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鮮防潮茶葉盒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8:36:11 2
保鮮防潮茶葉盒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保鮮防潮茶葉盒,包括:盒體和盒蓋,所述盒蓋與盒體配合連接,所述盒體內部設置有多個隔板,所述多個隔板將盒體內部分成多個內盒體,所述內盒體內壁設置有竹炭吸附層,所述內盒體上配合設置有內盒蓋,所述內盒蓋內部設置有保鮮層。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保鮮防潮茶葉盒,能夠保證茶葉新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
【專利說明】保鮮防潮茶葉盒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食品包裝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保鮮防潮茶葉盒。
【背景技術】
[0002]茶是一種色、香、味兼具的口常飲料,與咖啡、可可並稱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我國是茶葉的原產地,也是世界最大的茶葉生產地、出口地和消費地。茶葉是我國人民非常喜愛的傳統飲品。經過現代科學的分析和鑑定,茶是一種極具保健功能的飲品,非常適合現代人飲用。茶葉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長期飲茶,有助於現代人的身體健康。
[0003]但茶葉在保存過程中容易受到各種真菌的侵害而損害其品質,嚴重的甚至導致茶葉發生黴變、產生多種有毒的代謝產物而不能飲用。由於茶葉是極易吸溼和吸附其他氣味的,以至於影響茶葉的色、香、味、形,從而失去茶葉本身特有的風味與品質。目前,茶葉大多是採用小塑料包裝後,放入茶葉盒中,時間一長,茶葉就會由於受潮等影響而失去原有的風味和品質。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保鮮防潮茶葉盒,能夠保證茶葉新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保鮮防潮茶葉盒,包括:盒體和盒蓋,所述盒蓋與盒體配合連接,所述盒體內部設置有多個隔板,所述多個隔板將盒體內部分成多個內盒體,所述內盒體內壁設置有竹炭吸附層,所述內盒體上配合設置有內盒蓋,所述內盒蓋內部設置有保鮮層。
[0006]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竹炭吸附層表面設置有過濾網。
[0007]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盒體和盒蓋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內盒體和內盒蓋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0008]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盒體內部上設置有隔溫層。
[0009]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內盒蓋上黏貼有標籤欄。
[00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保鮮防潮茶葉盒,能夠保證茶葉新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明保鮮防潮茶葉盒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盒體,2、盒蓋,3、隔板,4、內盒體,5、竹炭吸附層,6、內盒蓋,7、保鮮層。
【具體實施方式】[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3]請參閱圖1,一種保鮮防潮茶葉盒,包括:盒體I和盒蓋2,所述盒蓋2與盒體I配合連接,所述盒體I內部設置有多個隔板3,所述多個隔板3將盒體I內部分成多個內盒體4,所述內盒體4內壁設置有竹炭吸附層5,所述內盒體上配合設置有內盒蓋6,所述內盒蓋6內部設置有保鮮層7。
[0014]另外,所述竹炭吸附層表5面設置有過濾網,竹炭吸附層5能有效吸附雜質和細菌。
[0015]另外,所述盒體I和盒蓋2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內盒體4和內盒蓋6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0016]另外,所述盒體I內部上設置有隔溫層,隔溫層有效減少盒體內部與外界的熱傳遞,保證茶葉新鮮。
[0017]另外,所述內盒蓋6上黏貼有標籤欄,標籤欄可以填寫內盒體中放置的茶葉的品種。
[0018]區別於現有技術,本發明保鮮防潮茶葉盒,能夠保證茶葉新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
MTv o
[001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保鮮防潮茶葉盒,其特徵在於,包括:盒體和盒蓋,所述盒蓋與盒體配合連接,所述盒體內部設置有多個隔板,所述多個隔板將盒體內部分成多個內盒體,所述內盒體內壁設置有竹炭吸附層,所述內盒體上配合設置有內盒蓋,所述內盒蓋內部設置有保鮮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鮮防潮茶葉盒,其特徵在於,所述竹炭吸附層表面設置有過濾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鮮防潮茶葉盒,其特徵在於,所述盒體和盒蓋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內盒體和內盒蓋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鮮防潮茶葉盒,其特徵在於,所述盒體內部上設置有隔溫層。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鮮防潮茶葉盒,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盒蓋上黏貼有標籤欄。
【文檔編號】B65D25/02GK103612830SQ201310444110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6日
【發明者】謝高萍 申請人:常州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