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圓片表面打毛處理機的打毛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2:33:01 1
鋁圓片表面打毛處理機的打毛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鋁圓片表面打毛處理機的打毛機構,包括帶有內腔的滾筒,滾筒座於支座上的支撐軸上,支撐軸的兩端分別安裝軸承和第一齒輪,所述軸承與滾筒前端滾圈接觸,所述第一齒輪與滾筒後端的齒圈接觸,滾筒前後端分別帶有喇叭形出料口和入料口,滾筒的外圓帶有通孔;支座上的電機輸出軸上安裝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與滾筒的齒圈嚙合;本發明生產效率高,對鋁圓片表面的打毛處理效果好,而且生產成本低。
【專利說明】鋁圓片表面打毛處理機的打毛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對鋁圓片表面進行打毛處理的打毛處理機構。
【背景技術】
[0002]電容器外殼、牙膏筒、化妝品瓶(蓋)以及運動水壺膽等製品用的鋁圓片,在衝壓後表面的光潔度比較高,不易粘附潤滑油,然後在對鋁圓片進行拉伸時,由於鋁圓片表面潤滑油的不足以起到很好的潤滑作用,對拉伸設備會造成嚴重的損害,因此如何能夠使鋁圓片比較容易粘附足夠的潤滑油成為生產企業必須解決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0003]本 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出鋁圓片表面打毛處理機的打毛機構,其生產效率高,對鋁圓片表面的打毛處理效果好,而且生產成本低。
[0004]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鋁圓片表面打毛處理機的打毛機構,包括帶有內腔的滾筒,滾筒座於支座上的支撐軸上,支撐軸的兩端分別安裝軸承和第一齒輪,所述軸承與滾筒前端滾圈接觸,所述第一齒輪與滾筒後端的齒圈接觸,滾筒前後端分別帶有喇叭形出料口和入料口,滾筒的外圓帶有通孔;支座上的電機輸出軸上安裝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與滾筒的齒圈嚙合;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如下:
優選地,所述滾筒的出料口內安裝有相互交叉的出料板。
[00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打毛機構能夠自動對鋁圓片表面進行打毛處理,滾筒的外圓還有通孔,表面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碎屑可以自動排出,同時也可防止鋁圓片在滾筒的內壁打滑,同時在滾筒反向旋轉的過程中,能夠將處理完畢的鋁圓片自動排出滾筒,其生產效率高,對鋁圓片表面的打毛處理效果好,而且生產成本低。
[0006]【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07]【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0008]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帶有內腔的滾筒1,滾筒I座於支座7上的支撐軸6上,支撐軸6的兩端分別安裝軸承和第一齒輪,所述軸承與滾筒I前端滾圈2接觸,所述第一齒輪與滾筒I後端的齒圈4接觸,滾筒I前後端分別帶有喇叭形出料口 5和入料口,為了能夠將處理完畢的鋁圓片自動排出,優選地,在滾筒I的出料口 5內安裝有相互交叉的出料板(圖中未畫出),滾筒I的外圓帶有通孔3 ;支座7上的電機8輸出軸上安裝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與滾筒I的齒圈4嚙合,。
[0009]本發明的使用原理過程如下:將待處理的鋁圓片倒入滾筒I內,同時滾筒I不停地正向轉動,由於通孔3的作用,使得滾筒I內的鋁圓片與滾筒I的內壁之間及鋁圓片與鋁圓片之間不停地發生碰撞,鋁圓片表面很快會被打毛,同時產生的碎屑從通孔3落出滾筒1,同時滾筒I的出料口處帶有相交叉的出料板,使滾筒I反向轉動,所述出料板不停地將處理完畢的鋁圓片翻出滾筒1,鋁圓片從滾筒I的出料口處進入出料鬥9,出料鬥9出口處的插板10處於打開狀態,鋁圓片自動落入出料鬥9下方的包裝袋內,完成包裝。
[0010]以上描述是對本發明的解釋,不是對發明的限定,本發明所限定的範圍參見權利要求,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
1.鋁圓片表面打毛處理機的打毛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帶有內腔的滾筒(1),滾筒(I)座於支座(7)上的支撐軸(6)上,支撐軸(6)的兩端分別安裝軸承和第一齒輪,所述軸承與滾筒(I)前端滾圈(2 )接觸,所述第一齒輪與滾筒(I)後端的齒圈(4)接觸,滾筒(I)前後端分別帶有喇叭形出料口(5)和入料口,滾筒(I)的外圓帶有通孔(3);支座(7)上的電機(8)輸出軸上安裝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與滾筒(I)的齒圈(4)嚙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圓片表面打毛處理機的打毛機構,其特徵在於:滾筒(I)的出料口(5)內安裝有相互交叉的出料板。
【文檔編號】B24B31/02GK103659559SQ201310550735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9日
【發明者】黃鳴傑 申請人:無錫華玉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