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戊唑醇的注幹液劑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07:52:01 1
專利名稱::一種含戊唑醇的注幹液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幹液劑,尤其涉及一種含戊唑醇的注幹液劑,該注幹液劑還可以與殺蟲劑混合,主要通過注幹法施用,用於樹木上多種病害及蟲害的防治。
背景技術:
:樹幹注藥技術由於施藥時藥劑直接進入樹體內,不與周圍環境接觸,可以避免對環境的汙染、對人畜及其它昆蟲的傷害,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環境相容性農藥使用技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自1996年即開始進行自流式注幹施藥技術的研究,經過十幾年的探索,逐漸形成了較為成型的自流式注幹施藥技術及系列產品。經過大量的試驗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研製出了第一代注幹液劑一一30%敵畏*氧樂殺蟲注幹液劑,並取得了國家農藥產品登記(登記號LS991064)。在此基礎上,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一種樹木注幹劑",專利號ZL99111357.8。隨後2005年又研製出了第二代殺蟲注幹液劑並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一種含吡蟲啉的樹木注幹劑",專利號ZL200510043092.2。該系列專利產品樹幹注藥後對刺吸式口器害蟲、食葉類害蟲具有理想的防效,尤其對於防治林木蛀幹害蟲意義重大。目前該專利產品在林木害蟲防治中己得到應用。在城市園林綠化、公路兩旁行道樹,森林公園及經濟林木害蟲的防治上取得了滿意的防治效果及重要的生態、社會效益。然而多年來在防治林木病害的注幹液劑的研究上一直未取得較大進展,使得樹幹注藥技術對危害林木生長的另一大類重要有害生物——病害的防治上未得到應用。當前一些林木病害,尤其是枝幹部病害如板慄疫病、柿樹炭疽病、花椒幹腐病、楊樹潰瘍病等危害嚴重,在生產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對其防治中尚缺乏行之有效的無公害防治技術及產品。為了使樹幹注藥技術這一理想的環境相容性農藥使用技術能在林木病害防治中發揮作用,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對殺菌注幹液劑進行深入持續的研究,本申請就是持續研究的成果。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含戊唑醇的注幹液劑,並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一種含戊唑醇的注幹液劑,其特徵在於,製得的該樹木注幹液劑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戊唑醇2.020.0%,殺蟲劑010%,乳化劑110%,餘為溶劑,上述原料的總和為100%。其中的溶劑為乙二醇、四氫糠醇、二甲基亞碸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的乳化劑為辛基酚聚氧乙基醚、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種或兩種的混合物。在上述含戊唑醇的注幹液劑中,所述的殺蟲劑為吡蟲啉、阿維菌素、喹硫磷、菸鹼中的一種。本發明的含戊唑醇注幹液劑,採用注幹法施用後,可有效防治林木的多種病害,如板慄疫病、柿樹炭疽病、花椒幹腐病、楊樹潰瘍病等病害。如採用噴霧法防治,使用同樣的藥劑,對板慄疫病、柿樹炭疽病、楊樹潰瘍病效果差,在防治柿樹炭疽病、花椒幹腐病時,在加大噴霧量和藥劑濃度,採用連續多次噴霧的情況下,可以達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隨之帶來了環境汙染和對環境有益生物的危害。在本發明的含戊唑醇的注幹液劑中,另加入適量的吡蟲啉、阿維菌素、喹硫磷或菸鹼殺蟲劑後,在防治樹木病害的同時還可防治樹木上的多種害蟲。大大減少了防治林木病蟲害時的施藥次數,降低了防治成本。本發明的含戊唑醇注幹液劑,採用注幹法施用後,可用於製備防治樹木多種病害及害蟲的農藥應用,具有用藥量少、成本低、防效高等特點,只對樹木的靶標有害生物起作用,不傷害天敵昆蟲,不汙染環境,作用快速、適用範圍廣,操作安全簡便、工效高,不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和氣候變化的影響,無水、無接觸性施藥,可針對性的有效防治森林、城市園林、風景區綠化樹木、行道樹、防護林帶和各種果樹上的多種病害及蟲害。