曬布,防曬布的外端設置有拉杆,拉杆的下方兩側均設置有連接環,連接環的中心設置有圓孔,前擋風玻璃的下側車架橫梁的相應位置設置有兩個凸柱,凸柱可卡在圓孔內,前擋風玻璃的左側車架縱梁位置設置有圓形凹槽,圓形凹槽內填充有活性炭,圓形凹槽的外側設置有帶孔的蓋子。[0005]由於該帶遮陽裝置的汽車包括汽車,汽車的前側設置有前擋風玻璃,前擋風玻璃的上側車架橫梁兩側設置有固定座,滾筒的兩端設置有連接軸,連接軸安裝在固定座上,連接軸可在固定座內轉動,滾筒上卷繞有防曬布,防曬布的外端設置有拉杆,拉杆的下方兩側均設置有連接環,連接環的中心設置有圓孔,前擋風玻璃的下側車架橫梁的相應位置設置有兩個凸柱,凸柱可卡在圓孔內,前擋風玻璃的左側車架縱梁位置設置有圓形凹槽,圓形凹槽內填充有活性炭,圓形凹槽的外側設置有帶孔的蓋子,因此該帶遮陽裝置的汽車設置有防曬布,可以在停車後,拉下防曬布,遮擋在前擋風玻璃內側,減少太陽通過前擋風玻璃曬進車內,一定程度上降低車內的溫度,並且,車內設置有圓形凹槽,圓形凹槽內填充有活性炭,可以吸附車內的有害氣體。
[0006]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07]圖I是實施例帶遮陽裝置的汽車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如圖I所示,一種帶遮陽裝置的汽車,包括汽車,汽車的前側設置有前擋風玻璃9,前擋風玻璃9的上側車架橫梁I兩側設置有固定座3,滾筒5的兩端設置有連接軸4,連接軸4安裝在固定座3上,連接軸4可在固定座3內轉動,滾筒5上卷繞有防曬布6,防曬布6 可以拉出來,也可以繞著滾筒5卷回去,防曬布6的外端設置有拉杆7,拉杆7的下方兩側均設置有連接環8,連接環8的中心設置有圓孔12,前擋風玻璃9的下側車架橫梁2的相應位置設置有兩個凸柱10,凸柱10可卡在圓孔12內,前擋風玻璃9的左側車架縱梁位置設置有圓形凹槽11,圓形凹槽11內填充有活性炭,圓形凹槽11的外側設置有帶孔的蓋子。 活性炭可以吸附車內的有害氣體。防曬布6屬於現有技術,主要由鋁箔粘貼在無紡布上製成。停車後,拉下拉杆7,使防曬布6拉下來,再將拉杆7的連接環8的圓孔12卡在凸柱10 內,使防曬布6遮擋在汽車前擋風玻璃的內側,減少太陽通過前擋風玻璃曬進車內,一定程度上降低車內的溫度。
權利要求1.一種帶遮陽裝置的汽車,包括汽車,汽車的前側設置有前擋風玻璃(9),其特徵是前擋風玻璃(9)的上側車架橫梁(I)兩側設置有固定座(3),滾筒(5)的兩端設置有連接軸(4),連接軸(4)安裝在固定座(3)上,連接軸(4)可在固定座(3)內轉動,滾筒(5)上卷繞有防曬布(6),防曬布(6)的外端設置有拉杆(7),拉杆(7)的下方兩側均設置有連接環(8),連接環(8)的中心設置有圓孔(12),前擋風玻璃(9)的下側車架橫梁(2)的相應位置設置有兩個凸柱(10),凸柱(10)可卡在圓孔(12)內,前擋風玻璃(9)的左側車架縱梁位置設置有圓形凹槽(11),圓形凹槽(11)內填充有活性炭,圓形凹槽(11)的外側設置有帶孔的蓋子。
專利摘要一種帶遮陽裝置的汽車,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包括汽車,汽車的前側設置有前擋風玻璃,前擋風玻璃的上側車架橫梁兩側設置有固定座,滾筒的兩端設置有連接軸,連接軸安裝在固定座上,連接軸可在固定座內轉動,滾筒上卷繞有防曬布,防曬布的外端設置有拉杆,拉杆的下方兩側均設置有連接環,連接環的中心設置有圓孔,前擋風玻璃的下側車架橫梁的相應位置設置有兩個凸柱,凸柱可卡在圓孔內,前擋風玻璃的左側車架縱梁位置設置有圓形凹槽,圓形凹槽內填充有活性炭,圓形凹槽的外側設置有帶孔的蓋子,該帶遮陽裝置的汽車設置有防曬布,減少太陽通過前擋風玻璃曬進車內。
文檔編號B60J11/08GK202806312SQ20122049263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1日
發明者熊立芬 申請人:熊立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