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立式抽油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9:47:01 3
專利名稱:一種立式抽油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抽油機,屬油田抽油機裝置類。
背景技術:
抽油機投產後,由井井下原油物性及地層壓力較低等原因,一些油井要採用抽油機進行採油,目前應用的抽油機只能滿足油井排量48-80m3/d、載荷6-14噸的油井需要,對於大產液量,大負荷油井採油需求的長衝程,重型立式智能抽油機,未見報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便是為了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的一種立式抽油機,能滿足油田大產液量,大負荷採油需要。
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由底座上邊的電機,通過聯軸器連接的減速器、主動滾筒及抽油機光杆組成;所述的主動滾筒上邊纏繞有膠帶柔性物,該柔性物一端通過前天車輪與後天車輪與抽油機光杆相連接,另一端與配重箱連結,而前、後天車輪與讓位裝置連結,所述的電機、減速器與液力剎車和手動剎車連接。
所述的電動機為正反運轉方式,用單片機控制。
所述的支架為桁架結構,主滾筒為圓筒狀,其中圓筒表面的1/4長度呈慚開線狀,3/4長度為圓弧螺旋線狀。
所述的柔性物材質為橡膠或鋼繩、尼龍繩製作。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顯著特點。
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了智能化作業系統,可實現抽油機衝程、衝次無級調節能適合長衝程的油井需要,另外旋轉動力部份放置在地面位置,能滿足作業需求,施工時,且不需任何起吊設備,傳動裝置使用了柔性物懸繩器,可以根據井下負荷,更換時特別方便,該裝置利用配重箱代替了原抽油機重塊,抽油機光杆上、下運動通過前、後天車輪固定方式,用電機直接帶動從而去掉了驢頭設備,因此,減輕了抽油機重量,使用正、反轉電機還會增大抽油機工作動力,從而可滿足大負荷需要。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側視圖。
圖中由1、主動滾筒,2、聯軸器3、電機,4、液力剎車,5、減速器,6、手動剎車,7、底座,8、支架,9、柔性物,10、配重箱,11、讓位裝置,12、平臺,13、後天車輪,14、導輪,15、前天車輪,16、光杆組成。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由以下實施例給出。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圖1、2中,主動滾筒1安裝在地面,位於抽油機側面,該滾筒為一金屬圓筒,滾筒上面繞有柔性物(懸繩器),其滾筒表面1/4長度為漸開線,3/4長度為圓弧螺旋線狀,這樣可利於繞纏懸繩器,主動滾筒1中間有聯結軸2與電機3通過鍵連接,電機3採用變頻電機,可正轉與逆轉,液力剎車4與減速器5手動剎車6均安裝在電機3的工作檯面上,底座7上邊用焊接方式將支架8焊接在上邊,支架8為桁架結構,採用專用工裝定位,配重箱10為一金屬重塊,它的作用是起平衡作用,工作時,隨懸繩器即柔性物9上、下運動,讓位裝置11可使前天車輪抬起,讓出作業空間,可滿足作業時需求。
所述的前、後天車輪13、15為合金鋼鍛件,所述的電機3採用了智能控制系統(圖未畫),可控制電機加速、減速、正反轉,還可利用單片機與智能控制系統進行通訊、顯示運行參數,進行參數調節。
實施例2本實用新型工作方式電機3輸出動力經彈性套聯軸器2,傳給減速器5輸入軸,經減速器的輸出軸輸出,通過萬向軸聯軸器2帶動主動滾筒1旋轉,依靠智能控制系統控制電動機3的正反轉,驅動主動滾筒1正反轉,由纏繞在上邊的柔性物9帶動井口內的光杆16和配重箱10做重複直線運動達到抽油目的。
本實用新型可滿足單井日產液350-400m3/d抽油井需要,該抽油機上、下衝程8米,最高衝次4次/分,抽油機懸點載荷20噸。
權利要求1.一種立式抽油機,是由底座(7)上邊的電機(3)通過聯軸器(2)連結的減速器(5)、主動滾筒(1)及抽油機光杆(16)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動滾筒(1)上邊纏繞有膠帶柔性物(9),該柔性物一端通過前天車輪(15)與後天車輪(13)與抽油機光杆(16)相連接,另一端與配重箱(10)連結,前、後天車輪與讓位裝置(11)連結,所述的電機(3)、減速器(5)與液力剎車(4)和手動剎車(6)連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式抽油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電動機正反轉由智能單片機控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式抽油機,其特徵在於支架(8)為桁架結構,主滾筒(1)為圓筒狀,其中圓筒表面的長度呈慚開線狀,3/4長度為圓弧螺旋線狀。所述的柔性物(9)材質為橡膠或鋼繩、尼龍繩製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抽油機,屬油田抽油機裝置類。抽油機在油田負壓開採情況下,擔負著採油的主要任務,由於現技術抽油機負荷只能滿足48-80m
文檔編號E21B43/00GK2881158SQ20062008885
公開日2007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4日
發明者潘耀慶, 李曉慧, 石江明, 馬玲, 朱進禮, 楊紹輝 申請人:遼河石油勘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