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l:10%戊唑醇的注幹液劑配製稱取10.6Kg95%戊唑醇原藥,84.4kg乙二醇,攪拌,使戊唑醇完全溶解;加入5.0kg的辛基酚聚氧乙基醚(OP—IO),充分攪拌溶解,即製得IO%戊唑醇注幹液劑100kg。實施例2:20%戊唑醇的注幹液劑配製稱取21.2Kg95%戊唑醇原藥,30kg乙二醇和44.8kg四氫糠醇,攪拌,使戊唑醇完全溶解;加入乳化劑月桂醇聚氧乙烯醚4kg,充分攪拌溶解,即製得20%戊唑醇注幹液劑100kg。實施例3:12%戊唑醇吡蟲啉注幹液劑配製稱取4.3kg94%吡蟲啉原藥,15kg二甲基亞碸,用二甲基亞碸充分溶解吡蟲啉原藥;再加入66.3kg四氫糠醇和8.4kg的95%戊唑醇原藥;攪拌,使吡蟲啉和戊唑醇完全溶解;加入6.0kg的辛基酚聚氧乙基醚(OP—IO),攪拌溶解後,即製得12%戊唑醇吡蟲啉注幹液劑100kg。實施例4:10%戊唑醇阿維菌素注幹殺菌殺蟲液劑配製稱取2.2kg90%阿維菌素原藥,10kg二甲基亞碸,用二甲基亞碸充分溶解阿維菌素原藥;再加入74.4kg四氫糠醇和8.4kg的95%戊唑醇原藥;攪拌,使阿維菌素和戊唑醇完全溶解;加入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和辛基酚聚氧乙基醚各2.5kg,攪拌溶解後,即製得10%戊唑醇*阿維菌素注幹液劑100kg。實施例5:15%戊唑醇喹硫磷注幹液劑配製稱取5.lkg的95%戊唑醇原藥和14.6kg70%喹硫磷原藥,加入40kg乙二醇,35.8kg四氫糠醇;攪拌,使戊唑醇和完全溶解;加入2k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2.5kg辛基酚聚氧乙基醚,攪拌溶解後,即製得10%戊唑醇*喹硫磷注幹液劑100kg。實施例6:13%戊唑醇菸鹼注幹液劑配製稱取7.4kg的95%戊唑醇原藥和7.5kg80%菸鹼原藥,加入50kg乙二醇,32.lkg四氫糠醇;攪拌,使戊唑醇和完全溶解;加入1.5k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2.0kg辛基酚聚氧乙基醚,攪拌溶解後,即製得13%戊唑醇'菸鹼注幹液劑100kg。試驗實施例1:戊唑醇等殺菌劑對板慄疫病、蘋果腐爛病和花椒幹腐病等病原菌的生物測定為了明確供試殺菌劑對板慄疫病、蘋果腐爛病和花椒幹腐病等病原菌的毒力大小,採用生長速率法室內測定了戊唑醇、乙唑醇、甲霜靈、烯醯嗎啉、烯唑醇等殺菌劑對供試病原菌的毒力大小,其結果見表l、表2、表3。表l幾種殺菌劑對花椒幹腐病菌菌絲生長的抑制作用(7d)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表2幾種殺菌劑對板慄疫病菌菌絲生長的抑制作用(5d)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表3幾種殺菌劑對蘋果腐爛病菌菌絲生長的抑制作用(5d)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上述室內生測結果表明,供試藥劑中戊唑醇對板慄疫病、蘋果腐爛病和花椒幹腐爛病等病原菌的毒力最強。試驗實施例2:田間防治試驗為了驗證本發明的注幹液劑對各種樹木病害及蟲害的防治效果,將實施例1、3、4、5、6中製得的含戊唑醇的注幹液劑及採用類似配製方法製得的其它相關供試藥劑進行了林間注幹施藥防治樹木病害及蟲害的藥效試驗,具體試驗結果如下。一、樹幹注藥對花椒病蟲害的防治試驗1.實驗材料及方法供試藥劑10%戊唑醇注幹液劑、10%烯唑醇注幹液劑、10%甲霜靈注幹液劑、12%戊唑醇吡蟲啉注幹液劑、10%戊唑醇阿維菌素注幹液劑、150/0戊唑醇*喹硫磷注幹液劑、13%戊唑醇菸鹼注幹液劑(均自製)。儀器設備及器械便攜充電式手持電鑽、自流式樹幹注藥器等(均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提供)。試驗地點選擇陝西鳳縣雙石鋪十裡店村,花椒樹齡約為25年,果園管理一般,花椒病蟲害發生較重。試驗方法採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研製的自流式樹幹注藥技術注藥。具體操作方法為將各藥劑分裝入自流式樹幹注藥器中,封口。在田間用可攜式手持電鑽在樹幹基部(約1015釐米)打一深34釐米與樹幹呈45°角的孔(孔徑約C:5mm)。用剪刀剪去自流式樹幹注藥器前端,用大頭針穿透盲孔,然後插入打好的樹孔中,待藥液流完後,回收注藥器。防治花椒幹腐病試驗,注藥量為每棵樹按1.0mL/cm地徑,另設空白對照。防治花椒幾丁蟲試驗,注藥量設三個濃度處理即每棵樹0.7mL/cm地徑;1.0mL/cm地徑;1.3mL/cm地徑三個供試濃度,另設空白對照。每棵樹為一個處理,每個處理注2530棵樹,紅漆標記。注藥時間為4月中旬。藥效調査對花椒幹腐病的防治效果調査,待夏季花椒幹腐病發病症狀明顯時,對比防治株與對照空白株花椒幹腐病發病情況,統計其防效。對花椒窄幾丁蟲的防治效果調査,於注藥後3、10、15、25d時檢查幼蟲死亡情況。花椒窄幾丁蟲幼蟲在韌皮部下形成層危害,甚至鑽入木質部危害,可造成花椒樹流膠,檢查時用刀子輕輕剝開流膠部位的樹皮,尋找藏在韌皮及木質部等部位的花椒窄幾丁蟲幼蟲,觀察其死亡情況,統計花椒窄幾丁蟲的總數和死亡數,計算死亡率。