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機減速箱傳動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0:46:16 1
紡織機減速箱傳動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減速箱傳動結構,公開了一種紡織機減速箱傳動結構,包括輸入軸,輸出軸,輸入軸上設有輸出齒輪;輸出齒輪與第一蝸杆上的第一輸入齒輪嚙合,第一蝸杆上的第一輸出齒輪與第三傳動軸上的第三輸入齒輪嚙合,第三傳動軸上的第三輸出齒輪與第四蝸杆上的第四輸入齒輪嚙合,第四蝸杆上的第四輸出齒輪與輸出軸上的第五輸入齒輪嚙合,輸出軸上設置第五輸出齒輪。本實用新型通過四級傳動,二級渦輪蝸杆降速傳動,各個傳動軸與傳動齒輪之間結構緊湊,減小了齒輪箱體積,渦輪蝸杆傳動還具有制動效果好,避免和減小齒輪磨損等優點。
【專利說明】紡織機減速箱傳動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減速箱傳動結構,尤其涉及了一種紡織機減速箱傳動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的紡織機減速箱傳動結構體積大,傳動結構結構複雜,齒輪布置不合理,從而導致齒輪磨損嚴重。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紡織機的減速箱體積大,傳動結構結構複雜,齒輪磨損嚴重等缺點,提供了一種通過四級傳動,同時各個傳動軸與傳動齒輪之間結構緊湊,具有減速比大,齒輪磨損小等優點的紡織機減速箱傳動結構。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0005]紡織機減速箱傳動結構,包括輸入軸,輸出軸,輸入軸上設有輸出齒輪;輸出齒輪與第一蝸杆上的第一輸入齒輪哨合,第一蝸杆上的第一輸出齒輪與第三傳動軸上的第三輸入齒輪嚙合,第三傳動軸上的第三輸出齒輪與第四蝸杆上的第四輸入齒輪嚙合,第四蝸杆上的第四輸出齒輪與輸出軸上的第五輸入齒輪哨合,輸出軸上設置第五輸出齒輪。本結構與現有技術中的減速箱相比,在滿足相同減速比的情況下,採用的齒輪少,具有生產成本低,維修方便等優點;同時,採用第一蝸杆與第四蝸杆設計,能夠有效的抵消系統內反作用力,制動效果好,同時也能降低齒輪磨損。第三輸入齒輪與第五輸入齒輪為渦輪,採用灰鐵製成,具有耐磨等優點。
[0006]作為優選,第三傳動軸設置在輸入軸的下方。
[0007]作為優選,第四蝸杆設置在第三傳動軸的下方。
[0008]作為優選,輸出軸設置在第三傳動軸的後方。
[0009]作為優選,第一蝸杆、第四蝸杆與輸出軸三軸的軸中心線兩兩異面垂直。
[0010]輸出齒輪與第一輸入齒輪的齒數比為:25:22。第一輸出齒輪與第三輸入齒輪的齒數比為1:10。第三輸出齒輪與第四輸入齒輪的齒數比為:27:24。第四輸出齒輪與第五輸入齒輪的齒數比為:1:34。減速箱整體的減速比能夠達到:266:1,齒數比能靈活配置達到需求的減速比。
[0011]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四級傳動,二級渦輪蝸杆降速傳動,各個傳動軸與傳動齒輪之間結構緊湊,減小了齒輪箱體積,渦輪蝸杆傳動還具有制動效果好,避免和減小齒輪磨損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圖。
[0013]以上附圖中各數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其中I一輸入軸、2—第一蝸杆、3一第二傳動軸、4一第四蝸杆、5一輸出軸、11一輸出齒輪、21一第一輸入齒輪、22一第一輸出齒輪、31—第二輸入齒輪、32—第二輸出齒輪、41一第四輸入齒輪、42—第四輸出齒輪、51一第五輸入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1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5]實施例1
[0016]紡織機減速箱傳動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輸入軸1,輸出軸5,輸入軸I上設有輸出齒輪11 ;輸出齒輪11與第一蝸杆2上的第一輸入齒輪21哨合,第一蝸杆2上的第一輸出齒輪22與第三傳動軸3上的第三輸入齒輪31嚙合,第三傳動軸3上的第三輸出齒輪32與第四蝸杆4上的第四輸入齒輪41嚙合,第四蝸杆4上的第四輸出齒輪42與輸出軸5上的第五輸入齒輪51 B齒合,輸出軸5上設置第五輸出齒輪52。米用第一蝸杆2與四蝸杆4,具有制動力加強,齒輪損耗小的優點。第三輸入齒輪31與第五輸入齒輪51為渦輪,採用灰鐵製成,具有耐磨等優點。由於設置了第三傳動軸3,利用第三傳動軸3上安裝的第三輸入齒輪31與第三輸出齒輪32起到過渡作用,有效的達到減速的目的,同時減小了齒輪的損耗。
[0017]第三傳動軸3設置在輸入軸I的下方。第四蝸杆4設置在第三傳動軸3的下方。輸出軸5設置在第三傳動軸3的後方。由於第三傳動軸3設置在輸入軸I的下方,第四蝸杆4設置在第三傳動軸3的下方,輸出軸5設置在第三傳動軸3的後方,因此,整個傳動機構結構非常緊湊,與傳統的減速箱相比,明顯降低了整個減速箱的體積。第一蝸杆2、第四蝸杆4與輸出軸5三軸的軸中心線兩兩異面垂直。
[0018]輸出齒輪11與第一輸入齒輪21的齒數比為:25:22。第一輸出齒輪22與第三輸入齒輪31的齒數比為1:10。第三輸出齒輪32與第四輸入齒輪41的齒數比為:27:24。第四輸出齒輪42與第五輸入齒輪51的齒數比為:1:34。減速箱整體的減速比能夠達到:266:1。本領域技術人員也能夠根據實際需要,通過調節和改變各個齒輪之間的齒數比,以達到所需要的傳動比。
[0019]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範圍。
【權利要求】
1.紡織機減速箱傳動結構,包括輸入軸(1),輸出軸(5),其特徵在於:輸入軸(I)上設有輸出齒輪(11);輸出齒輪(11)與第一蝸杆(2)上的第一輸入齒輪(21)哨合,第一蝸杆(2)上的第一輸出齒輪(22)與第三傳動軸(3)上的第三輸入齒輪(31)卩齒合,第三傳動軸(3)上的第三輸出齒輪(32)與第四蝸杆(4)上的第四輸入齒輪(41)嚙合,第四蝸杆(4)上的第四輸出齒輪(42)與輸出軸(5)上的第五輸入齒輪(51) B齒合,輸出軸(5)上設置第五輸出齒輪(5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機減速箱傳動結構,其特徵在於:第三傳動軸(3)設置在輸入軸(I)的下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機減速箱傳動結構,其特徵在於:第四蝸杆(4)設置在第三傳動軸(3)的下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機減速箱傳動結構,其特徵在於:輸出軸(5)設置在第三傳動軸(3)的後方。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織機減速箱傳動結構,其特徵在於:第一蝸杆(2)、第四蝸杆(4)與輸出軸(5)三軸的軸中心線兩兩異面垂直。
【文檔編號】F16H57/023GK203856968SQ201420185407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6日
【發明者】黃錫淵 申請人:杭州引春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