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雙排弦箜篌的短臂轉軸式平衡板的製作方法
2023-06-18 14:49:31
一種用於雙排弦箜篌的短臂轉軸式平衡板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雙排弦箜篌的短臂轉軸式平衡板,解決琴弦因平衡支點不在中心,左右力臂長度不同造成琴弦兩邊拉力不同音調不同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固定於琴體內的安裝座,與安裝座圓弧面接觸且可相對安裝座旋轉的平衡軸,貫穿琴體且中部與平衡軸固定相連的平衡板,以及兩個分別設置於平衡板兩端,並與平衡板螺紋連接,且遠離平衡板的一端端部的外壁上設有一圈掛弦V形凹槽的兩個掛弦螺釘。在實際使用時將琴弦掛在V形凹槽內,可通過旋轉調整平衡板兩端掛弦螺釘,在掛弦螺釘V形凹槽的帶動下,同時帶動琴弦,改變其相對平衡軸尖頭處圓弧面支撐點位置的左右力臂長短,從而能夠做到調整平衡板力臂使雙邊的琴弦拉力保持平衡,音高一致。
【專利說明】一種用於雙排弦箜篌的短臂轉軸式平衡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雙排弦箜篌的短臂轉軸式平衡板。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雙排弦箜篌均採用了「槓桿傳導兩弦兼用」的設計原理,構造非常獨特,它是通過槓桿裝置使同音的兩條弦張力相等,當彈奏左側琴弦時,也可同時按抑右側琴弦,使左側琴弦的張力也隨右側弦的按抑相應變化,從而獲得像古箏那樣的壓顫音效果;但是現有的槓桿裝置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於槓桿支撐點位置很難做到在槓桿中心點上,平衡板因左右力臂長度不一致,雙邊琴弦拉力不平衡,導致琴弦兩邊拉力不同音調不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雙排弦箜篌的短臂轉軸式平衡板,解決琴弦因平衡支點不在中心,左右力臂長度不同造成琴弦兩邊拉力不同音調不同的問題。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用於雙排弦箜篌的短臂轉軸式平衡板,包括固定於琴體內的安裝座,與安裝座圓弧面接觸且可相對安裝座旋轉的平衡軸,貫穿琴體且中部與平衡軸固定相連的平衡板,以及兩個分別設置於平衡板兩端,並與平衡板螺紋連接,且遠離平衡板的一端端部的外壁上設有一圈掛弦V形凹槽的兩個掛弦螺釘。
[0006]進一步地,所述安裝座的橫截面呈「U」型,縱截面呈方形,在方形中間設有兩桃心形狀且尖頭處為圓弧面的通孔;所述平衡軸的兩端穿過安裝座的兩桃心形狀通孔且平衡軸尖頭處圓弧面與安裝座桃心形狀通孔尖頭處圓弧面接觸,平衡板上部位於安裝座的「U」型口內,且安裝座為U型開口結構並可供平衡板相對安裝座旋轉;所述平衡軸的橫截面為雨滴形狀,且尖頭處為圓弧面,且平衡軸的橫截面的面積小於通孔的面積。
[0007]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0008]本實用新型在掛弦螺釘的端部設置了 V形凹槽,在實際使用時將琴弦掛在V形凹槽內,可通過旋轉調整平衡板兩端掛弦螺釘,在掛弦螺釘V形凹槽的帶動下,同時帶動琴弦,改變其相對平衡軸尖頭處圓弧面支撐點位置的左右力臂長短,從而能夠做到調整平衡板力臂使雙邊的琴弦拉力保持平衡,音高一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圖1的左視圖的縱向剖面示意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圖。
[0012]圖4為圖3的剖面示意圖。
[0013]圖5為圖1中A處局部放大圖。
