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力鍋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4:48:56
專利名稱:一種壓力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力鍋。
背景技術:
現有的的壓力鍋由鍋體、鍋蓋、密封圈和減壓閥構成,其中減壓閥是一個壓住開設在鍋蓋頂部的出氣管管口處的重錘,因為重錘的重量不能太大,所以,出氣管的管口不能太大,從而造成在使用過程中出氣管管口極易被堵塞,而發生爆炸的危險。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壓力鍋中存在的容易爆炸的問題,而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的壓力鍋。
技術方案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壓力鍋,包括鍋體、鍋蓋和密封圈,鍋體與鍋蓋之間旋轉扣合,其旋轉扣合方式與現有的壓力鍋的鍋蓋與鍋體的扣合方式相同,其特徵在於鍋體埠與鍋蓋之間設有密封蓋,密封蓋與鍋蓋之間設有彈簧和限位機構,密封蓋與鍋體的埠之間設有密封圈。使用過程中,當鍋體內壓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密封蓋克服彈簧力的作用使密封圈與鍋體之間的間隙增大以向外洩壓。
所述壓力鍋,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機構是固定在密封蓋上的限位柱,限位柱上部設有限位塊,限位柱下部經鍋蓋上的通孔伸入後與密封蓋固定。其作用是防止打開鍋蓋時密封蓋與鍋蓋在彈簧力作用下分離。
所述壓力鍋,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塊是螺母,螺母與所述限位柱螺紋連接。出廠前先將螺母的位置調節好,以使鍋蓋與密封蓋之間的彈簧力適當。
所述壓力鍋,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柱上開有連通鍋體內腔的軸向通孔,在通孔上側配有重錘。重錘與限位柱的軸向通孔構成洩壓機構。
所述壓力鍋,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蓋內側設有截面為「⊥」的環形筋,所述密封圈外側設有該環形筋相配的截面為「T」的環形槽。
有益效果由於採用了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因為密封蓋足夠大,而且密封蓋與鍋蓋之間彈性連接,當壓力鍋內的壓力過大時,整個密封蓋打開以快速向處洩壓,所以不會因鍋內物品的堵塞而發生爆炸的問題,提高了安全性。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壓力鍋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鍋體,4、密封圈,31、環形筋,21、扣勾,11、扣翼,6、彈簧,2、鍋蓋,32、限位柱,33、限位塊,3、密封蓋,5、重錘。
具體實施方式
從附圖中可見,所述壓力鍋,包括鍋體1、鍋蓋2和密封圈4,鍋蓋2與鍋體1相對旋轉一角度後使鍋蓋上的扣勾21扣住鍋體1上的扣翼11,密封蓋3與鍋蓋2之間設有多個彈簧6,限位柱32上部設有環形的限位塊33,限位柱32下部經鍋蓋上的通孔伸入後與密封蓋3固定對鍋蓋和密封蓋起限位作用,限位柱32上的軸向通孔連通鍋體內腔,限位柱通孔上側放置重錘5,密封蓋內側設有截面為「⊥」的環形筋31,密封圈4外側設有密封蓋內側的環形筋31相配的截面為「T」的環形槽4,環形筋與環形槽相配使密封圈4固定在密封蓋上,密封圈4內側與鍋體跌級的上側相接觸。正常使用時,當鍋體內壓增大到一定程度時,首先重錘5與限位柱32的軸向通孔上側面分離洩壓,一但限位柱上的通孔被雜物堵塞,則鍋體內的壓力超過設定值時,密封蓋3克服各彈簧力的作用使密封圈4與鍋體1跌級之間的間隙增大以向外洩壓。只需將鍋蓋與鍋體之間相對旋轉一角度後,使扣勾21與扣翼11錯位即可將鍋蓋打開,同時密封蓋3與鍋蓋2之間被限位柱32上的限位塊33限位而不能分離。
圖中的限位塊33可以是螺母,它與限位柱32螺紋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壓力鍋,包括鍋體、鍋蓋和密封圈,其特徵在於鍋體埠與鍋蓋之間設有密封蓋,密封蓋與鍋蓋之間設有彈簧和限位機構,密封蓋與鍋體的埠之間設有密封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壓力鍋,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機構是固定在密封蓋上的限位柱,限位柱上部設有限位塊,限位柱下部經鍋蓋上的通孔伸入後與密封蓋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壓力鍋,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塊是螺母,螺母與所述限位柱螺紋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壓力鍋,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柱上開有連通鍋體內腔的軸向通孔,在通孔上側配有重錘。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壓力鍋,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蓋內側設有截面為「」的環形筋,所述密封圈外側設有該環形筋相配的截面為「」的環形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可靠的壓力鍋,包括鍋體、鍋蓋和密封圈,其特徵在於鍋體埠與鍋蓋之間設有密封蓋,密封蓋與鍋蓋之間設有彈簧和限位機構,密封蓋與鍋體的埠之間設有密封圈。
文檔編號A47J27/08GK2897088SQ200620054200
公開日2007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3日
發明者陳瑩 申請人: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