2.結果分析從表4中可看出,10%戊唑醇注幹液劑對花椒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優於10%烯唑醇注於液劑和10%甲霜靈注幹液劑。表4各藥劑對花椒幹腐病的防治效果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從表5中可看出,12%戊唑醇吡蟲啉注幹液劑對花椒窄幾丁蟲防治效果最好,以1.3mL/cm地徑的注藥量,藥後25d時對花椒窄幾丁蟲幼蟲防治效果可達到93.3%。表5各藥劑對花椒窄幾丁蟲幼蟲的防治效果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二、樹幹注藥對板慄疫病的防治試驗1實驗材料及方法供試藥劑-10%戊唑醇注千液劑、10%烯唑醇注幹液劑、10%甲霜靈注幹液劑(均自製)。儀器設備及器械-便攜充電式手持電鑽、自流式樹幹注藥器等(均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提供)。試驗地點選擇陝西鎮安縣結子鄉慄園村,板慄樹齡約為1720年,果園管理一般,板慄疫病發生較重。試驗方法採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研製的自流式樹千注藥技術注藥。具體操作方法為將各藥劑分裝入自流式樹幹注藥器中,封口。在田間用可攜式手持電鑽在樹千基部(約1015釐米)打一深34cm釐米與樹幹呈45。角的孔(孔徑約C5iM)。用剪刀剪去自流式樹幹注藥器前端,用大頭針穿透盲孔,然後插入打好的樹孔中,待藥液流完後,回收注藥器。試驗注藥量為每棵樹按1.0mL/cm地徑,另設空白對照。每棵樹為一個處理,每個處理注2025棵樹,紅漆標記。注藥時間為4月下旬。藥效調査對板慄疫病的防治效果調查,於注藥後5月下旬、6月上旬、6月中旬共調查3次,觀察樹幹上往年病斑的復發率。通過統計往年病斑的復發率計算其防效。2結果分析從表6可以看出在相同注藥量時,三種供試藥劑中10%戊唑醇注幹液劑對板慄疫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注藥量為每棵樹按1.0mL/cm地徑時田間防效可達84.61%,可有效控制板慄疫病的危害。表6各藥劑對板慄疫病的防治效果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從以上試驗實例的結果可知,本發明的含戊唑醇的注幹殺菌液劑。採用樹幹注藥對林木枝幹病害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在製劑中加入殺蟲劑後,在防治樹木病害的同時還可防治樹木上的多種害蟲。大大減少了防治林木病蟲害時的施藥次數,降低了防治成本。權利要求1.一種含戊唑醇的注幹液劑,其特徵在於,該樹木注幹液劑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戊唑醇2.0~20.0%,殺蟲劑0~10%,乳化劑1~10%,餘為溶劑,上述原料的總和為100%。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戊唑醇的注幹液劑,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溶劑為乙二醇、四氫糠醇、二甲基亞碸中的一種或幾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戊唑醇的注幹液劑,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乳化劑為辛基酚聚氧乙基醚、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種或兩種的混合物。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戊唑醇的注幹液劑,其特徵在於,所含有的殺蟲劑為吡蟲啉、阿維菌素、喹硫磷、菸鹼中的一種。5.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戊唑醇的注幹液劑,採用注幹方法施用於樹木,用於製備防治樹木多種病害及害蟲的農藥應用。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戊唑醇的注幹液劑,含有戊唑醇2.0~20.0%,殺蟲劑0~10%,乳化劑1~10%,餘為溶劑,原料的總和為100%。該注幹液劑在防治樹木病害的同時還可防治樹木上的多種害蟲,大大減少了防治樹木病蟲害的施藥次數,降低了防治成本。本發明的含戊唑醇的注幹液劑具有成本低、防效高,適用範圍廣等特點。使用時操作簡便、工效高,不汙染環境。文檔編號A01P7/00GK101366375SQ200810150708公開日2009年2月18日申請日期2008年8月25日優先權日2008年8月25日發明者軍何,馮俊濤,唐光輝,興張,王智輝,馬志卿申請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