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強板折彎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16 16:03:2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折彎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強板折彎模具。
背景技術:
與普通板料相比,高強度板具有強度高,硬度高,質量輕等優點,在汽車、大型船舶、壓力容器、工程機械、航空航天等對材料性能要求較高的行業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國內外鈑金加工企業對製品的成形精度、外觀質量、形狀複雜度要求越來越高,這同時也對摺彎模具的製造精度和使用壽命也提出的很高的要求;由於高強度板料具有非常高的強度、較好的應變硬化能力、較強的均勻變形能力、更高的疲勞特性而得到廣泛應用,當採用普通折彎模具進行折彎時,往往會首先破壞模具而無法進行折彎,高強板折彎模具正是針對這一需求進行設計製造的。
國家知識產權局於2015年4月8日公布的一篇專利申請號為201220043267.5,名稱:高強度金屬板料無壓痕模具,此專利提出如下技術方案:包括上模體、下模體、硬質轉動輥、壓板、半圓槽和臺階槽。該裝置是利用壓板的圓弧端面壓在硬質轉動輥的球面上,使得該裝置的結構較複雜。
傳統的折彎模具中板料沿下模V形槽口邊緣移動並受折彎力的擠壓,從而在下模表面上形成明顯的壓痕缺陷;模具的上模尖R弧半徑過小,引起板料開裂;R弧部位未進行淬火處理,以至於板料的彎度達不到要求;傳統的折彎模具不僅結構複雜,而且成本較高,進而影響了其應用推廣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和成本低的高強板折彎模具,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下模V形槽口兩側安裝轉動輥,轉動輥可隨板料的折彎而轉動,保護板料表面不被劃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強板折彎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上設有V形槽,所述V形槽槽口兩側設有轉動輥及容納轉動輥的圓弧形滾動槽,所述模具包括設於圓弧形滾動槽下方並固定在下模內的至少2個彈頂機構,所述轉動輥與圓弧形滾動槽接觸位置設有對應所述彈頂機構的通孔,所述彈頂機構包括金屬球、金屬球安裝座及彈簧,所述金屬球直徑大於通孔,且金屬球頂部嵌入通孔內,所述彈簧底部固定連接在下模上,頂部與金屬球安裝座固定連接,且金屬球固定安裝在金屬球安裝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下模上位於轉動輥端面的下部均設有擋板。
進一步地,所述轉動輥的硬度在HRC60以上。
進一步地,所述上模及下模材料為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
進一步地,所述轉動輥的兩端套設有軸承。
進一步地,轉動輥的截面直徑大於圓弧形滾動槽槽口的距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中下模上設有V形槽,所述V形槽槽口兩側設有轉動輥及容納轉動輥的圓弧形滾動槽,當進行折彎作業時,轉動輥可隨板料的折彎而轉動,從而使板料與轉動輥之間沒有滑動摩擦,僅有滾動摩擦,可保護板料表面不被劃傷;所述模具包括設於圓弧形滾動槽下方並固定在下模內的至少2個彈頂機構,當轉動輥受到折彎力時,轉動輥將一部分壓力傳遞給金屬球,金屬球會將底部的彈簧壓縮,從而降低了轉動輥與下模之間的壓力,當折彎作業完成時,彈簧會伸張,會將金屬球頂到通孔來完成下一次折彎作業;該結構減小了轉動輥對下模的壓力,延長了轉動輥和下模的使用壽命。
(2)本實用新型中在轉動輥兩端套有軸承,是轉動輥在兩軸承中轉動,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保護了轉動輥,避免板件在轉動輥上留下壓痕,延長了轉動輥的使用壽命。
(3)本實用新型中上模底端的圓弧部位要經過淬火處理,提高了上模表面硬度,在折彎時不會產生壓縮變形,可實現可300~500ton/m的折彎能力,並同時保證折彎精度。
(4)本實用新型中下模中的V形槽必須足夠小,以使板料允許有足夠的過彎曲,來補償板料的回彈角;同時下模口邊緣必須保持清潔完整,通過使用自由轉動的轉動輥作為下模邊緣,可使所需的實際折彎力與鋼板破裂的危險性減小。
(5)本實用新型中上、下模採用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加工組裝而成,使得安裝過程比較方便。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中的裝置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和安裝方便等優點,通過自由轉動的轉動輥消除了工件表面由於受擠壓而產生的壓痕和擦傷,有效提高了工件的外觀質量和精度。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模具側視圖;
圖2是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轉動輥的側視圖;
圖4是彈頂機構與通孔連接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上模,2、下模,3、V形槽,4、轉動輥,5、圓弧形滾動槽,6、通孔,7、金屬球,8、金屬球安裝座,9、彈簧,10、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如圖1、圖2、圖3及圖4所示,一種高強板折彎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下模2上設有V形槽3,所述V形槽3槽口兩側設有轉動輥4及容納轉動輥4的圓弧形滾動槽5,所述模具包括設於圓弧形滾動槽5下方並固定在下模2內的至少2個彈頂機構,所述轉動輥4與圓弧形滾動槽5接觸位置設有對應所述彈頂機構的通孔6,所述彈頂機構包括金屬球7、金屬球安裝座8及彈簧9,所述金屬球7直徑大於通孔6,且金屬球7頂部嵌入通孔6內,所述彈簧9底部固定連接在下模2上,頂部與金屬球安裝座8固定連接,且金屬球7固定安裝在金屬球安裝座8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下模2上位於轉動輥4端面的下部均設有擋板10。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轉動輥4的硬度在HRC60以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上模1及下模2材料為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
在本實施例中,轉動輥4的兩端套設有軸承11。
在本實施例中,轉動輥4的截面直徑大於圓弧形滾動槽5槽口的距離。
本實用新型中的折彎模具工作過程如下:上模1將板料壓入下模2中V形槽3的過程中,由於V形槽3口兩側的轉動輥4突出於V形槽3的斜面,使板料在整個折彎過程中不接觸V形槽3斜面,只與轉動輥4接觸,且轉動輥4會順著板料的移動方向轉動,使板料在與下模2接觸受力後由傳統的靜摩擦變為現在的滾動摩擦,消除了板料表面由於受擠壓而產生的壓痕和擦傷,同時在轉動輥4的受力方向上安裝彈頂機構,可以減小轉動輥4對下模2的壓力,延長了轉動輥4的壽命,有效提高了板料的外觀質量和精度。
綜上所述,上述實施方式並非是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性實施方式,凡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的基礎上所進行的修飾或者等效變形,均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