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軌道式自動分合鍛制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2:27:51 2
專利名稱:一種軌道式自動分合鍛制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軌道式自動分合鍛制模具,尤其適用於帶孔鍛制管件的製造。
背景技術:
一般生產企業的鍛制模具,都是上下兩面進行擠壓,其模具之間一般都形成鍛制工件的飛邊,形成被衝壓物的材料浪費,且加工工藝複雜。同時由於是上下兩面擠壓,在其它側面上擠壓成形很難,給工件加工帶來極大的不便。因此,人們希望有一種能夠克服上述缺點的模具問世。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軌道式自動分合鍛制模具,它能給工件多側面同時加壓,且使被壓工件不產生飛邊。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芯模固定壓板、上衝頭、芯模、芯模套、外模套、右T型滑塊、右衝頭、頂杆、頂杆導套、左T型滑塊、左衝頭、斜鍵、斜槽、T型槽等構成,芯模套前後兩面上設有斜鍵,左右兩面上各設有T型滑塊,外模套與芯模套相對應的配合面上分別設有斜槽和T型槽。
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合理、節約原材、工作效率高等優點。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左視圖。
附圖中,1為芯模固定壓板(將3固定在4上)、2為上衝頭(固定在主動力設備上)、3為芯模、4為芯模套(1、3、4沿著F-F剖為兩片)、5為外模套、6為右T型滑塊、7為右衝頭、8為工件、9為頂杆、10為頂杆導套(沿F-F剖為兩片)、11為左T型滑塊、12為左衝頭,4-A/BA為芯模套4上的斜鍵;B為在外模套5上的斜槽。2-TT為外模套5上的T型槽。
具體實施例如附圖所示,加熱後的材料進入模腔後,衝頭2在主動力的作用下,向下擠壓,使原材料作熱塑性變形,擠滿型腔成形。並且衝頭2向下擠壓的同時,在向下擠壓力的作用下,芯模套4的兩斜面沿著外模套5的兩斜面向下微量運行。使芯模3兩分合面越壓越緊,無間隙,不造成跑料和飛邊。上衝頭2按預調好的行程使工件成形後,上衝頭2提升上行,上衝頭座上的兩根連杆帶動其附設裝置使頂杆9上升,頂著芯模套4及左右T型滑塊帶動左右衝頭上升,並向兩邊分開(此時在上升過程中,芯模套4兩直面上的各兩根斜鍵A沿著外模套5兩直面上各兩斜槽B向上運動,同時使芯模3、芯模套4向兩邊作平行分開運動,左右兩T型滑塊11、6沿著外模套5上的T型槽上升,且帶動左右衝頭12,7脫離工件)。按預定的行程停止後,取出工件8。啟動附屬氣動裝置,頂杆9下的活塊離位,使頂杆9懸空,芯模3、芯模套4、在無外力作用下靠自重沿原來上升的軌跡自由落下,完成合模復位。其過程就這樣循環往復。
權利要求1.一種軌道式自動分合鍛制模具,它包括芯模固定壓板(1)、上衝頭(2)、芯模(3)、芯模套(4)、外模套(5)、右T型滑塊(6)、右衝頭(7)、頂杆(9)、頂杆導套(10)、左T型滑塊(11)、左衝頭(12)、斜鍵(A)、斜槽(B)、T型槽(T)構成,其特徵在於芯模套(4)的前後兩面各設有斜鍵(A),左右兩面上分別設有T型滑塊11、6,外模套(5)與芯模套(4)相對應的配合面上分別設有斜槽(B)、T型槽(T)。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軌道式自動分合鍛制模具。當前一般鍛制模具,都是上、下兩面進行擠壓,形成鍛制工件的飛邊,造成材料浪費,且加工工藝複雜。本實用新型在芯模套前後兩面上設有的斜鍵,左右兩面上各設有T型滑塊,外模套與芯模套相對應的配合面上分別設有斜槽和T型槽。隨著上衝頭的向下運動,使得芯模兩分合面越壓越緊,無間隙,故而實現無跑料、無飛邊,同時通過芯模套與外模套上的所設部件的配合,推動水平衝頭擠壓物料充滿模腔成形。隨上衝頭向上運動,上述所有部件向相反方向運動,實現自動脫模。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合理、節約原材、工作效率高等優點。
文檔編號B21J13/02GK2808356SQ20052007140
公開日2006年8月23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2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2日
發明者李之海, 王登明 申請人:江蘇海達管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