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加工自動餵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9 04:31:41 1
專利名稱:筷子加工自動餵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筷子加工裝置,具體是涉及一種筷子加工自動餵料裝置。
背景技術:
在工藝筷子生產過程中,有許多工序需將筷子坯料一根一根送入加工設備,傳統生產方法是人工一根根地餵料,人工餵料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難以滿足大規模生產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筷子加工自動餵料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筷子加工自動餵料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面設置料鬥本體,所述料鬥本體出料口位置的機架上設置一組出料螺杆,出料螺杆上的螺紋與出料口相配置;所述料鬥本體V型底板的一側設置撥料板,V型底板的另一側設置拌料輪。
作為優選,所述出料螺杆採用鏈條連接相聯動,並由出料傳送帶驅動其中一根出料螺杆;所述撥料板上端鉸接在料鬥本體上的鉸鏈上,撥料板下面設置凸輪;所述拌料輪設置在拌料輪軸上,拌料輪軸的外端部設置驅動用的拌料鏈輪。
作為優選,所述驅動撥料板的凸輪設置在凸輪軸上,凸輪軸設置在料鬥本體上的凸輪軸軸承座上。
作為優選,所述出料螺杆由螺杆安裝架固定在機架上,螺杆軸承座設置在螺杆安裝架上;出料螺杆的端部設置出料鏈輪和手輪,出料傳送帶驅動其中一根出料螺杆上的出料鏈輪。
作為優選,所述拌料輪軸外端部設置的拌料鏈輪由拌料傳動帶連接到驅動電機。
本實用新型配入相關設備後可使得生產效率得到較大提高,人工餵料平均速率90根/分鐘已是很困難了,而本實用新型出料速率可達240根/分鐘。本實用新型可由一個操作工同時給多臺設備餵料,餵料效率可提高5-10倍。採用本實用新型,可以大大降低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使得培養操作工人相對容易了許多,降低了大規模生產對人員的要求,易於生產組織和管理。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參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主要由料鬥本體、拌料機構、螺杆出料機構構成。
料鬥本體1的主要作用是儲存筷子坯料,並為筷子坯料的整齊出料提供排列通道(排列通道是指料鬥本體喉口到螺杆上方這一垂直通道)。料鬥本體1採用不對稱的V形漸漸縮成只容納一根筷子坯料的下料通道的設計,它通過料鬥安裝架11固定在機架9上。
拌料機構通過凸輪軸軸承座3安裝在料鬥本體1上,其主要功能是使筷坯順利進入排列通道。動力經拌料傳動鏈20驅動拌料輪軸14外端部設置的拌料鏈輪15,再帶動凸輪軸16及拌料輪軸14。拌料輪13布置在喉口處斜度較大的一側,撥料板4部置在其對側。拌料輪13在圖1所示為順時針旋轉,其主要作用是保正喉口處筷坯順利進入下料通道;凸輪軸16驅動凸輪17推動撥料板4圍繞鉸鏈2擺動,從而使料鬥喉口上方的筷坯不會相互擠住而架起,從而保正筷坯順利進入料鬥喉口。
螺杆出料機構主要是使排列通道內的筷子坯料一根一根送出,從而實現設備的自動餵料,其出料螺杆10通過螺杆安裝架8的螺杆軸承座5固定在機架9上。動力經出料傳送帶19、出料鏈輪6、鏈條18驅動兩根螺距和旋向相同的出料螺杆10。人工抓住手輪7或筷子坯料在下料通到內出現故障而卡住螺杆10時,出料傳送帶19即打滑,出料螺杆10停止轉動,故人工控置手輪7後可在不停機的情況下處理些故障,提高工效。
本裝置詳細動作原理如下人工往料鬥本體1內加入筷子坯料12,並使其排列通道內排滿筷子坯料。起動本裝置的動力(本裝置根據不同機器需要可自帶動力也可從機器上分出動力),驅動拌料機構,同時人工抓住手輪7使出料螺杆10不轉動,檢查並使排列通道內筷子坯料12正常排列。
鬆開手輪7,出料螺杆10開始轉動,當出料螺杆10的螺紋槽正對排列通道時,通道內筷子坯料由於重力作用往下落,其最下面的一根筷子坯料落到出料螺杆10的螺紋槽中。由於出料螺杆10螺紋槽深度剛好容納一根筷子坯料,故當出料螺杆10繼續轉動時,筷子坯料12在其自身與出料螺杆10之間摩擦力的作用下,筷子坯料的一端將貼住料鬥本體1的牆板,並在兩根螺杆10的螺旋面的推動下右移(圖1所示),當出料螺杆再旋轉到其螺紋槽正對排列通道時,螺杆將再向右送出一根筷子坯料。這樣,出料螺杆10連續旋轉,本實用新型將連續並有規律地送出筷子坯料。改變螺杆轉速,出料速度也隨之改變,易於設現。
最後,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應認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筷子加工自動餵料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面設置料鬥本體,其特徵是在所述料鬥本體(1)出料口位置的機架(9)上設置一組出料螺杆(10),出料螺杆(10)上的螺紋與出料口相配置;所述料鬥本體(1)V型底板的一側設置撥料板(4),V型底板的另一側設置拌料輪(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加工自動餵料裝置,其特徵是在所述出料螺杆(10)採用鏈條(18)連接相聯動,並由出料傳送帶(19)驅動其中一根出料螺杆(10);所述撥料板(4)上端鉸接在料鬥本體(1)上的鉸鏈(2)上,撥料板(4)下面設置凸輪(17);所述拌料輪(13)設置在拌料輪軸(14)上,拌料輪軸(14)的外端部設置驅動用的拌料鏈輪(1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筷子加工自動餵料裝置,其特徵是在所述驅動撥料板(4)的凸輪(17)設置在凸輪軸(16)上,凸輪軸(16)設置在料鬥本體(1)上的凸輪軸軸承座(3)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筷子加工自動餵料裝置,其特徵是在所述出料螺杆(10)由螺杆安裝架(8)固定在機架(9)上,螺杆軸承座(5)設置在螺杆安裝架(8)上;出料螺杆(10)的端部設置出料鏈輪(6)和手輪(7),出料傳送帶(19)驅動其中一根出料螺杆(10)上的出料鏈輪(6)。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筷子加工自動餵料裝置,其特徵是在所述拌料輪軸(14)外端部設置的拌料鏈輪(15)由拌料傳動帶(20)連接到驅動電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筷子加工自動餵料裝置。機架上面設置料鬥本體,料鬥本體出料口位置的機架上設置一組出料螺杆,出料螺杆上的螺紋與出料口相配置,料鬥本體V型底板的一側設置撥料板,V型底板的另一側設置拌料輪。出料螺杆採用鏈條連接相聯動,並由出料傳送帶驅動其中一根出料螺杆,撥料板上端鉸接在料鬥本體上的鉸鏈上,並由撥料板下面凸輪驅動。拌料輪設置在拌料輪軸上,拌料輪軸的外端部設置驅動用的拌料鏈輪。出料螺杆繼續轉動,筷子坯料在兩根螺杆的螺旋面的推動下被送出。本實用新型可同時給多臺設備餵料,餵料效率可提高5-10倍,又可以降低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培養操作工人相對容易,降低對人員的要求,易於生產組織和管理。
文檔編號B27M3/24GK2908091SQ200620103209
公開日2007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29日
發明者丁享榮, 鄭承烈 申請人:鄭承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