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燒結環冷機臺車欄板加寬的方法
2023-06-19 02:19:01 2
專利名稱:一種燒結環冷機臺車欄板加寬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燒結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提供了一種燒結環冷機臺車欄 板加寬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燒結環冷機的設計,均是臺車欄板寬度基本等於下面的風箱 寬度,此種設計結構一但定型,其臺時產量就基本固定下來,無法改變。
隨著我國燒結技術的深入發展,燒結機臺車欄板加寬技術已可以實現 在燒結機主體不變的前提下提高燒結產量,與之對應的環冷機卻一直沒有 好的技術,很難實現在既定條件下的冷卻產量的提高,有些新建廠為預留 燒結機提產可能,直接配用規格更大的環冷機,造成佔地面積大、 一次性 投資高的結果。
該技術在維持主體結構不變化的前提下。通過對局部合理簡單的再設 計,有效提高環冷機處理量,為燒結廠新建或改擴建能夠提供好的解決方 案,有效減少投資,提高產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燒結環冷機臺車欄板加寬的方法,主要是 為解決在一臺環冷機在主體設計框架不變的前提下,通過本技術對臺車裝 料量進行擴容處理,以達到明顯增加產量的難題
發明內容
是根據生產實踐對環冷機的觀察和測定結果,參考燒結邊 緣風利用效果,在能夠確保燒結礦有效冷卻的前提下,加寬環冷臺車欄板, 在風箱和臺車寬度之間合理設置盲區,在邊緣風的部位填充較多物料,使 冷卻風得到充分利用。在能耗不變的前提下,提高冷卻能力。
本項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保持環冷機的風箱、機架、迴轉框架 和臺車主體不變,僅對臺車欄板、臺車斜板和臺車三角梁等部件進行改進。 首先以臺車三角梁為基礎,在三角梁與臺車下面風箱區的交匯處,加設向
3外展寬的臺車斜板,臺車斜板與水平面的角度在30 ° 60°之間,然後再 按最終所設欄板寬度(此寬度要比不加寬欄板的寬度大100~1000mm),使 臺車欄板外移。在加寬臺車欄板時,需要對欄板進行調整和處理,即將臺 車外側欄板、臺車內側欄板與臺車斜板做平滑對接。
本發明所述的燒結環冷機臺車包括臺車外側欄板、臺車斜板、臺車三 角梁、臺車下面風箱區、臺車內側欄板、迴轉框架。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按欄板加寬的技術對臺車進行綜合構造和設計, 加寬的結構簡單可靠,沒有增加製造難度;
能提高環冷機的裝載和運行效率,還可減少物料在通風冷卻時的邊緣 漏風並加以充分利用,最終的結果是能有效提高環冷機的臺時產量。並且, 結構簡單,設計和製造難度小,即適合於新廠設計建設,也適合於舊廠設 備擴容改造。
圖1為現有技術的燒結環冷機臺車欄板結構示意圖。 圖2為加寬後的燒結環冷機臺車欄板結構示意圖。其中,臺車外側欄
板K臺車斜板2、臺車三角梁3、臺車下面風箱區4、臺車內側欄板5、
迴轉框架6。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此技術即可對已有的環冷機進 行改造,也可以在環冷機新設計時即採用此技術。 '
實施方式為首先以臺車三角梁3為基礎,在三角梁3與臺車下面風 箱區4的交匯處,加設向外展寬的臺車斜板2,臺車斜板2與水平面的角 度在30 ° 60°之間,然後再按最終所設欄板寬度(此寬度要比不加寬欄 板的寬度大100 1000mm),將臺車欄板外移。在加寬臺車欄板時,需要對 欄板進行調整和處理,即將臺車外側欄板l、臺車內側欄板5與臺車斜板 2做平滑對接。
權利要求
1、一種燒結環冷機臺車欄板加寬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保持環冷機的風箱、機架、迴轉框架和臺車主體不變,首先以臺車三角梁(3)為基礎,在三角梁(3)與臺車下面風箱區(4)的交匯處,加設向外展寬的臺車斜板(2),臺車斜板(2)與水平面的角度在30°~60°之間,然後再按最終所設欄板寬度將臺車欄板外移;在加寬臺車欄板時,將臺車外側欄板(1)、臺車內側欄板(5)與臺車斜板(2)做平滑對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燒結環冷機臺 車包括臺車外側欄板(1)、臺車斜板(2)、臺車三角梁(3)、臺車下面風 箱區(4)、臺車內側欄板(5)、迴轉框架(6)。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最終所設欄板 寬度要比不加寬欄板的寬度大100~1000mm。
全文摘要
一種燒結環冷機臺車欄板加寬的方法,屬於燒結設備技術領域。保持環冷機的風箱、機架、迴轉框架和臺車主體不變,首先以臺車三角梁為基礎,在三角梁與臺車下面風箱區的交匯處,加設向外展寬的臺車斜板,臺車斜板與水平面的角度在30°~60°之間,然後再按最終所設欄板寬度,將臺車欄板外移。在加寬臺車欄板時,需要對欄板進行調整和處理,即將臺車外側欄板、臺車內側欄板與臺車斜板做平滑對接。優點在於,能提高環冷機的裝載和運行效率,還可減少物料在通風冷卻時的邊緣漏風並加以充分利用,最終的結果是能有效提高環冷機的臺時產量;並且,結構簡單,設計和製造難度小。
文檔編號F27B21/08GK101551196SQ20091008347
公開日2009年10月7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6日
發明者敏 利, 呂新鵬, 鹹洪才, 祥 李, 李長興, 沙黎明, 亮 許 申請人:北京首鋼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