[0014]其中,附圖中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為:1-安裝座,2-平衡軸,3-平衡板,4-掛弦螺釘,5-V形凹槽,6-通孔,7-琴弦,8-琴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0016]如圖1?5所示,一種用於雙排弦箜篌的短臂轉軸式平衡板,包括固定於琴體8內的安裝座1,與安裝座圓弧面接觸且可相對安裝座旋轉的平衡軸2,貫穿琴體且中部與平衡軸固定相連的平衡板3,以及兩個分別設置於平衡板兩端,並與平衡板螺紋連接,且遠離平衡板的一端端部的外壁上設有一圈掛弦V形凹槽5的兩個掛弦螺釘4。通過在掛弦螺釘上設置V形凹槽,可通過旋轉調整平衡板兩端掛弦螺釘,在掛弦螺釘V形凹槽的帶動下,同時帶動琴弦7,改變其相對平衡軸尖頭處圓弧面支撐點位置的左右力臂長短,從而能夠做到調整平衡板力臂使雙邊的琴弦拉力保持平衡,音高一致。
[0017]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為了能夠使平衡板的支撐點始終在中心位置,故而對各部件進行了如下設置:所述安裝座的橫截面呈「U」型,縱截面呈方形,在方形中間設有兩桃心形狀且尖頭處為圓弧面的通孔6 ;所述平衡軸的兩端穿過安裝座的兩桃心形狀通孔且平衡軸尖頭處圓弧面與安裝座桃心形狀通孔尖頭處圓弧面接觸,平衡板上部位於安裝座的「U」型口內,且安裝座為U型開口結構並可供平衡板相對安裝座旋轉;所述平衡軸的橫截面為雨滴形狀,且尖頭處為圓弧面,且平衡軸的橫截面的面積小於通孔的面積;具體則是平衡板的厚度小於「U」型開口之間的距離,從而提供平衡板在相對安裝座上下旋轉的時候具有足夠的空間。另外,所述平衡軸的橫截面為雨滴形狀,且尖頭處為圓弧面,且平衡軸的橫截面的面積小於通孔的面積;之所以將平衡軸的橫截面的面積設置成小於通孔(桃心)面積是為了是平衡軸能夠正常的旋轉,通過設置了具體的形狀使平衡軸在通孔內僅僅能夠旋轉一定的角度,同時U型安裝座桃心形狀通孔尖頭處圓弧面與雨滴形狀平衡軸尖頭處圓弧面配合,也就確保了平衡板的支撐點始終位於中心位置,方便了調節平衡板兩端的力臂,確保平衡板兩端的力臂能始終保持一致。具體如圖1所示,平衡軸向左右旋轉時,由於平衡軸和安裝座頂部均較狹窄,而當平衡軸底部側面與通過的內壁相接觸,便不能繼續旋轉,僅僅能夠旋轉較小的角度,從而能夠很好控制平衡板的支撐點(也就是平衡軸的具體位置),這樣也就能夠控制平衡板兩端的力臂,確保琴弦拉力保持平衡,音高一致。故而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很好的控制壓顫音的效果。
[0018]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值得說明的是,基於上述結構設計的前提下,為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即使在本實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無實質性的改動或潤色,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的實質仍然與本實用新型一樣,故其也應當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雙排弦箜篌的短臂轉軸式平衡板,其特徵在於,包括固定於琴體內的安裝座(I ),與安裝座圓弧面接觸且可相對安裝座旋轉的平衡軸(2),貫穿琴體且中部與平衡軸固定相連的平衡板(3),以及兩個分別設置於平衡板兩端,並與平衡板螺紋連接,且遠離平衡板的一端端部的外壁上設有一圈掛弦V形凹槽(5)的兩個掛弦螺釘(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雙排弦箜篌的短臂轉軸式平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座的橫截面呈「U」型,縱截面呈方形,在方形中間設有兩桃心形狀且尖頭處為圓弧面的通孔(6);所述平衡軸的兩端穿過安裝座的兩桃心形狀通孔且平衡軸尖頭處圓弧面與安裝座桃心形狀通孔尖頭處圓弧面接觸,平衡板上部位於安裝座的「U」型口內,且安裝座為U型開口結構並可供平衡板相對安裝座旋轉;所述平衡軸的橫截面為雨滴形狀,且尖頭處為圓弧面。
【文檔編號】G10D3/12GK203982765SQ201420452437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2日
【發明者】何嶽峰, 楊熙 申請人:成都新海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